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菜賤傷農風波蔓延 媒體呼籲保險機制先行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0日 06: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場“菜賤傷農”的風波正在蔓延。

  在北京某個蔬菜集散中心,成堆的油菜散亂地堆在市場的攤位上,攤主偶爾吆喝上一句:“油菜5分錢一斤”。不到現場,很難相信蔬菜已經如此便宜,可是記者在一旁駐足半響,卻未見有人上前去購買。

  值得關注的是,蔬菜價格賤賣現象並不只是北京,河北、河南、浙江、山東、廣州等地均出現了蔬菜價格大幅下跌現象。

  為了防止“菜賤傷農”現象愈演愈烈?商務部日前緊急下發通知,要求拓寬流通渠道降低成本,緩解蔬菜“賣難”問題。農業部也緊急部署,要求各地農業部門,幫助菜農尋找市場銷路,穩定蔬菜生産發展。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相應出臺了一些政策與措施,使菜民的損失不至於進一步擴大。

  儘管如此,在業內人士看來,以“應急措施”挽救這次危機畢竟是短期手段,既不能解決下一次“菜賤”危機,也不能在蔬菜價格淡季使菜農的經濟效益得到保障。業內專家呼籲,在“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怪圈無法解開之時,建立長效保障救助機制顯然更有意義。

  這一點,似乎也得到了監管層的共識。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近日在提出緩解少數蔬菜品種出現“賣難”問題的措施時提出:“一是加強商農合作,促進産銷銜接。二是細分産銷信息,拓寬發佈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項措施——“支持菜農投保,建立救助機制。推動菜農投保,引導蔬菜生産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防止‘菜賤傷農’。”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推動菜農投保,將政策性業務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保險準公共産品的特性,既保障了市場供應,平抑了菜價,又減少了菜農損失,也統籌兼顧了市民和菜農利益,有效緩解了“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矛盾。

  同時,專家還指出,引入保險機制還能引導蔬菜生産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讓菜農和市民在面對大跌大漲的菜價時,不再“受傷”。

  引入保險機制來防止“菜賤傷農”幾乎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在具體操作上,無疑是對保險行業提出新的挑戰。

  一般來説,農民生産主要面對三大風險,分別是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其中,農戶最擔心的是市場風險。業內人士分析,以往農戶在生産經營中一旦遇到自然風險,一般會得到國家相關部門救助。然而,由於市場風險導致的“菜賤傷農”情況卻屢見不鮮,因此,市場風險是農戶在生産經營過程中最擔心的。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亟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價格風險管理體系或價格風險保障體系。

  那麼,如何推出蔬菜價格保險?這一舉措能否擔當起保障農民利益,防止或者減輕“菜賤傷農”的重任呢?

  對此,有專家指出,事實上,並非所有的風險都可以由保險公司承保。從保險人的角度而言,適合承保的風險應該滿足以下要求:風險發生的概率低、損失程度大;損失發生的概率分佈可以精確計算;損失可以確定和計量;有大量獨立、同分佈的保險標的存在。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農作物保險的保險責任一般包括洪水、乾旱、雹災、火災等自然災害,這類風險符合承保條件。

  “但是蔬菜價格的變化不僅面臨自然風險,而且面臨著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受到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具有不可預期性,一般是保險公司無力承保的風險類型;而市場風險由於農作物的生長特性以及可能面臨的投機資金的炒作,同樣不符合大數法則的要求;少數幾個蔬菜品種和有限的投保面積也無法保障保險標的獨立、同分佈性。”業內人士指出。

  在業內專家看來,要推廣露地蔬菜保險就要看當地政府的態度,既要鼓勵農民投保,並給予一定補貼,又要調動保險公司開展試點的積極性,同時給予一定政策支持。(本報記者 童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