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東亞自貿區建設有望提速 經濟吸引力上升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5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日本加快東亞自貿區和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聯合提案受歡迎

  本報特派記者 吳成良 本報駐泰國記者 丁 剛 暨佩娟

  13日在印尼萬鴉老閉幕的東盟與中日韓(10+3)經貿部長會議和東亞峰會(10+6)經貿部長非正式會議上,建立亞洲區域範圍自由貿易區的倡議再度被提上日程。會上,中國和日本提出了加快“東亞自貿區”(10+3)和“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10+6)的聯合提案。與會部長們就此交換了意見。會後發表的聯合新聞聲明指出,與會部長們對聯合提案表示歡迎,同時指示各國高級別經貿官員今年11月就此召開會議進行磋商,並向部長們報告。

  分析人士指出,一條以東盟為核心、以10+3為主體、逐步擴展地區多邊經濟合作機制的道路,目前已經更為現實地展現在東亞各國面前,建立區域範圍自貿區的進程有可能提速。

  多個自貿區重疊

  造成“意大利麵條碗效應”

  由於多哈回合貿易談判遲遲未能達成協定,全球範圍內各種雙邊或者多邊自由貿易協議(FTA)大量涌現。亞洲地區的FTA同樣正在快速發展。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在2000年亞洲只有三個雙邊FTA,而截至2010年6月,亞洲國家已經達成45個雙邊FTA,另外還有84個FTA在談判中。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的報告説,目前全球每年簽署的自貿協議,有一半來自亞洲。以1993年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開端,東亞地區迅速簽署大量的FTA使得國家間相互貿易和投資壁壘減少,促進地區更加緊密的供應鏈體系和生産網絡體系的形成,客觀上提升了亞洲的經濟競爭力。

  然而,東亞區域內多個自貿協定交叉重疊,複雜的原産地規則、不同的關稅政策和對敏感商品的不同界定等問題使企業無法充分、有效地使用自貿區的優惠。各個協議不同的優惠待遇和原産地規則就像碗裏的意大利麵條,一根根地糾纏在一起。這種由於大量FTA並存而且不兼容,造成貿易複雜化和貿易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的現象,被經濟學家稱為“意大利麵條碗效應”。

  經濟吸引力上升

  東盟逐步成為區域合作平臺

  近年來,東盟從自身利益出發,推動建立了“東盟+1”FTA,其中包括東盟分別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簽署的FTA。東盟已經成為一個區域合作的平臺。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對本報記者説,東盟的“魅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緬甸等國具有豐富的資源、相對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價格以及很大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面,東盟國家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注重發揮這些優勢。特別是最近幾年,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加強了法制建設,促進了社會穩定,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吸引投資的政策法規,改善了投資環境。

  黃靖認為,各國重視東盟有著重要的戰略考慮,尤其是跨國企業,主要是受經濟和市場因素的驅動。其一就是不想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中國這一個“籃子”裏,同時也考慮到了中國勞動力價格上升等因素。而東盟各國注重吸引歐美投資,積極擴大歐美市場,當然也有希望在經濟上不過分依賴中國的考慮。

  但是,這種以東盟為圓心,分別與單個國家建立的FTA網絡,加劇了“意大利麵條碗”效應。因此,各界認為有必要在東亞推動建立以東盟為主導、以10+3為核心的區域FTA。通過區域FTA,建立統一的原産地規則、産品和技術標準,以避免多重FTA造成的“市場破碎”,而後再逐步吸納新成員參加。

  穩步推進10+3合作

  預計東盟11月拿出具體建議

  建立單一的區域範圍FTA的呼聲逐步浮出水面。經濟學家指出,亞太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具有多樣性的經濟區域。就FTA所能帶來的貿易帶動和社會福利效應而言,整個區域範圍的FTA優於次區域或者雙邊的FTA。

  東亞自貿區的倡議最早出現在2001年“東亞展望小組”的報告中。2004年,10+3領導人曾決定成立專家組來研究建立東亞自貿區的可行性,後者于2006年提出報告,認為由東亞13個成員組成自貿區是可行的,並建議儘早啟動談判程序。在2009年舉行的第十二次10+3領導人會議上,中方建議穩步推進10+3東亞自貿區建設,得到與會各國領導人的正面回應,並將其寫入了會議主席聲明之中。

  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東亞各國有必要加強溝通和協調,向全世界傳遞共同的信心,通過相互合作、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全球經濟的穩步復蘇。因此,加快建設東亞自貿區的倡議,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東盟秘書處市場一體化司司長蘇巴什保斯皮萊對本報記者透露,東盟目前成立了4個工作組,研究將東盟分別與中日韓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整合為東亞區域的自貿協定,以及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即10+6,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新西蘭),預計將在今年11月拿出具體建議。

  分析認為,在10+3框架之下,實現東亞自由貿易區可能有兩種途徑或模式。一是,3個10+1交融模式,也就是通過加強3個10+1間的協調,最終實現以10+3為主體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另一個模式是東盟自由貿易區加上中日韓,兩個板塊結合起來。

  然而,建立東亞地區範圍的FTA和經濟合作機制,還存在一些障礙。首先,地區各國要有共同的政治願景。從日本媒體14日的報道來看,日本似更看重萬鴉老會議就東盟10+6合作發表的聲明,而不是10+3。這再次顯示了日方對未來東亞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深層考慮。路透社的報道説,日本主張10+6框架,是為了制約“中國對東盟影響力太大的失衡可能性”。日本的立場顯然會對未來10+3的深化帶來影響。分析認為,儘管東盟在朝著建設共同體的目標邁進,但中日韓由於歷史問題導致的相互缺乏足夠信任和經濟上的競爭關係,尚未建立三邊或者雙邊FTA。第二,儘管東亞不同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增加了經濟互補性,但是這種差異可能增加達成一項高質量FTA和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共識的難度。第三,亞洲地區內經濟聯絡的緊密程度也是一個問題。與北美和歐洲地區相比,儘管亞洲地區近年來區內貿易增長非常快,但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顯示,亞洲區內相互貿易更多的是産品零部件的貿易(佔全部貿易的78.8%),最終産品貿易仍然嚴重依賴區外市場。

  多種機制共舞

  東盟強調自身主導地位

  東亞自貿區(10+3)是一些學者定義的最小範圍的亞洲區域FTA。在過去幾年間,東盟各國與中日韓之間依存與合作進一步加深,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建設10+3自貿區具備良好基礎條件。在一些學者看來,這是難度最小、成本最低的區域FTA模式。

  然而,實現泛亞經濟合作或者亞太經濟合作的機制還有別的更為宏大的方案擺在桌面上。除了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10+6)外,還有APEC的自貿貿易倡議,以及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不同的合作機制齊頭並進,客觀上也有競爭。西方輿論甚至擔心不同機制之間互不兼容,互相抵觸,從而發生“大圈層”溶化“小圈層”的現象。

  針對在未來區域政治、經濟合作框架中的作用,東盟強調要維持其主導地位。13日東亞峰會經貿部長非正式會議發表聲明,重申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充進程中保持東盟核心地位的重要性。“這些擴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將始終以東盟為主導。”皮萊對本報記者強調。隨著東亞地區作為世界重要經濟力量的崛起,區域各國意識到,需要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合作框架促進地區經濟更大發展,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如何將強烈願望轉化為現實的路徑,對各方來説是機遇也是挑戰。

  (本報印尼萬鴉老、曼谷8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