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本報報道《飼料漲價+豬源不足=豬肉價暴漲》後,引起讀者的共鳴,一部分讀者呼籲政府應採取措施穩定豬肉價格,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及專家。針對近期豬肉價格上漲,省服務委表示,本輪豬肉價格上漲有多個原因,一是去年上半年,由於豬肉價格大幅下跌,養豬幾乎陷於全行業虧損,導致大量養殖戶退出,使得生豬存欄量下降。二是飼料價格持續上漲,玉米從1月份的1700元/噸上漲到5月份的2100元/噸,上漲幅度達到23.5%,比去年同期上漲近30%;此外南方“瘦肉精”事件對生豬市場也産生了一定影響。
價漲了,
怎麼還誰誰都沒賺到錢呢?
讀者:既然豬肉大漲,整個流通過程中誰都沒有賺到錢,那麼多出來的錢到底哪去了?
東方艾格農産品分析師徐楠:供應緊張造成的商品漲價中,並沒有多出來的錢存在,是個“三輸”的局面。
從生産方也就是養豬戶角度來看,因為養豬減少,豬肉價錢上升。舉個例子,少養了一半的豬,但豬肉價錢卻沒有上漲一倍。這樣農民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減少了。
再從批發商角度來看,在不刻意囤積炒作的情況下,批發商賺取的錢其實是和豬肉價無關而只與批發量有關的,比如説原先他們是7塊錢一斤收生豬,然後9塊錢一斤賣出去。現在生豬價格漲到9塊錢一斤了,他們就以11塊錢一斤價格賣出去,這其中差價是一樣的。但是我們要看到,社會整體的生活成本在上漲。例如運輸費,人工費都在上升,作為社會成員的批發商勢必會把這部分成本加入到最終肉價中,這會體現在最終肉價上。而最後肉價提高到老百姓的底線時,老百姓就會少買或者不買,這就造成批發商的虧損。而零售商的例子和批發商類似,這種供求關係引發的豬肉漲價是有可能造成“三輸”局面的。其實“三輸”局面的産生説明著社會整體生活成本在不斷上漲,而社會整體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又會推動農産品各個環節成本的上漲。
豬肉價暴漲暴跌,
怎麼來來回回的“過山車”?
讀者:為什麼豬肉價格總出現暴漲暴跌,印象中有過四五次了,這種“過山車”的行情怎麼避免?
瀋陽大學金融系主任姜偉:現在老百姓容易在價格高企或政府出臺鼓勵政策的時候集體投入,這是“過山車魔咒”的主要原因,中國的生豬産銷嚴重分離,農民養豬的盲目性很大,要麼大賺,要麼大賠,最後受損的是農民和消費者。這主要在於國內農民原始積累不夠,無法與市場進行對抗,還只能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
而要打破這種“魔咒”,除了要求老百姓投資時候要注意市場變化外,國家最好建立一個遠期交易市場,並建立一個針對生産者的信息平臺,這樣可以方便農民提前了解市場價格。同時國家應該建立農村政策性金融體質,在農民需要資金週轉時給予小額貸款,這都是從根本解決供應問題的方法。國家方面也可以進行和國外類似的補貼機制,比如建立一個補貼存欄數,對農戶進行干預,如低於這一數量就給予補貼,高於這一規模就減少或取消補貼。儲備機制上還是要順應市場變化,在價格低迷時進行收購扶持,價格高企時拋售儲備。而除了補貼、儲備等調控手段外,也可以提高養殖規模化水平。
瀋陽有國儲肉倉庫,
為啥不出手平抑肉價呢?
讀者: 2009年國家在瀋陽設立了國儲肉倉庫,用於必要時投放市場以平抑豬肉價格。目前倉庫內冷凍豬肉的庫存量有3000噸左右,為何政府不將此部分豬肉投放市場以平抑肉價呢?
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儘管當前我省豬肉價格同比處於較高水平,但環比並不高,屬於相對穩定範疇。
瀋陽倉庫的國儲肉投放權歸國家發改委所有,地方可根據市場情況向國家發改委申請投放,不過,就目前的豬肉價格來説,暫時還未到需要申請投放的程度,至於未來一段時間是否會申請,要根據市場行情確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也于15日表示:雖然近期豬肉價格出現穩中上揚的態勢,但隨著天氣轉暖,氣溫的升高,豬肉的消費會進入淡季,豬肉市場將相對穩定。
商務部將不會出臺政策控制價格,豬肉價格由市場自行調節。姚堅表示,將有效地加強中央儲備肉的管理,確保中央儲備肉在調控需要的時候,能夠調得動、用得上。隨著豬肉價格緩慢地回升,養殖戶會繼續增多,將保證後續豬肉的供應。
記者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