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投機過度致棉價過上車 棉企牽一髮而動全身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8日 18: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棉花信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棉花産業向中西部的棉花産區轉移已經不再是趨勢,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首創期貨農産品分析師董雙偉表示。

  自去年8月份開始的瘋狂棉花行情至今年4月份終於以暴跌結束,然而越來越多的棉花加工企業、棉紗廠,甚至輕紡廠都明確地意識到,在高成本時代,只有掌握原料成本才能控制利潤。

  牽一髮而動全身

  從棉花種植開始,到採摘棉花,再到軋花廠加工,再經過貿易商流通,到棉紗廠進行紡紗,然後經過輕紡廠織布,最後才延伸到紡織品服裝,這是個漫長的産業鏈。

  在這個産業鏈中,棉花是開端。當棉花價格由2萬元每噸漲至4萬元每噸時,整個産業鏈的天平開始向上遊傾斜。“棉花暴漲後,棉農、貿易商及紗廠等上遊企業獲利較多,而下游的紡織加工企業、服裝廠等的利潤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擠壓。”魯正期貨棉花分析師郭先生表示。

  為了提高利潤空間,下游紡織服裝企業的訂單報價也同期開始漲價。“一般上調20%~30%,個別産品甚至上調40%,但這遠遠比不上棉花的漲幅,因為國際市場很難接受如此大幅度的調價,有些歐美的客戶便減少了在中國的服裝採購量,更多從東南亞等地去採購。”郭先生表示。

  據了解,此前包括七匹狼、李寧(專欄)[14.60 4.29%]、利郎在內的各大品牌服裝都相繼漲價,漲幅從10%到30%不等。“漲價的結果導致紡織服裝行業的訂單持續減少,國外市場銷售低迷,原料採購意願也下降。”東亞期貨農産品分析師徐舟表示。

  當2010年8月國內棉花一路暴漲時,有關部門曾將調控矛頭指向鄭州商品交易所的鄭棉,指責期貨市場為投機客推波助瀾,但業內人士則為鄭棉喊冤:同期美棉漲得更兇,鄭棉只不過跟隨美棉上漲。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雖然是紡織品出口大國,但同時也是棉花進口大國。據公開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我國棉花産量僅為653萬噸,而棉花需求旺盛,缺口高達370萬噸,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來緩解,但中國260萬噸的進口配額距離370萬噸的缺口還有110萬噸的巨量。

  在棉花定價方面沒有話語權的中國紡織業終於嘗到了棉花暴漲暴跌的“苦頭”。

  今年4月份開始,美棉開始暴跌,鄭棉緊隨其後,但到5月份美棉的價格依舊比鄭棉高,美棉在兩萬八九元一噸,鄭棉在兩萬元一噸左右,棉花價格外高內低倒挂的現象導致很多國內加工企業開始違約。

  “3月份開始出現棉花訂單違約,違約高峰大概是在4月,當時價格暴跌最厲害,因為很多訂單是3月份之前下的,那時棉花的價格在3萬元每噸以上,如果按照當時的價格進貨,用來加工,那肯定虧本,所以有些企業選擇違約。”董雙偉表示。

  中西部大轉移

  在此輪棉花暴漲中,最“難受”的莫過於中游的棉紗廠和加工企業。

  “很多加工企業是被迫加入到囤積棉花的隊伍中來的,”郭先生告訴記者,“一般一噸棉花正常的加工利潤僅500元左右,可以説利潤微薄,但他們邊加工,棉價邊漲,有時候來不及囤貨或調價,就只好虧本做,慢慢的很多加工商只好隨行就市囤積棉花了。”

  然而,這些加工商囤積的棉花還來不及出手,暴跌就開始了。“炒作太兇,根本來不及出手,原來囤一噸可以實現盈利接近5000元,後來凈賠近5000元。”郭先生表示。

  關於此輪棉花下跌的原因,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與投機過度有關。

  “由於去年棉花漲得兇,春節前紡織、加工、貿易商都開始囤棉花,棉價漲到2月中旬,突然紡織訂單開始減少,即便進入紡織旺季,訂單依舊沒起色。一些加工企業就開始發慌,只能壓價出售,這時,下游採購就保持觀望,期待價格更低,這造成了棉花收購價格越來越低的局面。”郭先生表示。

  另外,需求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由於國內用工成本上漲,導致國內的紡織企業相對東南亞、南亞等國沒有競爭優勢,訂單外流,而時至今日,歐、美、日等國的經濟形式仍不樂觀,紡織訂單開始萎縮。

  在此輪棉花行情中損失慘重的輕紡企業開始改變策略,另謀出路。

  2010年年底,棉花價格上漲至32000元每噸時,新疆傳來消息,眾多棉紡企業開始到棉花主産區新疆去投資建廠。

  根據2011年一季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紡織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腳步不斷加快。其中前去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長顯著,今年1~3月中、西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62%、63%,投資佔比方面,中部地區上升了約4個百分點。而新開工項目數量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中部地區,前3個月中部地區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長8%。

  “中西部靠近棉花産區,企業在當地開廠能有效掌握當地的棉花資源,控製成本,另一方面中西部的人工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紡織企業向中西部大轉移會越來越快。”董雙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