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言木 譚慧
除科技部外93個中央部門趕在7月公佈,過半部門今年預算多於去年
98個中央部門,還剩4個未公開“三公”經費(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盤點發現,在中央一再督促下,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底批准2010年中央決算一個月後,中央94個部門已經公佈了2010年“三公”經費決算和2011年預算。
截至發稿時,外交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三公”經費尚未公佈。
本報記者昨日致電四部門未能得到肯定答覆,其中,國務院僑務辦工作人員稱,相關工作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開展。
從已經公佈的部門來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下稱“中國貿促會”)的“三公”消費佔其2011年總體預算的比例較大,達到了部門財政撥款額的兩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宋慶齡基金會(微博)在這一比例上也分別達到了18.5%和12.9%。
相比之下,此前被指“三公”消費總額較高的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其“三公”消費佔財政撥款總額的比例位居中流,在5%左右。
佔財政撥款比例盤點
從現有94個公開“三公”經費的部門來看,其中有52個部門的2011年預算多於2010年決算,超過半數。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國務院在研究有關問題時曾明確指出,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壓縮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曾告訴本報記者,看哪個部門“三公”消費多,應比較其數額佔財政撥款總數的比例,這樣才更為合理。
由此,本報記者對94個中央部門“三公”消費佔財政撥款數額的比例做了統計。
由於各部門對2010年決算情況的公佈並不全面、詳盡,本報記者選擇了數據更為全面的2011年預算情況。
經過計算,“三公”消費花錢預算大戶之一落在了中國貿促會頭上。2011年,其“三公”消費預算額為5447萬,而其2011年財政撥款總數為2.62億,“三公”佔據後者的兩成,而因公出國(超過4000萬元)又佔去了“三公”消費的大頭。
對此,中國貿促會的説明是,這緣于貿促會加大力量推動各種國際經貿交流、協作與國外各商協會的交流磋商機制,積極支持中國工商企業“走出去”,努力為中國工商企業贏得公平公正待遇。
而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方面,今年“三公”消費預算為1871.73萬元,財政預算財政撥款數則達到10125.29萬元,比例為18.5%。
宋慶齡基金會今年“三公”消費預算為399.6萬元,2011年財政撥款額則為3097.6萬。
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一樣,宋慶齡基金會的“三公”消費大多數也預算在了公務接待上,其公務接待費預算314.2萬元,佔到了近八成。對此,宋慶齡基金會表示,這筆錢用於開展兩岸和國際交流活動,主要為接待台灣、港澳及海外有關團組住宿、伙食、交流等費用。
此前,一些部門都因其“三公”消費預算過億而受到關注,但若按照上述比例計算,其“三公”消費預算佔財政撥款總額都為1%~2%。
其中,“三公”消費預算絕對數額較高的國家稅務總局(213834.87萬元,含國稅系統)和海關總署(51218.43萬元,含全國海關系統),其佔財政撥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6%和4.7%。
而在對94個部門“三公”消費預算佔財政撥款比例的不完全統計中,教育部的比例最小,約為0.04%,其次為國際自然基金委員會,鐵道部則名列第三,約為0.07%。
但葉青告訴本報記者,此次公佈的“三公”消費,僅為財政撥款中的部分,不少中央部委的“三公”消費並不在財政撥款中體現。
頗費週折的公開
除了直觀的金額以外,各部門“姍姍來遲”的公佈時點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本報記者發現,除了科技部以外,93個部門全部選擇在7月份向社會公佈了“三公”消費數額。
對此,新華社發文指出,單從部門數量上看,公佈結果多少讓人欣慰,但頗費週折的過程、難懂的數字及説明等,讓人感到不少部門“欲説還羞”,離真正公開、透明還有很大距離。
2008年5月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要求,財政預算、決算報告應被列為重點公佈的信息,這其中就包括“三公”經費的公開。
但在今年以前,始終未見有關部門公佈“三公”經費情況。
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國務院常務會議數次對“三公”經費的公開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確要求公佈中央“三公”經費總數和部門“三公”經費情況,對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內容要詳細公佈。
新華社上述文章直言,僅從法律施行和國務院不斷的督促來看,有關部門公佈“三公”經費帶有很不情願的成分。
而從公佈情況看,大多數部門僅僅公佈了預算、決算總數,至於費用為何産生、怎樣使用等實質性情況,要麼語焉不詳,要麼一帶而過。
還有一些部門在公佈的時間上下足了工夫,有的選擇在下班後,有的選擇在週末,更有部門把公佈時間選擇在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