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提速 應對出口市場萎縮壓力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應對出口市場萎縮壓力 發揮優勢促進區域合作

  本報記者 梁 傑

  中日韓將進一步加強投資貿易自由化合作,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中日韓3國峰會之後記者會上宣佈:3國將在今年內完成建立自由貿易區(FTA)談判的官産學聯合研究,爭取明年啟動談判,努力在今年內完成3國投資協定談判。這就意味著中日韓3國自貿區的研究進度提早完成,自貿區建設進程將會加快。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加快建設自貿區是大趨勢,會給各成員帶來很大利益,但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建立自貿區是大勢所趨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一設想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中日韓3國領導人首先同意開展相關民間研究。在之後的時間裏,中日韓3國研究機構對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並初步得出積極結論,但進程並不快。

  就中日韓而言,3國各自都與其他國家簽有自貿區協定,而作為東亞3個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彼此間的自貿區談判卻遲遲未能起步,面對整個世界發展,應當説這是一種滯後。

  如今,隨著美國經濟模式向“出口推動型”轉變,中日韓均面臨出口市場萎縮的巨大壓力。這使得3國都需更借重亞洲市場,也為3方的合作提供了動力,加快建設自貿區逐漸成為一種共識。

  日本震後情況也使建立自貿區事宜變得迫切。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指出,一方面日本東北部生産受阻後,匯率升高,出口下滑,波及周邊國家産業鏈;另一方面日本國內農業遭受打擊。而無論是吸引遊客赴日還是農産品出口,亞洲鄰國對於日本都是廣闊的市場,這些都使中日韓在自貿區上的合作具有現實意義。

  有關專家指出,自貿區的好處不僅局限于關稅減讓後的貿易創造效應,還有後續的服務、資金、人員流動帶來的諸多好處。自貿區還可創造良好環境,增強企業開展投資和經營活動的信心。

  自貿區初步條件具備

  具體就中日韓3國的情況而言,3國從宏觀經濟聯絡和微觀企業往來層面都具備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初步條件。除了“強強聯手”的吸引力外,3國在貿易增長、貿易結構等方面出現的變化,也使得建立自貿區的討論越來越趨向於現實層面。

  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力主加快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他説,中日韓3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近20%,人口達15億。一旦達成自貿區協議,中日韓將成為僅次於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其實,中日韓的經濟體均位於世界前10位,但相互間的貿易額則僅佔3國對外貿易的11%左右,而相互間的投資額也僅是3國對外投資的10%,因此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認為,伴隨區內關稅和貿易限制措施的降低和取消,3國之間的商品流通更為順暢和便利,同時由於中韓日分別位於産業鏈的低端、中端和高端,經濟具有互補性,因此,建立自貿區後,3國相關經濟指標將有明顯提升,貿易關係將更為密切。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一方面會為我出口企業創收,出口廠商的成本會降低,市場利益會增加,企業動力增加。另一方面能刺激消費增長,消費者可以在自貿區內買到價格更低的商品,消費熱情更大。

  “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將與現有的東盟自貿區遙相呼應,對東亞、亞洲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張建平表示。

  進程必定艱難坎坷

  雖然中日韓3國都知道建立自貿區是好事,但人們普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由於3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上的差異,自貿區的談判註定充滿坎坷。

  什麼會成為自貿區建設的障礙?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隋峰燕博士認為,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日本屬於發達國家,韓國屬於新興工業化國家。發展水平差距過大的國家間實施自由化貿易將會對有關國家的産業造成較大衝擊,經濟結構的差異越明顯,各國需要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的程度就越高,對不同社會集團利益的影響也越深刻,面臨的社會壓力和阻力也越大。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江永表示,即便自貿區真的啟動,也有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很難一步到位。可能需要歷經10年到20年,才能形成涵蓋低關稅、服務業、人員自由流動、知識産權等內容的高級自貿區。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則認為,3國推進自由貿易協定之路還是比較艱難的。一旦中國向日本和韓國企業開放零關稅,中國的企業是會通過競爭做大做強,還是被過大的競爭壓力所擠兌淘汰,目前還應持謹慎態度。由於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因此在推進自由貿易協定的過程中,相比日本韓國的積極主動,中國方面的態度比較保守,更希望採取逐步放開的方式,這樣對中國企業的衝擊也會相對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