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投顧問:乳製品行業再次遭遇信任危機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16: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期,素有“中國奶業第一炮筒”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指責“中國乳業國家標準全球最差,併為大企業綁架”的言論,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這場在生乳國家標準頒布實施一年後而産生的言論大戰,再一次引發公眾對中國乳製品行業的信任危機。

  從“三聚氰胺”事件到學生奶問題頻發,中國乳業面臨著巨大的信任危機,外國品牌的乳製品成為爭相購買的“香饃饃”,即使其抬高價格也不減國內消費者購買熱情,今年國內乳企經歷了行業整頓洗牌,正當其準備重整旗鼓之時,這一乳業標準的質疑,再次使中國乳業飽受詬病。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指出,此次中國乳業標準爭議焦點是生乳的蛋白質含量和菌落數要求兩個方面,事實上,要提高蛋白質含量的關鍵是提高奶源的質量,而這就涉及到奶牛的品種和飼養原料品質的問題,我國奶牛品種的産奶量與發達國家間存有一定差距,而優質草料也相當缺乏,這都成為制約我國提高蛋白質含量的瓶頸。

  在菌落數方面,我國新出臺的收購標準中將生乳中細菌總數規定為每毫升低於200萬個,與國際上發達國家普遍要求的菌落總數為每毫升20萬個以下存在近10倍的差距,單從數字來看,確實讓人無法接受,而事實上這些菌落並不全是致病的病原菌,還有較多是乳酸菌、酵母菌等,對人體並沒有危害。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當前我國乳業標準遇到中國具體國情與行業高標準的矛盾,要達到發達國家乳業製品的要求確實能夠讓人們喝到放心奶,但是無論從我國當前食品原料,還是生産規模等方面都不具備發達國家水平,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奶牛品種和培植出優質草料,也無法將分散的奶農集中規模化生産。

  中投顧問發佈的《2010-2015年中國乳製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生乳作為原料乳,消費者不會直接飲用,生産企業使用其生産産品時要經過殺菌等工藝,達到乳製品産品國家標準規定後方可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