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吸血的券商保薦直投模式在開閘兩年多後,終於在7月8日被證監會部分叫停。這是一項不該推出的政策,這是一項遲到的決定。
券商保薦加直投模式存在巨大的道德風險,在不成熟、內幕交易橫行的市場,久為人詬病。讓人遺憾的是,保薦加直投新政存在巨大漏洞,暗度陳倉的辦法層出不窮。根據證監會發佈的《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規定“擔任擬上市企業的輔導機構、財務顧問、保薦機構或者主承銷商的,自簽訂有關協議或者實質開展相關業務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産業基金及基金管理機構不得再對該擬上市企業進行投資”。
擬上市公司的仲介機構自簽訂有關協議或者實質開展相關業務的時期具有極大的彈性,只要簽署協議日期延後,把保薦加直投轉變為直投加保障,利益輸送就會繼續橫行。如今年8月申購的開山股份上市保薦人是中信證券,2009年12月引入的投資者金石投資正是中信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此外,券商與PE可以親密合作。新規只不過拉長了券商直投的時間長度,在防範道德風險上沒有根本改進,朝三暮四與暮四朝三,沒有本質區別。
不僅如此,券商秣馬厲兵,堅持呼籲開閘直投基金橫空出世。同一天,證監會宣佈,在證券公司直投業務由試點轉為常規後,直投子公司將可以設立直投基金,集中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進行直接投資。這也就意味著,券商直投可以私募尋找到投資者,不必受到凈資本比例的限制。所受的限制是無關緊要的,單只直投基金的投資者數量不得超過50個,且限于通過私募方式尋找投資者,不得採用廣告、公開勸誘或者變相公開方式尋找投資者;直投基金資産應當委託獨立的商業銀行等第三方機構託管;基金不得負債經營;不得成為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券商挾投行人脈,挾保薦之威,以直投基金的資金量,將成為中國投行業的巨無霸。目前,中金公司直投業務子公司已經獲得證監會首個募集基金試點,該基金擬定名為中金佳泰産業整合基金,準備募集50億元人民幣。監管層關上了保薦直投之窗,卻打開了券商直投的大門。
保薦直投模式真正被叫停了嗎?道德風險確實被規避了嗎?掩耳盜鈴,此之謂也。
根據清科的統計,券商直投項目隨著2009年年底創業板開閘進入收穫期,截至2011年7月底,共有36個券商直投項目獲得IPO退出,其中“保薦+直投”項目有34個,佔比94.4%,直投業務已經成為券商重要盈利點,並且今後會更加重要。
數據統計顯示券商保薦直投三宗罪。
第一宗罪:暴利。根據清科的研究,自2009年底創業板開閘至此次叫停,共有涉及8家券商的34個項目採用了“保薦+直投”模式,賬面投資回報總額42.54億元,平均每個投資回報為1.25億元,平均賬面回報率為4.90倍。並且回報金額越來越高,2011年以來,僅1~7月就有16個項目,賬面回報額達21.31元,超過了2009年、2010年的總和。
第二宗罪:無風險暴利。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的利潤,在34個IPO退出項目中,投資回報最短的是金石投資公司(中信證券)投資的神州泰嶽,項目回報週期僅5.5個月,賬面回報金額1.22億元。週期最長的是27.90個月,金石投資公司投資的昊華能源。從券商直投公司入股到企業首發上市的時間間隔和IPO退出賬面回報率來看,“保薦+直投”項目投資回報週期都比較短,以每月30天計算,平均投資回報週期為14.35個月。一年多,獲得4倍以上的無風險收益,天底下還有更好的生意嗎?
第三宗罪:PE腐敗難以根絕。劉紀鵬先生今年6月曾表示,券商一般都以5到8倍甚至更低的市盈率進行直投,而創業板2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平均高達68倍,在短時間內産生至少10倍以上的暴利。“保薦+直投”模式下,由於巨大的利益誘惑,券商很難做到“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上市公司上市後圈錢、變臉等風險。由於保薦加直投模式主要通過深圳創業板和中小板退出,創業板首發上市佔比58.8%、中小企業板佔比35.3%、上海證券交易所佔比5.9%。創業板的業績風險與道德風險被急劇放大。
券商的保薦直投模式風險巨大,並不是因為名稱,而是因為在保薦與直投之間存在的利益輸送巨大管道,只要管道不堵住,無論怎麼改,都是換湯不換藥。在中國目前不成熟的市場下,券商直投應該喊停,而由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