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企業科技創新動力為何不足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3日 2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清華管理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總體上看,我國企業存在技術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五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文/張昌彩

  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核心技術,短期內很難有飛躍性的發展和突破。我國有一些科技創新水平比較高的企業,但畢竟是少數。總體上看,我國企業存在技術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第一、社會的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包括人的價值觀念和心態。

  很多企業,甚至一些創新者,心浮氣躁,靜不下來做踏踏實實的創新,都在追求短期效益,掙快錢,夢想一夜暴富。一份對京、津、滬、遼、蘇等省市的調查報告顯示,風險投資去風險化的傾向十分明顯。風險投資應該去投資那些高風險的項目,但是很多風險投資都是去投資一些風險低的成熟性企業,而且是爭先恐後地投,投資成本有的翻了幾倍,VC逐漸PE化。2010年,我國50%的風險投資機構都投資于企業的擴張性項目,20%的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于成熟企業。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們現在的心態,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現狀。另外,創業板和房地産的造富效應也對很多人産生了負面影響。很多大企業、知名企業沒有心思再去搞製造業,更別説科技創新了,轉而投資房地産、投資有價證券等。快錢掙多了,人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很難再回到製造業。

  第二、知識産權保護不力問題。

  盜版、偽造和倣造非常多,嚴重地打擊了創新型企業,破壞了整個市場秩序。比如,“喜羊羊”的産品本來挺好的,可是市場上90%的商品都是倣造、偽造的。結果是,創新企業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産品,一面市,倣冒市場比真品市場還大,創新企業怎麼幹得下去?

  第三、現在的發展階段可能沒到非創新不可的時候。

  創新動力不足可能是因為低端製造還有盈利空間,比如説人口紅利。相比增加勞動力獲得利潤,科技投入或者通過其他創新方式難度更大。通過廉價勞動力獲取利潤也會産生示範效應。既然簡單的方式能掙錢,為什麼還要去用複雜的創新方式呢?我國經濟正在從粗放式發展逐漸走向集約式發展。儘管國家鼓勵創新,但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創新可能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創新階段。當然,不乏一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在創新,可大部分人還沒有這個意識,很多企業家仍在使用簡單的辦法運營企業。這個階段還有一個特徵,即教育發展質量和水平不高,人才短缺,尤其是創新人才短缺。

  第四、産業價值形成不合理問題。

  流通行業的利潤率,比如藥品、農産品和服飾的流通,比製造業高得多。我國物流成本很高,物流業不發達和流通企業改革滯後嚴重擠壓製造業的發展及其利潤空間。製造産品的企業利潤很低,制約了製造業的研發能力。制藥企業就是很典型的代表。制藥企業的利潤本來就不高,還要在廣告宣傳上投入大量資金,再投入研發就很難了。

  第五、宏觀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

  政府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産業政策、科技政策都十分支持科技創新,問題是有的支持不到位,有的是落實不到位。以政府的科技開發投入為例,對於院校支持的課題項目多,對企業的支持少;對大型企業支持的多,對民營和科技型的企業支持少等等。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意識不強,與科技開發的支持和政策導向是有很大關係的。在科技管理體制方面,科技資源配置、科技成果評價等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科技資金沒有真正用於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在産業政策方面,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缺乏執行力度,比如要求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佔年營業額的5%以上,很多企業都沒有達到;要求高新企業設置研發機構,有的設立了,有的還沒有設立。目前大中型企業設立了獨立研發機構的只佔30%。

  要解決以上五個方面的問題,很難一蹴而就,特別是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環境需要很長時間。短期來看,落實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可以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的動力。為此,建議:

  第一、要更加重視支持企業參與和承擔國家的科技攻關任務,科技計劃要向企業延伸,反映企業的重大科技需求,調動企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第二、建立由企業&&、組織高等院校或研發機構共同參與科技項目實施的機制,使科研開發項目直接與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聯絡起來。

  第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敦促高科技企業落實研發支出佔年營業額的比例,並設立獨立的研發機構。

  第四、加大政府科技支出中對企業研發支出的比重。目前,這個比例為3%-4%,近兩年應增加到6%-7%,並逐年提高到10%。

  張昌彩: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