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信託公司聯手封殺諾亞財富 第三方理財現暴利亂象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1日 2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參與者會承擔各自的責任,市場會檢驗。”對於“封殺説”,諾亞財富(NOAH.NYSE)首席産品官殷哲近日在記者的電話採訪中如是回復。

  近日,諾亞財富陷入一場“爭吵”,滬上多家信託公司因為諾亞財富對項目介入太深、要價太高而拒絕與諾亞財富合作。

  7月29日,諾亞財富收盤價13.22美元/股,跌幅0.97%。

  信託公司“封殺”諾亞?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滬上多家信託公司拒絕與諾亞財富合作。上海的信託公司稱此舉是因為諾亞財富對項目介入太深、要價太高,欲掌握項目和客戶兩端,項目産品由諾亞財富代銷,同時,客戶也由諾亞財富介紹,而風險兜底卻由信託公司承擔。

  對此,殷哲對本報記者表示:“出於審慎考慮,諾亞財富介入基礎資産部分,這是風險控制的體現,信託公司和諾亞擁有各自的風控體系。”

  而對於收費過高的説法,殷哲指出:“信託公司一般賺三到四個點,它們賺得多。”而諾亞財富的收費則與客戶投資的收益率有關,收費大概佔客戶投資金額的0.8%~1.2%左右,收費以財務顧問費用的名義從項目方獲取,“客戶收益好,我們的收費就多,信託公司才會覺得成本高了,信託公司可能覺得給到諾亞財富和客戶整體的費用高,忽略了其中是兩部分,實際上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風險承擔上,殷哲對只強調信託公司承擔風險的看法並不認同,他表示“參與者會承擔各自的責任,市場會檢驗。”他認為,要從信託産品運作的過程和結果來看,這是一種合力的模式,經銷商、生産商都各自承擔著責任。

  一家國有信託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信託公司是根據支付人的節奏獲取報酬,而諾亞財富是一次性獲取費用。另外,對於信託公司來説,項目沒結束,風險一直存在,而諾亞財富獲取費用走人,經濟上沒有太大關係。所以,諾亞財富的這種方式在信託公司看來,利潤和責任不是很匹配。”

  但在項目介入上,該人士認為,諾亞財富的參與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多一個人看項目,就多一層保險。”

  中部一家信託公司研發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少第三方理財機構把客戶和産品兩端設計完畢之後,找信託公司做成信託計劃,信託公司沒有任何話語權且所得利潤較低,産品萬一失敗,信託公司卻要擔負責任,所以合作沒法繼續。”

  暴利模式不會長久

  信託公司對渠道的依賴嚴重,雖然不少信託公司組建了自己的財富管理中心,但仍有待發展,有業內人士估算,目前,信託公司發行産品的渠道主要是銀行和第三方,銀行佔大部分,直銷佔比較小。

  正是由於信託公司在渠道方面的“短板”,使第三方理財機構覓得了商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有近萬家。

  對於滬上信託公司“封殺”諾亞財富一説,北京一家信託公司總經理告訴本報記者,第三方理財機構大量興起,對於整個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伴隨第三方理財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行業亂象也隨之而來。第三方理財公司從銀行私人銀行部門接過客戶名單,然後進行産品營銷,從而分得不菲佣金,這種所謂“飛單”行為,時有發生。

  6月底,銀監會非銀部文件要求,“各信託公司應依法合規開展信託産品營銷推介工作,嚴格執行《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而上述《管理辦法》亦明文規定,信託公司推介信託計劃時,不得委託非金融機構進行推介。

  在殷哲看來,對於第三方理財行業來説,合規是最重要的,“任何一個追求暴利的模式都不會長久,我們追求可持續的發展。”

  對於一些信託公司對諾亞財富發出的不滿聲音,殷哲認為,目前信託公司依賴銀行和第三方的模式沒有問題,這個産業鏈中,每個環節的參與者應共同發展。未來,監管層或將採取對第三方理財機構頒布牌照的措施,“第三方理財納入監管將給行業帶來更好的發展。”

  諾亞財富成立於2003年,2007年10月獲得美國風投機構紅杉資本注資,2010年11月諾亞財富在美國紐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