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圖
“地方政府追求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數據、追求政績,不顧一切招商引資也是背後重要推手之一。現在中國從量上説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時候轉變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了。”
雖然蘋果供應商員工中毒事件發生已有一年多了,但事情並沒有因為蘋果代工企業進行相應的賠償而結束。最新消息現實,中毒致殘員工之一的賈景川,在出院數月後,仍然感覺身體容易出汗,手腳有些發麻,由於擔心有更嚴重後遺症,同時避免體檢受到干擾,賈景川特地辭去蘋果代工企業的工作,自費從蘇州前來北京的一家醫院,進行體檢。
一邊是在中國“果粉”們狂熱的追求下,iPhone、iPad供不應求乃至斷貨的盛況,一邊卻是代工廠員工們在擦拭一個個蘋果屏幕中失去健康的殘酷現實。在這樣的事件中,處於上遊的蘋果公司該不該對代工企業員工中毒事件負連帶責任?中國眾多代工企業員工的利益又該由誰來保障?
蘋果有毒
蘋果有毒,究竟毒在哪?就拿為iPhone手機生産顯示屏的蘋果供應商蘇州聯建(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聯建”)來説,聯建主要是為iPhone手機生産顯示屏,加工完成後提供給富士康組裝成品,而使人中毒的正己烷正是擦拭手機屏的原料。酒精與正己烷的功效差不多,但為什麼正己烷那麼受青睞呢?相對於酒精,使用正己烷擦拭手機屏不僅能夠提高生産效率,還能夠大幅提高良品率。據業內人士透露,使用酒精擦拭手機屏,由於表面污漬、油漬難以清洗,良品率僅在60%左右,而使用正己烷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良品率達到了90%以上。
但正是這個讓廠家歡喜不已的正己烷把員工籠罩在毒影之下。正己烷中毒後,輕者出現頭痛、頭暈、四肢麻木等症狀,嚴重的會損害周邊神經系統,並延至脊髓,導致肌肉萎縮、癱瘓,甚至死亡。
2010年2月,聯建發生了47名員工己烷慢性中毒事件,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後,36家國內環保組織發佈《IT行業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第四期)蘋果特刊》,對蘋果的供應鏈職業安全、供應鏈環境保護、供應鏈員工權益和尊嚴提出質疑,敦促蘋果公司公佈供應鏈信息,對蘇州聯建科技公司和運恒五金公司員工的正己烷中毒做出回應。但蘋果一直沒有對此事作出明確表態。
直到今年2月15日,事件被曝光一年後,蘋果公司才在公佈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致殘員工,並表示,已查實所有受到影響的員工均已成功得到治療,“我們會繼續檢查工人們的病歷,直到他們完全康復”。
代工法律空白
事實上,蘋果這種一直回避的消極態度也是公眾反復討論的焦點之一。“首先,我認為不管是從法律的角度還是道德的角度分析,作為全球知名企業來説,蘋果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更何況中毒與蘋果的産品直接相關。其次,如果從法律角度來看的話,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代工方面的法律條文,但是這樣的非正常事件完全可以根據《産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思路,從下游追溯到上遊追究責任。”東南大學法學院律師張馬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但聯建中層曾對媒體表示,2009年8月聯建是在蘋果的建議下才開始用這種溶劑取代酒精讓員工們擦拭手機顯示屏,這種化學製劑在中國大陸及中國台灣地區均非嚴控化學藥品。
“如果追查下來,中毒事件與蘋果的産品設計、原材料等有關,那麼蘋果應當與代工企業一起承擔責任。即使蘋果與中毒事件沒有直接關係,它也應該承擔起對代工企業監督、督促的工作,因為在信息不對稱的背景下,這些企業的員工很難判斷是與非。”張馬林説。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則表示,勞動者應提高自我權益的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在生命健康受到損害之時。此外,在中國工會的作用並沒有充分顯示出來,很多企業都沒有工會的存在,這樣導致勞動者不是弱勢群體,而是一個個更弱的弱勢個體。
失衡産業鏈是根源
不過在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看來,蘋果中毒、富士康“跳樓門”等,這些代工業出現的種種令人心酸的事件發生的根源還是失衡的産業鏈。
“就IT業而言,中國是其生産製造的核心,而大規模生産製造的背後都是以工人的血汗和環境為代價的。在全球産業鏈佈局中,蘋果等跨國公司處於上遊,掌握設計、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而我國許多企業處於下游,即加工製造低附加值的環節。因此,上遊一旦調低進價或提高標準,下游就不得不嚴控成本。而轉嫁的手段往往是延長員工勞動時間或者增加勞動強度,採用成本更低的材料,甚至於有毒材料也在所不惜。”項立剛表示。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在供大於求的勞動力市場,資方往往具有主動權,處於強勢地位,而勞動者則處於一種無法自我爭取權益的狀態,失衡的利益協調機制是勞工權益受侵犯事件屢屢發生的催化劑,必須建立起利益均衡機制,讓勞方和資方進行平等的協商、談判和博弈。
張馬林則認為,地方政府追求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數據、追求政績,不顧一切招商引資也是背後重要推手之一。“現在中國從量上説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時候轉變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