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移動卓望係身後神秘個人股東現身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12: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文來源於財新網

  前女排國手楊希以海外公司名義間接持股卓望,卓望外資股東身份清理成難題

  【財新網】(記者 趙何娟 于寧)作為中國移動體制改革試驗田的中移動下屬企業卓望控股,隨著重組開始,原CEO葉兵涉案被查,其背後紛繁複雜的股東關係也被納入了調查範圍,諸多外資股東身份清理、何去何從都已成難題。

  “卓望係”最早設立於2000年,成立卓望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撐移動夢網的運營。

  據財新記者調查,2000年6月5日,中移動在開曼群島發起設立卓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卓望控股),同時也在海外做了複雜和神秘的多層投資結構,其中下設包括註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渴望有限公司。渴望(英屬維爾京群島)有限公司——ASPIRE (BVI) LIMITED成立於當年6月7日。

  同年,卓望數碼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卓望數碼)、卓望信息網絡(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卓望深圳)兩家公司成立,股東均為渴望。

  2004年,卓望控股全資持有的卓望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卓望信息)成立,隨之成為最早的SP大管家,又稱為移動夢網運營支撐中心。

  “卓望係”同時也成為中國移動設立的一個融資平臺。卓望控股成立不到兩年,便陸續引入美林、沃達豐和HP(惠普)等財務股東,合計佔股20%多,中移動控股70%多。

  一家外資股東的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中移動謀劃互聯網發展策略時,曾請麥肯錫做了半年研究。麥肯錫設計了三條道路。一種是自己做,但國企沒有機制和人才,沒有做互聯網成功的先例,一些省公司嘗試過也未能成功;第二條路是收購。當時騰訊才估值150億元,要價300億,但中移動不捨得,也擔心買進後能不能管理好;第三條路就是引入外資做。

  中移動選了第三條路。經過中移動黨組會反復討論、評審後,外資股東進入談判。為了在企業中引入人才,並建立符合互聯網發展規律的治理機制,外方股東提出設立10%-20%的期權計劃,一部分送,一部分買。董事會亦曾計劃要獨立上市,但仍礙于國企的決策機制,據這位外資股東透露,期權計劃與上市計劃均未能執行。

  然而,中移動腐敗窩案辦案人員亦在調查外資股東的真實身份。據中移動內部人士透露,此間引入的外資方美林背景複雜,實際上是美林與前女排國手楊希聯合投資。當時參與交易人士稱,當時美林入資中移動即為楊希引薦,因此給楊希安排了股份。

  這一切並不為外界所知。根據公開信息,楊希與電信系統頗有淵源。她曾與北京市郵電局合作開發北京城著名豪宅“貢院六號”。之後,又與前信息産業部部長吳基傳、前中組部副部長劉澤彭及孫晉芳等發起山花網球基金,資助貧困兒童從事網球訓練。

  卓望信息成立以後,顯示了極強的盈利能力。中移動與SP的合作大多通過卓望信息簽約,比如飛信業務,神州泰嶽就是與卓望信息合作。卓望信息將所得收益,與中移動按五五分成。

  很多SP對此還頗為不滿:“他們都不做什麼事,就是分錢。”不過,據一位卓望信息前高管透露,公司的主營業務還是手機報,80%的業務和收入都來源於此。手機報共有6000萬用戶,每個用戶收費3元/月,一個月收入就近2億元,而且內容都是跟各個媒體合作,由媒體免費或低價提供,基本上沒多少成本。僅去年一年,卓望信息收入就高達20億元,按協議,中移動可分走10億元。

  知情人士還透露,從今年開始,卓望信息也從過去的分成模式改成了勞務支撐費的模式,即中移動每年包乾5000萬元給卓望信息,其餘收入全部上交中移動。由於葉兵涉案,一直留在賬上的數十億元股東可分配利潤暫未分配。

  但前述外資股東人士否認外界關於中移動有意讓外資股東撤股的傳言,外資也無意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