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私募清盤潮來襲:到期或者換臉謀生 虧損非全部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0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程亮亮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低迷表現,讓券商自營、公募基金以及陽光私募基金等資産管理機構苦不堪言,而近期不斷升級的私募清盤潮則似乎是一個“殘酷而真實”的體現。然而,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就真的是私募清盤的所有原因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發現,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觸及清盤底線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5隻陽光私募産品遭遇清盤。而之所以大量的陽光私募遭遇清盤的現象在今年上演,跟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表現不無關係。

  資料顯示,一般而言,陽光私募結構化産品均設有明確的止損線。據了解,當一般受益權委託人未能及時追加信託資金,且信託財産凈值在合同存續期間繼續降到信託計劃資金的80%或85%時,受託人有權對信託財産中的證券類財産進行強制性平倉操作,完成後信託計劃亦同時終止。但根據目前的普遍情況,降至85%就可以進行平倉操作的情況居多。

  對於非結構化産品,存在0.70元和0.80元兩條清盤“紅線”,具體情況每只基金在招股説明書中進行規定,但0.70元的清盤“紅線”被更廣泛應用。

  有了上述相關條款,部分陽光私募在今年以來A股市場跌跌不休的大環境下,業績表現讓太多投資者都感到心碎,而一直下跌的凈值也讓不少私募不停地靠近甚至觸及清盤的“紅線”。

  朝陽永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來虧損幅度超過10%的非結構化私募産品達271隻,56隻産品虧損幅度甚至超過20%。在此背景下,目前凈值低於0.70元的非結構化私募産品達22隻;凈值跌至0.85元或0.85元以下的結構化産品則有13隻。顯然,未來因為業績清盤的私募基金數量很可能急劇上升。

  到期或者換“臉”謀生

  實際上,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儘管0.70元的凈值標準是業內的清盤“紅線”,但多數陽光私募産品在成立之時並未設置具體的清盤底線。據相關人士介紹,因業績太差清盤的實例相對較少,更多的則是産品到期或者因為規模原因而改頭換面重新生存而已。

  私募排排網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共有6隻非結構化私募産品面臨清算的情況,它們分別是在5月11日清算的山東信託以太3號、寶華1號;5月20日清算的西安信託鼎弘義1期;5月23日清算的北京信託愛康1號;5月27日清算的中融屹立東方一期,以及5月31日清算的中鐵信託鑫巢盛利。但是,在這6隻被清盤的非結構化産品中,只有1隻産品單位凈值低於1元面值,是北京信託的愛康1號,其清盤凈值為0.9493元,其餘5隻産品單位凈值都超過1元。

  顯然,業績並非這些陽光私募産品清盤的根本原因所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山東信託以太3號、寶華1號;北京信託愛康1號;中融屹立東方一期均為到期清算。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陽光私募清盤則是為了換一種方式生存。

  業內人士稱,部分陽光私募成立時間較久,而這些産品中有部分産品由於當初成立之時規模較小,難以承擔相關的管理費用,儘管業績表現還可以,但面對較多的競爭者,他們選擇了清盤併入其他産品中繼續生存。

  例如今年第一隻被清盤的“新東方成長”,就被更名為長金10號,被併入長金投資。上文提及的北京信託愛康1號,也是以重組更名的方式被其他私募機構納入旗下,由鼎鋒資産重組“愛康1號”,並更名為“鼎鋒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