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路透社:亞洲國家尚有加息空間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13: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騰訊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北京時間7月11日,路透社刊登題為《亞洲國家尚有加息空間》的評論文章,現全文摘要如下:

  亞洲地區新興經濟體國家應適時提升利率水平以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中東地區的政治動蕩使得國際油價一度處於飛漲的狀態,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以中國為首的部分亞洲新興經濟國家的物價穩定。受此影響,亞洲新興經濟國家在各自國內開始面臨愈發嚴重的通貨膨脹,最先是開始於勞動力市場、接下來是房地産市場等等,意味著亞洲國家或將延長加息政策直到2012年。

  作為亞洲地區舉足輕重的國家,中國的做法已經成為了該地區其他國家決策者們所參考的對象,同時其也成為投資者對於亞洲市場前景是否看好的風向標。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合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日前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可能會有所緩和,但基底通脹的影響尚不會在中國消失。”范力民預計上周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的加息政策將是本年度的最後一次,但其還遠遠未達到可以截止的地步。與此同時,根據路透社上周對部分經濟學家的調查採訪顯示,大多數被採訪者預計中國央行在今年年底時還將把基準利率再提高0.25%。

  眼下亞洲多個國家的央行都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這一舉動已經遭到了多數人經濟人士的詬病。在印度、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央行制定的基準利率甚至低於各國的年度通脹率。范力民和其他一些經濟學家擔心現在暫時有所緩和的物價壓力會讓決策者們誤以為市場形勢已經“安全”,比如馬來西亞央行上周就宣佈維持原有利率水平不變並拒絕發佈未來有可能加息的預期。美國的經濟學家們在對待通脹問題時通常將食品和能源價格因素剝離,而亞洲的學者們也開始效倣這種做法以分析本國的通脹是源於國際物價上漲還是由國家內部因素所造成的。但這麼做所得出的結果顯然是不準確的,因為食品與能源在發展中國家所佔的家庭預算比重要遠遠大於發達國家。

  對於投資者來説,亞洲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通脹問題已經成為他們的最大威脅之一。柏瑞投資(PineBridge Investments)首席經濟學家紹默(Markus Schomer)曾經表示,由於通貨膨脹因素,他對於亞洲新興經濟國家的市場評級基本都為“減持”,而當中國的通脹壓力有所緩和時才是重新進入新興市場的信號。

  本文作者艾米麗凱瑟爾(Emily Kaiser)是路透社宏觀經濟學記者,她于1996年加入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