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玉米基本面偏空 農産品上漲乏力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4日 23: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糧油市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 (記者 閆巍) 近期,以玉米為主的大宗農産品價格走勢備受關注,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也一度引發社會對於糧價的擔憂。但受基本面支撐與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目前農産品價格基本平穩,上漲乏力。

  雖然目前玉米價格上漲基礎依然較好,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漲價空間已經有限,後期玉米價格或將更多地呈現振蕩態勢。

  事實上,由於炒作題材不足、利空消息較多,近期國內早稻、小麥、大豆等大宗農産品期價也均表現偏弱。

  糧油市場報記者在玉米主産區黑龍江綏化和吉林榆樹調研時發現,今年東北玉米産區的種植面積基本確定,面積增長20%左右。但玉米種植成本普遍增加,每公頃漲幅在100~150元/噸。

  “玉米種植成本增幅較大,是長期支持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吉林省糧食經濟學會秘書長劉笑然分析,“自去年以來,以化肥、種子為主的農資價格漲幅較大,柴油價格上調也使得機械費用增加。”

  種植成本增加導致農戶對玉米價格的期望比較高。“希望今年玉米開秤價格能達到0.9~1元/斤。”榆樹市光明鄉農民盧克顯告訴糧油市場報記者。

  不過在調研中發現,國家近幾年對農民種糧補貼也在不斷增加。在東北地區,1公頃地的補貼總額在1800元左右,加上政府對農用柴油等實行限價和優惠價供應等,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種植成本增加對玉米價格的不利影響。

  2008年和2009年,國家曾在東北玉米産區臨時收儲大量玉米,先後數次提高了玉米收購價,奠定了玉米價上漲基礎,並打造了堅實的玉米價格底部。

  2010年以來,庫存的大量消耗也使市場産生了玉米市場供應趨緊及政府調控能力減弱的預期,這也是玉米價格後期看好的主要原因。

  不過在劉笑然看來,雖然國家玉米庫存降低,但是貿易商、用糧企業手中均保持一定庫存,市場貨源的多元化也導致了玉米價格上漲預期的落空。

  糧油市場報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用糧企業除了自己擁有庫存外,還和糧食貿易商簽訂供糧協議,在庫存緊張時隨行就市從貿易商手中買進一定數量糧源。比如吉林省柳河縣目前就收購玉米1.2萬噸,定點供應給吉林省梅河阜康酒精公司。

  “玉米已經消化完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利好信息,現在期價相對較弱。”北京冠通期貨分析顯示,在國內貨幣政策偏緊的環境下,由於市場對未來新作增産預期加重、下游深加工開工不足及飼料需求逐漸轉淡,中短期內玉米期價或將繼續弱勢調整。

  對於其他大宗糧食品種而言,冬小麥將實現八連增,對小麥期價的上漲形成壓制,而在國際市場上,越南、泰國稻米豐産,也令國際米價上漲承受壓力。大豆方面,廣發期貨分析師李盼表示,由於國內通脹水平比較高、前期大豆拋售、植物油定價銷售、食用油限價令延期,大豆大幅上漲的動能不足,暫時不會出現大行情,將會維持振蕩走勢。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目前空頭氛圍較重,不利於包括農産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