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瘋狂棉價或趨平穩 紡織業下半年仍負重前行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溯婉

  瘋狂的棉價下半年振幅或將減弱。不過,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的日子依然難以過得滋潤些。市場、匯率等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如同懸在企業頭上的利劍。

  “儘管棉花價格下降,但最近購進的棉紗、棉布的價格沒有明顯回落,而化纖、滌綸等與石油有關的原材料的價格反而還略有上漲,我們暫時感受不到棉價下調的利好。” 寧波杉杉股份(600884.SH)總裁助理朱素君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朱素君談到:“訂單的數量跟去年相比差不多,我們比較謹慎,選擇性接單,儘量挑利潤不錯的訂單,對於利潤沒保證的訂單則放棄。”她用了“平穩”來概括目前的情況。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同企業的感受不一樣,總體來看,行業沒有在特別的危機當中,目前出口和內銷總體還不錯,增速比較平穩。不過,高成本的趨勢不可避免,倒逼著企業轉型升級。

  棉價惹的麻煩

  今年上半年,棉價如去年一樣瘋狂,又玩了一輪“過山車”,業內對此怨聲載道。今年3月,棉價再次上漲到3.3萬元/噸之上後,緊接著一路回落到目前的2.4萬元/噸左右,下跌幅度約三成。如此大起大落,令諸多紡企神經緊繃,稍不留神就血本無歸。

  樂天童裝負責人王毅生告訴記者,現開始生産秋、冬季服裝,這全是客戶已按當時棉價付了現款後才生産的,因此受棉價回調影響不大,而一些提前囤積大量原材料到現在才接服裝訂單的企業則可能出現虧損,客戶已開始在壓價。

  “受到棉價、匯率波動等影響,以及招不到工人或達不到環保要求,廣東近兩年陸續有些中小企業關閉,訂單部分轉給了廣東其他工廠,部分往東南亞或內地轉移。”王毅生告訴記者,目前他的訂單量同比增加20%~30%,跟周邊一些工廠倒閉有關。

  棉價震蕩、用電荒以及北非、中東局勢持續不穩影響外貿接單不足,動搖到企業的信心。6月7日公佈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顯示,5月份總景氣指 數收于1350.85點,較4月份下跌2.1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8.97%。企業生産信心指數收于947.99點,較4月份下跌1.24%,原料 類、坯布類、家紡類、服飾輔料類生産景氣指數均不等量下滑。

  “中國柯橋紡織指數”特約評論員蔣建仁接受本報採訪時談到,棉價虛高,一定程度上是人為抬高的,水分將逐漸被擠掉,近幾個月來,棉價有時1噸 一週內下滑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庫存量大,加上下游需求不旺,拉動近段棉價下跌,很多中上遊企業虧損厲害。不過,6月以來,棉價稍趨向平穩,下半年情況應 該會穩定些。

  孫瑞哲指出,自去年至今棉價大起大落,與國際遊資炒作有關,對行業正常運營秩序造成衝擊。中國在資源上相對短缺,例如1/4的棉花是從國外進口,正在尋找可替代的纖維資源,解決資源平衡是紡織服裝産業“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棉價已幾近探底,但無法回到前幾年的低價位,下半年將在2.4萬元/噸至2.6萬元/噸之間窄幅波動。紡織行業分析師汪前進談到,今年下半年,棉花價格在 25000 元/噸附近震蕩的概率較大,下行底部最低空間是22000~23000元/噸。

  價格難以回調

  聞聲棉價下滑,海外採購商紛紛要求紡織服裝的價格也隨之調整,而對於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説,幾乎沒有降價的空間。

  王毅生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服裝出口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即使棉價下降,也無法將報價降下來。“我們的服裝價格偏高,主要從品牌、提供召 回問題産品等服務突圍,手工也比較複雜,高價位的競爭對手較少,客戶對價格沒那麼敏感,不會輕易將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地方。而一些以價格取勝的中低端企 業,壓力比較大,不降價訂單就可能被轉走。”王毅生説。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鐘浩森談到,棉價下降對企業下半年出口有好處,一定程度上對沖掉勞動力成本、匯率等壓力,但利潤不見 得好轉,下半年訂單頂多也是停止漲價。他説,有客戶要求降價,對於訂單量特別大的客戶,在價格上讓利1%~2%,給對方一點甜頭,但對於絕大多數客戶是不 會降價的。

  今年一季度,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2014億元,同比增長22.3%。海關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5月,我國服裝出口512.9億美元,增長23.1%,紡織品出口375.5億美元,增長31.5%。

  汪前進則認為,今年上半年內外銷價格都提上去了,但也影響到數量增長放緩。下半年,市場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形勢更複雜,企業將進入調整期,尤其出口情況估計不大好。我國去年紡織服裝出口量大約增長15%,今年將放緩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