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菜賤傷農-關注低菜價 >

誰是“菜賤傷農”和“菜貴傷民”的隱形推手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3日 17: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4月16日,濟南一個叫韓進的普通菜農,面對遍地賣不出去的蔬菜,選擇在臥室上吊自殺。這起悲劇迅速讓“菜賤傷農”的話題為全國所關注,而同時,城裏的市民卻並未感受到菜價的暴跌,“菜貴傷民”的現象仍在繼續。日前,《揚子晚報》記者從山東壽光的蔬菜大棚開始,追蹤銷往南京的壽光蔬菜,從地裏採摘、當地收購、運輸環節直到進入南京農貿批發中心,再至菜市場,展開全面調查。

  從菜地到餐桌,蔬菜流通大致有這樣幾個環節:首先是收菜商從菜農的地裏把蔬菜收上來,集中到一處。接著是運輸者把菜裝上車,或長途或短途運往城市裏的蔬菜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商接菜後,批發給分散在四處的零售商。最後,老百姓在農貿市場從零售商手裏買菜。在每一個交接的環節上,蔬菜都要經過一次加價,到了終端消費者手裏時,菜價已是原始菜價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如此看來,蔬菜流通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可能獲取暴利,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種菜的、運菜的、販菜的都表示:很辛苦卻不賺錢。種菜的自不必説,地頭的菜價很低,“菜賤傷農”在很多地方已是既成事實。運菜的為了增加收益,普遍超載,然而運菜的單程仍是賠錢,要靠回程拉貨才能賺得微利。地頭收菜的和城裏批菜的都叫嚷著利潤低,勉強維持。農貿市場裏擺攤賣菜的也叫苦連天,説賣一天菜還不如給人打工的收入高。這就怪了,蔬菜産業的所有從業者都“不好過”,那蔬菜價格漲了又漲的差價究竟讓誰賺去了?

  首先,昂貴的物流成本抬高了菜價。在中國,社會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物流行業的成本中,過路費又佔到物流直接成本的30%到40%。蔬菜嚴重依賴公路貨運,居高不下的油費和公路收費成為了推高成本的重要因素。據一名跑蔬菜運輸的司機介紹,他跑一趟車從山東到南京,蔬菜公司給他的運輸費還不夠汽油費和路費。這也就不難解釋,運菜車何以單程總是虧本,何以超載成了普遍現象。然而,超載雖能多賺運費,卻會産生另外的“成本”:通關時的罰款。除此而外,運菜者還要隨時應付沿途不良執法者的亂收費和亂罰款。眼下,菜價成為了社會焦點,“公路三亂”有所收斂,然而僅僅是負擔那些合法的物流成本,菜價就已經大幅上揚。

  其次,蔬菜批發商和零售商所要交納的攤位費不斷上漲,也在強力推高菜價。這幾年,房地産業漲聲陣陣,住宅和商鋪的價格一路攀升,房租自然也水漲船高。蔬菜批發商不但要向批發市場交納租攤費,近來又新添了一項“進門費”──凡是要進入批發市場的菜,就得按斤兩另行交一筆費用。而那些沒收“進門費”的市場,則大幅提高了攤位費。蔬菜批發商交了這些錢,自然要計入成本,通過加價轉嫁到零售商那裏。零售商高價販了菜,而且也面臨著房租上漲的問題,最後一併加價到消費者身上。看起來,房地産業和蔬菜産業是完全無關的兩個世界,事實上卻是房價畸高的後效應會傳導到每一個産業中去,因為所有的産業都需要經營場所。

  由上可知,在種菜的、運菜的、販菜的、賣菜的之外,蔬菜流通環節上還有兩大隱形參與者,一個是運菜過程中的沿路收費者,一個是批發和零售過程中的場地提供者。顯形的參與者普遍處在微利狀態,而隱形的參與者卻未見有人抱怨自己沒掙著錢,兩者的對比是很能説明問題的。按照正常的經營成本構成,出於理順蔬菜流通體制的考慮,國家應該通過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引導隱形參與者讓出一部分利潤,向上補貼源頭的菜農,向下補貼終端消費者,原始菜價和市場菜價就都能向合理的水平回歸。

  當然,蔬菜價位不合理,跟現有蔬菜流通環節過於繁冗也有關係。目前,宏觀經濟面臨著巨大的通脹壓力,人力成本飛漲,蔬菜流通每增加一個環節,就會造成一次大幅加價。如果能把千家萬戶的菜農組織起來成立聯合經營體,把收菜、運菜、賣菜各環節統籌運營起來,當能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形成菜農、市民兩頭甜的局面。(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