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天氣逐漸變熱,豬肉價格也像氣溫一樣“居高不下”。瀋陽市價格監測中心提供數據顯示,昨日瀋陽市農貿市場豬瘦肉零售價格為33.25元/公斤,同比上漲62.99%。豬肉價何時能下降成了市民熱議的話題,為調查下半年沈城豬肉價格趨勢,記者近日走訪了瀋陽市郊的一些養豬戶。
養豬戶為避風險降低存欄量
“養豬太容易賠,今年咱家一共就買了十來個豬崽兒,比去年少了將近一半。 ”家住瀋陽市城郊鄉金寶臺村的張秀芹得知記者來意後,坐在自家炕上嘮了起來,“去年豬肉一直都便宜得不像話,來咱家收成豬的都只肯出7塊錢一斤,這麼一算一頭豬養一年下來還得賠200塊錢。 ”
張秀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玉米飼料價是9毛錢一斤,一頭豬一年下來能吃掉1200塊錢的飼料。買一頭豬崽還要340塊,加上疫苗衛生等費用一共要1600多塊錢。這麼算下來養頭豬賣了只夠成本價,還不夠搭人工的費用。“去年養一年豬都沒怎麼掙到錢,我兒子出去打工一年掙的都比我這兒多,所以今年就只養了這麼幾隻豬崽。 ”張秀芹指著空蕩蕩的豬圈裏僅有的幾隻豬崽説,“現在都不敢多買豬崽了,一個是因為現在天熱,豬崽成活率低,另一個是因為被去年養豬賠錢的情況嚇怕了,還是等明年看情況再説吧。 ”
在金寶臺村另一家農戶中記者看到,原先的豬圈已經長了雜草,變成了儲物用的倉庫或者改養了其他牲畜。
記者從瀋陽周邊部分養豬場了解到,雖然肉價高企,但養豬成本也日漸升高,不止普通散戶降低了養豬量,一些養豬場也沒有擴大規模,部分豬場甚至開始直接賣苗豬,以分散市場風險。
專家揭秘肉價“過山車魔咒”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散養戶因為去年持續近一年的豬肉價格下跌,養豬收益遠遠低於打工收益,出現了大規模退出市場的現象。而養豬場因為前年、去年的連續虧損而無力及時補欄,造成了“散養戶跑得快,規模戶跟得慢”的現象。而今年部分農戶更是因為擔心風險而刻意降低生豬存欄量,這將繼續導致生豬市場供給不足,豬肉價格高漲難下的局面。
記者了解到,從中國改革開放開始,生豬生産和價格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共經歷過6次明顯波動,主要標誌為價格年環比增長超過10%,其中有三次大波動,價格年環比超過50%。這個反復波動的豬肉“過山車魔咒”一直以來都困擾著養豬農民和普通市民。因為中間環節的批發商和零售商是靠差價賺錢,豬肉“過山車魔咒”的惡果,只能是由生産方的農民和最終消費方的普通市民來承擔。
對於破解“魔咒”,瀋陽大學金融系主任姜偉認為,關鍵在於我國的生豬産銷嚴重分離,最後受損的是農民和消費者。這主要是因為國內農民原始積累不夠,無法與市場進行對抗。而要打破這種“魔咒”,大力發展生豬生産規模化、産業化就是關鍵。國外經驗表明,當規模化養殖佔到市場的80%以上,豬肉價格就會趨於穩定,産業風險即可控制。企業規模越大,抵禦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姜偉認為,除了提高規模化、産業化水平外,國家最好建立一個遠期交易市場,並建立一個針對生産者的信息平臺,這樣可以方便農民提前了解市場價格;同時國家應該建立農村政策性金融體制,在農民需要資金週轉時給予小額貸款;也可以進行和國外類似的補貼機制,比如建立一個補貼存欄數,對農戶進行干預,如低於這一數量就給予補貼,高於這一規模就減少或取消補貼。這都是從根本解決供應問題的方法。
農業部出六項舉措穩定肉價
對於“過山車魔咒”,政府也逐漸提高了重視程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遼寧、陜西調研時兩次指出:豬肉消費是群眾的剛性消費需求,穩定豬肉市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有關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儘快恢復和出臺扶持生豬生産的政策,向市場發出穩定信號。同時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豬生産週期性波動。
針對肉價高企的問題,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10日表示,農業部將從加快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落實扶持政策等六方面著手,從根本上穩定生豬生産發展,保持豬肉價格長期穩定。
遼寧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方天堃認為,隨著相關部門政策的推進,養殖戶養豬積極性將不斷提高,下半年市場的生豬供應量將會隨之增多,屆時豬肉價格將出現回落。 記者 曹洋 實習生 趙新楠
去年養豬賠錢了,今年很多農戶減少了存欄量,豬舍都空了。記者 曹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