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山寨名牌是怎麼“煉”成的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起國務院專項辦掛牌重點督辦、列為全國打假十大典型案例之首的案件,説來和上海多少有點關係。這個特大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的主角李志峰,研究生學位,曾是上海市的公務員。為賺大錢,李志峰在淘寶網上註冊了一家名為“格調名仕館”的網店。他覺得中國人都喜歡追逐國際名牌,即使是假的也趨之若鶩。於是便嘗試在網上銷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的商品,如“LV”、“古奇”、“阿瑪尼”、“范思哲”等國際一線品牌。為了擴大生意,甚至辭了職,全身心投入他看好的“事業”。他開網店第一個月的收入是10萬元,到2010年9月,月收入已達到100多萬元,生意越做越好,連他自己也備感意外。就在他打算以“上海格調名仕館”為品牌自産自銷商品、“大展宏圖”的時候,因為一名顧客的投訴而曝光,鋃鐺入獄。上個月,這個高學歷的網店老闆,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萬元。

  這個網店老闆,觸犯了法律,咎由自取,理所應當。但如果考察一下他的“發跡”,他的“生意”,他拋棄公務員的飯碗義無反顧開網店的“動能”,便可看到有一種有形無形的力量在支配著他,這便是“國人都喜歡追逐國際名牌,即使是假的也趨之若鶩”的理念和現實。他的顧主,其實都明知其所售“名牌”有假,但虛榮心使然,“貪便宜”驅動,紛紛心甘情願地掏錢。從某種意義上説,不正是這種對國際名牌無休止的追逐、炫耀,催生並養肥了形形色色的“李志峰”嗎?

  連日來,有關“達芬奇”家居涉嫌造假售假的風波,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儘管“達芬奇”從下到上一齊咬緊牙關,絕不承認被媒體曝光的種種事實,堅稱其傢具均由意大利原裝進口,但疑竇重重,破綻顯然。央視在評論此事時,主持人白岩松在分析了商家的心態和手段之後,提出一個命題:即便商家的責任是99.99%,也有0.1%、0.01%的責任在消費者。不良商家正是瞄準了一些富人崇洋媚外、追逐高檔商品的心態,不擇手段,玩弄花樣,將劣質材料混充商品中,粗製濫造冒牌商品。這個分析不無道理。而我覺得白岩松可能還説得客氣了一些,消費者的責任或許真不止0.01%、0.1%。要是沒有這樣的畸形心態,也就不會有畸形的市場,至少不會如此明目張膽的造假欺詐。“買賣”關係中,“買”和“賣”總是相輔相成的,“買方”的需求和慾望正是“賣方”的動力和目標。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誠然,富人的錢多得沒處花,只要取之有道,無論怎麼花旁人無權干涉。十幾萬、幾十萬地購買大床、沙發,是他的自由和選擇,窮人們不必多嘴。但這回發現自己當了“冤大頭”,除了維權索賠之外,是否也該捫心自問,稍稍反思,檢視一下自己哪怕是0.01%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