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際板究竟該成為怎樣一個“板”?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9日 0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徐紹峰

  “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專欄)日前表示。

  國際板確實離A股越來越近了,但投資者離A股也在越來越遠了。

  5月20日(週五)尚福林的話音剛落,5月23日(週一)一開市,大盤便一路急挫。至收盤,滬指大跌83.89點,跌幅2.93%。其後,滬指跌跌不休,投資者更是揮淚斬倉。儘管造成下跌的原因很多,但“推出國際板”無疑是重要導火索。

  國際板即將推出的消息,何以會讓投資者驚慌失措,割肉出逃?在投資者心目中,國際板究竟是怎樣一個“板”?

  中石油是A股投資者的夢魘,翻版中石油發行前後的表現和上市後的走勢,是投資者對“推出國際板”的最大擔憂和恐懼,也是投資者紛紛離場的主因。

  中石油何以會成為A股投資者的夢魘?2000年3月30日,中石油對外宣佈,H股發行價每股1.28港元,市盈率10.93倍,融資額29.916億美元;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2007年中石油給予A股投資者的“讓利”發行價是每股16.7元,市盈率22.44倍,融資額66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95.4億美元。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融資額高,這僅僅是中石油帶給A股投資者夢魘的開始。與中石油H股開盤價只有1.28港元不同的是,中石油A股一開盤便高達48.62元;中石油H股股價,到2007年漲幅近988%,並按凈利潤45%每年派息兩次,股息加股價共漲了10倍多,所有投資者都賺得盆滿缽滿,而A股投資者若以開盤價買入,並以今年6月7日收盤價10.83元計算,不僅買入者全部套牢,而且最大虧損高達77.7%,更觸目驚心的是,中石油給A股投資者的分紅率平均不到3%。

  中石油的所作所為跟即將推出的“國際板”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對中石油的聯想,會讓投資者對國際板的推出充滿恐懼?

  中石油是從H股回歸A股的大公司股票樣本,而未來率先登陸國際板的股票也都是或在境外或在香港掛牌上市的大公司———紅籌股和外資股。僅僅在香港,這些紅籌股就包括中移動、中海油、中國聯通、中信泰富等20多家。如果這些紅籌股從海外回歸A股,都效倣或重演中石油“三高”模式,分紅也是“內外有別”,A股市場將會怎樣?A股投資者將會品嘗到什麼?要知道,僅僅一個中石油,就從A股市場抽走了668億元人民幣,並帶動A股市場從6000多點跌到1660點一帶,讓投資者虧損纍纍;20多家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如果一一回歸國際板,將會從A股市場抽走多少資金?股指又將會跌到何處?何況,紅籌股之後,在港上市的匯豐控股、東亞銀行、長江實業以及在紐交所上市的可口可樂等國際企業都有意登陸國際板,這些重量級國際巨頭如果來到中國,也採取“三高”方式接軌中國市場,大馬力抽血,A股最終將會棲息在何方?

  更讓投資者憂慮的是,中石油回歸A股前,海外資金操縱其H股價格進而推高A股發行價的做法,是否同樣會在未來紅籌股、外資股登陸國際板時重演?人們清楚地記得,2007年9月20日,當證監會宣佈,4天后發審委將召開發審會審核中石油A股IPO申請時,中石油H股價格便悄然飆升,到四天后中石油順利通過發審會時,其H股股價已從此前的10港元左右上漲到了12港元。此後,股價繼續上漲,一度攀升至20港元附近。隨著H股股價水漲船高,A股發行價最終敲定為16.7元,是H股發行價的十倍之上。而在中石油上漲過程中,包括中石油A股主承銷商之一瑞銀證券的母公司瑞銀集團在內的國際和香港炒家,均從惡炒H股推高A股發行價中獲益很多。值得警醒的是,這一現象在中國人壽、建設銀行A股發行過程中都曾出現,並非偶然。如果紅籌股、外資股登陸國際板,國際和香港炒家如法炮製,A股投資者能否躲過更多中石油式的投資夢魘?

  “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融資額”———“三高”既是“A股特色”,也是吸引各路資本大舉進軍A股市場的“巨大引力”。作為“巨大引力”,它讓無數資本“競折腰”,為了能順利登陸A股市場,財務粉飾、數據操縱、合同虛誇……一些財務造假手段登峰造極,A股市場也從主板到中小板到創業板,淪為了各路大小資本的“圈錢場”和“提款機”,即將推出的國際板能否例外;作為“A股特色”,它讓A股市場成了不少投資者的傷心地和“財富粉碎機”,即將推出的國際板能否例外?如果漸行漸近的國際板,推出後僅僅是為A股市場新增了一個“圈錢板”而非投資者的“財富增值板”;如果A股市場偏重融資的定位依舊不改,市場運行機制依舊是行政和市場的二元割裂,監管依舊堅持中國特色;如果國際板並非是從消除“三高”開始接軌國際市場,僅僅徒有其名,那麼,“板”越來越多的結果無非是:“血”抽得越來越多,投資者虧得越來越大,A股被邊緣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作為“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國際板推出的積極意義無疑十分深遠。但是,在推出國際板之前,有關方面必須對這樣的問題未雨綢繆和深思熟慮: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國際板?我們要將國際板打造成怎樣一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