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浪財經訊 今日,統計局發佈7月宏觀經濟數據,CPI同比上漲為6.5%,再創本輪通脹新高,而0.5%的環比漲幅也相對較高,總體來看,7月物價數據略超市場預期。東吳基金表示,當前仍有較強的通脹壓力,但鋻於全球經濟前景憂慮,輸入性通脹減小,緊縮政策邊際效應遞減,年內CPI見頂回落仍可期。
食品是CPI創新高的主要動力
東吳基金分析道,從細分項看,食品部分同比14.8%,增速仍處上升通道並創新高,而非食品同比增速2.9%,增速較6月份小幅回落。因此,7月CPI再創新高的主要動力仍然來源於食品。再對各主要食品類價格進行細分,肉禽類産品同比漲幅33.6%,高出6月1.3個百分點,仍然是食品漲價的主要原因。豬肉價格毫無疑問對CPI再創新高負有責任,但從環比數據看,豬肉價格環比漲幅比6月份已明顯縮小,繼續上漲乏力。與豬肉價格漲勢趨緩形成對比的是鮮菜價格的季節性反撲。
東吳基金認為,總體來看,7月物價創出新高固然有同期豬肉價格飛速上漲的原因,但部分食品如鮮菜的季節性反彈也對此負有一定責任。目前無法判斷價格是否已見頂回落,緊密跟蹤高頻價格數據為上。
緊縮政策暫時不會出臺
當前,QE3的出臺正漸行漸近期,其概率確實已較前期顯著提高,如聯儲再次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出於中美利差和人民幣繼續升值的考慮,勢必將再次出現熱錢大量流入中國的問題,從而加大短期內我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儘管如此,鋻於美信用降級、全球經濟前景堪憂,輸入型通脹壓力並不會太厲害。
此外,東吳基金認為,從當前經濟和物價的情況來看,政府再次出臺緊縮政策似無必要。經濟仍在溫和下行,海外經濟二次衰退的概率也在逐步提高,如此時再度出臺緊縮政策,則無疑雪上加霜。但在物價形勢明朗之前,政策大幅轉向有可能使前期調控效果受到抵消,因此轉向概率也不大。以目前的海內外經濟形勢來看,中央政府短期內維持政策力度的概率最大,靜觀海外形勢發展然後謀定後動較為有利。
市場震蕩需謹慎
市場在美債降級和歐洲主權債務問題的雙重利空影響下急速下跌,從技術面的角度看,2600點一線強力支撐位已告失守,加上近期暫無重大利好因素,因此指數繼續向下尋求支撐的概率較大,但不排除短期內指數在數日急跌後的技術性反彈。此外,東吳基金表示,中長期仍看好新興産業及消費類的投資機會。實際上,經濟下行將使新興産業被寄予更高期望及獲得更大的支持,貨幣刺激邊際效應漸小,屬飲鴆止渴,長遠來看,唯有一個新崛起的産業帶動整個實體經濟,才是最可靠的復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