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左曉蕾:美國債務博弈向世界提示了什麼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2日 08: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國和歐洲的債務危機,或許是個讓世界回歸基礎共識的契機。美國有識之士希望,鼓勵和利用民間直接投資和國際直接投資,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來直接投資實體經濟。這是個戰略性新思維。新興市場體要掙脫被“美債”和“歐債”綁架的困境,就該支持發達國家回歸實體經濟的戰略。

  左曉蕾

  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攪動了全球。所有人都在討論不提高美債上限對全世界,特別是對美國自身帶來的災難性結果。不過,世人相信美國國會一定會最終達成妥協。果然,美國東部時間週日晚間,奧巴馬為這場危機解除了警報。他在白宮發表聲明説:“參眾議院的兩黨領袖已經達成協定,將縮減赤字以避免債務違約。”

  美國和世界暫時避過一劫。

  應該注意的是,美國兩黨博弈的是提限的條件,對於是否提限不存分歧。奧巴馬總統面對的是如果不再次提高債務上限繼續擴大債務規模,就有一部分依靠社保基金生活的人,依靠政府補貼生活的退役軍人,政府公務員,將直接受到傷害。美國國債50%的外國持有人,可能血本無歸。換句話説,不發債,不擴大債務規模,美國將部分停擺了。

  可是,50年來,美國債務已78次提限,平均每8個月一次,靠借更多的債和央行印更多鈔票透支來維持的經濟,説明美國國債賴以生存的經濟實力的基本面變得非常脆弱,借債——支付失業金——消費——再借債的經濟增長模式,與龐氏騙局幾乎沒有本質區別。由此不能不引出世人的擔心:在布什總統8年任期內美國債務增長5萬億,奧巴馬總統就職至今債務增長4萬億,難道美國國債上限可以無限提升嗎?

  實際上,靠發新債還舊債的增長模式會有什麼結果,歐債的前例已夠能説明問題了。從根本上來説,歐洲的債務依賴透支未來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

  一年前,歐洲的危機震撼了世界。圍繞拯救危機的過程,世人發現,歐洲的債務依賴透支未來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已撞上了南墻。為什麼經濟大幅衰退的歐洲債務危機國家的拯救方式,都是緊縮財政?因為這些國家已別無選擇,貨幣政策已極度寬鬆,國債危機實際上是財政危機,是國家資産負債嚴重失衡的危機,且已完全喪失了減稅空間,而債務危機的爆發實際上堵死了發新債還舊債的老路,緊縮財政是避免短期國家破産的唯一齣路。

  歐洲銀行們正在嘗試從自己設計的債券依賴的龐氏陷阱中全身而退。在拯救歐債過程中,世人注意到,評級公司利用“評級”壟斷的話語權不斷與政府債的恢復再發債條件博弈,各危機國的債券再融資遭遇龐大銀行系統的博弈。機構的博弈旨在阻撓政府恢復發新債還舊債的運作,以使銀行避免用自己的錢還自己的債,另一方面,更殘酷的是,歐洲債務依賴發展模式已偷偷被利益相關群體拋棄。歐盟最近達成的所謂長期拯救方案,按照德國強烈要求安排銀行參與,增加了用新債換舊債的變相重組債務長期化的內容,而不僅是歐盟各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錢的新拯救方案,就是要讓那些企圖逃脫製造金融循環陷阱的龐氏騙局設局者共擔過度債務化的損失。

  債務依賴增長模式使歐洲經濟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龐氏騙局終有敗露之時,債務依賴模式的崩潰和一些國家的瀕臨破産,已讓全球金融市場險象環生,讓全球經濟劇烈震蕩。歐債危機還遠未結束,美國債務風險又把尚未從危機中復蘇的全球經濟推到了再次下滑的邊緣。

  美國和歐洲的債務危機,或許是個讓全世界回歸最基礎共識的契機,國債與金融工具應是資源向實體經濟優化有效配置的媒介。國家經濟被發債或者被純粹交易性的金融工具主導,甚至成為維持經濟運轉的主要支撐,就有可能被空心化的風險,而一旦國債和印出的貨幣失去價值和購買力,靠債務支撐的經濟可能轟然坍塌。

  債務依賴發展模式理該被全世界拋棄,全世界不能繼續活在靠發新債還舊債,不斷堆砌違約風險增長的“一紙空券”的擔驚受怕的險境中。

  當前,提高短期債務上限,減少政府支出,緩解債務危機是各國的當務之急。不過,緊縮財政的方式只能降低赤字和國債規模,是各國政府為緩解債務膨脹壓力不得已採取的短期過渡性調整方案的權宜之計。短期內,對於恢復經濟的正常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大些。如果緊縮的尺度與經濟恢復程度不同步,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會非常嚴重,部分國家再破産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避開短期違約風險以後,美國以及歐洲各國,增長方式的轉型刻不容緩。

  為了世界經濟的重新振興,新的增長方式的核心應轉向實體經濟,重新夯實經濟基礎增強經濟實力。在國家債務已頻頻觸頂的情況下,需要鼓勵和利用民間直接投資資本和國際直接投資資本,特別是來自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直接投資來投資實體經濟。

  最近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與伍德羅威爾遜國際研究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發佈的特別報告“敞開美國大門?”,就“充分利用中國海外直接投資”重振美國經濟的問題做了全面分析,筆者認為,其中有關利用新興市場國家的直接投資發展實體經濟,轉變發達國家依賴新興市場國家購買國債的發展模式,是個戰略性的新思維。美國,歐洲各國敞開大門,接納新興市場國家的直接投資,發展實體經濟,可能是跳出“債務陷阱”,從根本上走出危機,恢復全球經濟平衡增長的根本途徑。

  筆者以為,新興市場國家要掙脫被“美債”和“歐債”綁架的困境,就該支持發達國家回歸實體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所持有的大規模外匯更多作為直接投資流入發達國家。中國正在醞釀的《新興産業國際發展規劃》應被納入全球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戰略。

  在新的全球經濟格局中,資本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創造發達國家的就業機會,發達國家通過實體經濟修復虛擬經濟的危機重整旗鼓,發展中國家變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出口順差增長方式為直接投資資本輸出方式,實現全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或能創造全球經濟再平衡的新模式。

  (作者係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