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2011年大宗交易額將超千億 滬深席位交易活躍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6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投資者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小非就像籠中的困獸,一旦身上的鎖鏈解開,就迫不及待地奪命而逃。二級市場無法滿足他們的減持慾望,大宗交易平臺則提供了更為快捷的套現通道。

  投資者每天盯盤看軟體中是否有大單賣出的時候,是否想到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的股票正滾滾而來,衝擊市場?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通過統計2009年至今的大宗交易,努力揭開大宗交易背後的秘密。

  如今,大宗交易已經成為大小非的減持平臺,交易金額越來越高,2009年只有642億元,2010年達到891億元,同比增加39%。今年預計將達到1344億元,同比增加51%。

  眾多為大宗交易服務的券商席位應運而生,國泰君安總部賣出次數最多,參與頻率達到兩天一次;平安證券資産管理部賣出金額最大,佔全部交易額的8%。

  中小板、創業板折價交易已成常態,溢價如鳳毛麟角。更值得引起投資者警覺的是,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發生大宗交易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下跌幾率高達82%,平均跌幅為3%。

  2011年交易額將超千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大小非正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暗中從資本市場抽血。

  管理層設置大宗交易平臺的本意是買賣雙方商定好數量、價格,通過交易所的通道進行股權轉讓,但現在已經變成大小非減持的橋梁。往往交易後幾天,上市公司就發出股東減持公告,減持通道正是大宗交易。

  2008年4月,管理層為了規範解禁股東在二級市場的減持行為,規定“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公開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數量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1%的,應當通過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所持股份。”此舉是為了給大小非加一個“緊箍咒”,但市場中有聲音猜測大宗交易將成為“大小非減持市場”。三年後的今天,這種猜測正在變成現實。

  大宗交易“橋梁”上,大小非的流量迅猛增加。

  隨著存量限售股陸續解禁,每月只能在二級市場賣出1%的約束迫使賣方在市場中四處尋覓買方。

  有需求就有服務,網上、手機短信中經常有收購大小非解禁股的消息,商量好數量、價格後,大小非將這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平臺轉手,收購方折價收購,再從二級市場賣出盈利。

  2009年,全年大宗交易成交額只有642億元,2010年時增加了39%達到891億元。

  今年,大宗交易市場更加火熱。

  截至5月6日,已經成交476億元,按照時間進度推算,假設後續8個月仍舊維持前4個月的水平,全年成交額將達到1344億元,同比2010年將達到51%的增幅。

  按照單個月度比較,2009年1月還只有18億元,今年3月卻達到了143億元,到了5月份,一天的交易額就超過2009年1、2月之和。

  從大宗交易額與二級市場交易額的對比數據來看,今年這個比例在快速上升。2010年前10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在2‰以下,從11月開始,逐漸上升到2‰以上,今年5月份,直線拉高,迅速達到9‰。未來幾個月,隨著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大批中小板、創業板公司限售股解禁,大宗交易只會更加火爆。

  持股5%的股東減持後,要發佈減持公告。中小板、創業板總股本較小,發起股東持股比例較高,他們減持後要發佈公告,成為研究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的最好樣本。如天龍光電(300029)、華誼兄弟(300027)、精誠銅業(002171)、國統股份(002205)等公司在大宗交易後都有發佈。每一個公告,都在佐證大宗交易平臺性質的演變。

  今年以來,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中,天龍光電減持額最大、最頻繁,也最有代表性。

  天龍光電在今年的21個交易日中有大宗交易,合計交易股票5565萬股、16.99億元,從公告可看出,其中3000萬股是原發股東在減持。

  2011年12月27日,天龍光電限售股解禁第一個交易日,發起股東湯國強就從大宗交易中減持。加上今年1月5日的減持,兩次賣出額佔總股本的1.95%,超過了1%的要求,這正是其借道大宗交易的主要原因。

  但這僅僅是開始。

  後續天龍光電發佈的公告,幾乎成了減持的通知單。今年1月7日~4月2日,14個公告中有一半都是減持公告,毫無例外都選擇大宗交易平臺賣出。

  賣出意願非常強烈,賣出時間非常緊迫。

  湯國強有1450萬股作為抵押為一些公司貸款提供擔保,3月14日質押解除後,時隔一天,在3月17日便迫不及待賣出。

  截至3月30日,其所持3000萬股全部賣光。如果在二級市場賣出,按照每月1%即200萬股的比例,這些股票需要15個月才能全部賣出。大宗交易中只用了3個月,還包括他等待解除質押的時間,否則會更早脫身。

  滬深席位交易活躍

  無利不起早,過手三分肥。

  大宗交易只是個橋梁,買賣雙方還必須通過券商的席位達成交易。

  上海、深圳兩地因為有滬深交易所,金融機構眾多,佔盡地利人和,大宗交易平台中最活躍的券商席位就集中在這裡。

  2009年以來,國泰君安總部賣出次數最多,達300次、74億元,佔全部交易次數的1/20。每20次交易就有1次是國泰君安總部參與,可見這家機構在市場中的影響力,想必有眾多業務人員在國泰君安總部從事大小非買賣雙方的接洽業務,且成功率頗高。

  近兩年中,其參與頻次幾乎是兩天一次,即每兩天就能成交一單。買家有時通過該席位買入,有時也通過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中信建投北京市安立路及三里河路營業部買入。

  平安證券資産管理部在大宗交易平臺賣出的金額最大,達161億元,佔全部交易額的8%。買賣雙方都通過該席位交易,所涉及股票也是清一色的滬市大盤藍籌股。如5月3日,建設銀行(601939)交易22億元,農業銀行(601288)交易14.55億元,工商銀行(601398)交易30億元。

  平安證券深圳福華路營業部是另一個買賣雙方共聚的大本營,共有223次交易,其中海螺水泥(600585)佔據絕大部分,有173次交易。減持海螺水泥的股東中,平安信託數量最多,很有可能就是在這個席位上減持。

  有些買方今天通過大宗交易購得股票,明天就在二級市場賣出。結合交易所龍虎榜席位,能夠發現它們的蹤跡。

  3月8日,平安證券上海常熟路營業部購得精誠銅業,成本是3300萬元,同時還從二級市場買入相同金額的股票,次日賣出3939萬元,後續股價繼續漲停,還有盈利脫身的機會。

  申銀萬國上海飛虹路營業部3月23日買入禦銀股份(002177),成本6266萬元,次日股價開盤後即跌,連續5天的下跌之路從此開始,這家主力急忙賣出倉位的90%,可謂“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海通證券(600837)北京中關村(000931)南大街營業部的運氣比申萬上海飛虹路要好,4月28日買入實達集團(600734)6144萬元,次日股價漲停,其賣出了1/4的倉位。

  7成交易折價逾5%

  低吸高拋,盈利為上。

  大小非急於賣出解禁股,收購方有錢就不愁買不到股票,大宗交易於是成了買方市場。《投資者報》統計的大宗交易數據也顯示,中小板和創業板中,折價交易已成常態。

  交易規則規定大宗交易價格在當天漲跌幅範圍內即可。相對於當天收盤價,實際成交價格絕大多數都處於折價狀態,溢價者鳳毛麟角。今年2月、3月份,152次交易全部為折價;4月、5月總計61次交易中,除了兩次是溢價外,其餘全部折價。

  今年以來,相對當天收盤價,7成以上大宗交易價格折價都在5%以上,平均為7%。其中2月24日東晶電子(002199)折價最高,達18.16%,按交易所規定其價格在16.34元至19.98元之間,當天收盤價為19.98元,實際成交價為16.35元,相當於在跌停價格買入。幸運的是,買入當天股價牢牢封住漲停,次日股價再度漲停,等於兩天就賺了3個漲停板。

  次日股價普遍下跌

  “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拿走真金白銀,券商獲得交易佣金,買方折價收購後從二級市場賣出,最後接盤的卻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

  前一天收盤價是第二天最重要參考價格,買入方的價格低於前收盤價,如果市場不出意外,即使是平開,收購者在二級市場迅速賣出也能盈利,所有中小板、創業板大宗交易今年以來平均折價7%,如果平盤賣出,一天盈利7%,收益率也非常可觀。

  二級市場投資者是最後接棒人。

  今年以來,中小板、創業板當天有大宗交易,次日股價下跌的概率是82%,平均跌幅達3%。

  截至5月6日,中小板、創業板共有303次大宗交易,次日股價漲幅超過2%的只有27次,跌幅超過2%的有121次,股價下跌比率遠遠大於上漲比率。這是由於買方折價得到股票後,急於賣出,市場上資金不變,股票數量增加,股價自然下跌。這其實就是大小非變相從二級市場抽血。

  勁嘉股份(002191)1月14日有一筆大宗交易,價格為11.3元,比市價低0.6元,次日股價高開沒多久迅速下跌,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幅分別是7.82%、3.65%。其大宗交易量雖然只有500萬股,相對於上億股的交易只是一小部分,但就這麼一點股票涌入市場,也會從資金層面、心理層面上影響股價。同行業個股在當時並沒有明顯異動,可見勁嘉股份連續兩天下跌主要由借道大宗交易進入二級市場的股票衝擊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