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券商投行業務一枝獨秀 新股破發潮帶來變數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雖然經歷了一波破發潮,但證券公司的投行生意仍舊繁忙。投行業務對證券公司的利潤貢獻大,但讓投資者很“受傷”,令發行人“愛恨”交加……投行的生意經下半年還好念嗎?

  業績貢獻大 投行業務成“搖錢樹”

  在今年券商行業的收入中,只有投行業務是增長的,其他業務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降。投行業務成為今年券商盈利增長的“法寶”。

  統計顯示,截至7月18日,今年累計有176隻新股上市,合計融資額超過1746億元。不僅是新股發行“給力”,再融資與公司債也比翼齊飛。截至7月18日,今年共有112家公司發佈了公司債募集説明書,而去年同期只有56家。截至7月18日,今年共有3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公司債券募集説明書,募集金額高達693.1億元,而去年全年只有18家。加息之後,銀行貸款成本升高,企業發債的成本逐漸低於銀行貸款成本,成為吸引上市公司發債融資的原因之一。

  “今年我們的項目還是挺多的,大家都在到處出差,非常忙,估計還得再招人。”在上海一家擁有四五十名保薦人的大券商工作的某投行人士表示。

  地處華東的某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最近又開始招人,在專業論壇發了招募帖子後,兩天內就收到50多份簡歷。他表示,在這些有經驗的准保薦人當中,他已經迅速篩選出10名,預計這些人將很快“轉會”來上崗。在繁忙的背後,投行部門底氣十足。“今年我們的利潤貢獻大增,已經超額完成公司的任務。”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證券承銷與保薦及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132.7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15.9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一成。同時,整個券商行業上半年累計實現凈利潤260.5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93.02億元下滑超過一成,盈利下降的業務主要是經紀業務和投資業務。

  這一行業特徵在多數券商身上得到印證。例如,東方證券上半年承銷業務凈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69%。即使是一些小券商,今年的投行業務增收也不差。例如,日信證券上半年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為5220.38萬元,同比大增3.24倍。由於大小券商均有收穫,投行業務並未像預期一樣加速向大券商集中。相反,自2008年以來,前十大券商在投行市場上的份額不升反降。

  “國內投行還沒有形成絕對的核心競爭力。”在某大券商投行業務老總眼裏,當前國內這麼多券商都在做投行業務,本身就説明了這一業務並非高端,不少還是依靠保薦通道,因此,即使只有兩個保薦人,小券商也會保住投行部門。

  破發潮過 下半年變數猶存

  在投行生意火熱的背後,上半年新股發行中簽率太高、發行失敗和超募規模縮水等暗流涌動,在企業與投資者的抱怨和壓力之下,券商無法輕鬆,下半年投行業務仍存變數。

  在今年發行的176隻新股中,63隻上市首日破發;如果按照上市後10個交易日計算,則有70家破發;如果按照上市後3個月計算,破發數量擴大到76家。直到7月1日比亞迪上市時,上半年洶湧的破發潮才開始改變。

  “我打算認虧出局,這是一隻很爛的新股。上市破發時就應該賣掉。”一位懊惱的投資者表示,申購上海綠新後,一直拿在手上,但一直很受傷。

  “我們本來就不願意調低發行價。”一家剛發行了新股的創業板公司老闆也有抱怨。在他看來,當日漲幅充分説明投資者的認可,保薦機構此前的擔憂純屬多餘。發行人與投行間的愛恨矛盾歷來就存在,今年噹噹網CEO李國慶與“大摩女”的網絡PK就是集中體現。

  與投資者和發行人的抱怨相比,破發潮對投行的定價能力無疑形成考驗,也讓一些保薦人心有餘悸。前幾天在上海路演的一家券商當天一直盯著盤面,“如果尾盤不破發,我們這單就算成功了。”隨著破發潮洶湧甚至出現新股發行失敗的案例,一些保薦機構説服發行人壓低發行價,創業板新股的市盈率也一降再降。

  此前有統計顯示,機構的打新資金從2月份的5309億元急劇下滑至5月份的178億元。作為投行IPO項目收入來源之一的超募收入也在不斷萎縮。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單IPO的超募資金為5.6億元,較去年減少0.6億元,超募比例也由去年的平均192%下降至158%。

  即使市場行情好轉,破發潮漸退,投行仍舊不能安心。據統計,截至7月19日,發審會未通過或取消審核的IPO申請共有44單,不僅有中小板公司,也有主板公司,涉及的承銷商既有大券商,也有中小券商。

  深圳一家大券商因每發一個新股都遭遇破發,被冠以投行“破發王”之稱。業內人士評價稱,今年這家公司是典型的賺了錢,卻沒有賺到市場聲譽。言下之意,下半年投行不光要賺錢,更需要為名譽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