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CUBN記者 孫先鋒 北京報道
誰都沒想到通脹如此頑固。
儘管通脹預期在意料之中,但7月CPI創連續37月來新高的漲幅還是再一次刺痛了中國經濟的神經。“6.5%實在是有點出乎意料,大家原本認為雖然7月CPI不會低於6%,但也不會高於6月的6.4%。數據讓此前流行的‘拐點論’破滅了。”天津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教授戴學來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
通脹風險正在加劇
如果説短期通脹壓力可以通過收緊貨幣來緩解,目前市場更多的擔憂在於,中國通脹面臨長期化的風險。
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6.5%,漲幅比上月提高了0.1個百分點。另外,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8%,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5%,環比與上月持平。
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預計,未來幾個月CPI漲幅還可能繼續上行。
因為從數據來看,物價上漲的原因與之前幾乎沒有區別,食品價格仍是拉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雖沒上漲,但也未下跌,仍然同比上漲7.5%,説明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認為,7月的CPI表明在歷經數月的宏觀調控之後,高通脹的基本態勢依然不容樂觀。因此,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穩定物價總水平仍然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從國際糧食價格來看,2011年6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234點,比5月份上漲1%,比2010年6月高出39%。今年以來,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保持在231點以上,保持高位運行。
有專家指出,當前的通脹很大程度上是輸入型通脹,單靠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貨幣數量手段還不夠,還應當多利用加息等貨幣價格手段。
拐點或在第四季
儘管7月CPI漲幅是否已經達到了年內高點存在爭論,但是市場普遍認為,到了四季度的時候,CPI的同比漲幅可能出現回落。
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君瑋表示,由於食品特別是豬肉價格持續高企,7月CPI高於預期創本輪週期的新高,但是通脹已經見頂,並將在今後幾個月逐步緩慢回落。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大樹對記者説,隨著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特別是最近標普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一檔至AA+,這一重大利空無疑嚴重的打擊了正在債務危機中艱難前行的全球經濟,使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近來受到重挫。由於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是本輪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將有效緩解未來中國的物價上漲壓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表示,考慮到下半年翹尾因素將逐步降低歸零以及政府對物價的調控措施將逐步發揮作用,我們預計三季度將是年內物價的拐點階段,四季度物價漲幅將緩步回落。
“當然,在勞動力成本長期看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然高位徘徊以及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等因素的影響下,年內物價回落幅度可能有限,至年底11、12月CPI同比可能仍居4%左右,預計全年CPI同比的平均漲幅在5.2%左右。”陸志明説。
抗通脹仍是當下重點
鋻於7月CPI水平再創新高,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顯然仍有必要。戴學來對記者表示,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抗通脹”仍然是首要目標,現行的緊縮政策還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
戴學來表示,未來物價漲幅的回落將是緩慢的,在一段時間內仍有可能處於高位,“因此我們認為當前放鬆貨幣政策仍然為時過早。儘管海外金融市場受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和歐債危機影響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這並不會對中國經濟短期産生實質性的影響。”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興業銀行曾在7月給出如下政策判斷:“8月加息不提準”。上週五(5日)美國主權評級被調降,直接觸發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緊急磋商,嚴陣以待應對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巨大震蕩。這種背景可能令中國政策調整的時點延遲。
但魯政委強調,“延遲”不等於“取消”,只是試圖在觀察清楚金融市場的反應後再採取行動。“我們繼續維持年內加息1到2次的預期,只是政策出臺的時點變得更難判斷;如果真如我們所預期,美國主權評級風波能夠在一週內平復的話,那麼目前就仍然無法排除宏觀當局在8月後半月繼續出臺政策之可能。”
魯政委還説,近日意大利等國國債價格的強勁回升,顯示歐央行已入市購買意大利國債。而此前,日本和瑞士採取了干預匯市的手段,以抑制本幣升值。如果下半年美國經濟仍不景氣,全球可能迎來新一輪以美聯儲為首的“量化寬鬆”。“從歷史經驗來看,越是海外維持寬鬆政策,我國國內就越應保持政策的穩健性,而不應進行隨波逐流的放鬆,否則國內就可能出現巨大的資産泡沫。”魯政委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