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週一展望:重點佈局十大板塊潛質股(名單)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金公司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金公司:水泥行業景氣度下半年繼續向好

  行業近況:

  近期水泥股走勢較弱,但基本面情況向好。上周,全國水泥平均價格繼續上行,環比上升0.46%,上漲比較明顯的地區是福建和東北地區。全國4月單月環比3月上升4%,其中漲幅較大的地區是新疆、京津冀、東北、湖南、福建和江浙滬皖。4月從主要上市公司出貨量來看,同比增長均在15%以上,産能增加較快的公司出貨量增速達到30%以上。預計4月全國水泥需求增速仍為兩位數(一季度10%)。

  從具體上市公司4月經營情況來看,價格和量的趨勢均略好于預期。預計海螺水泥(600585)4月産銷量約1480萬噸,水泥出廠價格約330元,華新水泥(600801)4月産銷量約370萬噸,水泥出廠價300元。海螺水泥噸毛利136-138元,華新水泥80-90元。其中,海螺水泥好于預期,華新水泥略低於預期(主要因成本高於預期)。我們今年對海螺2011年的盈利預測中,假設噸毛利137元(EPS3.8元),華新水泥噸毛利90元(EPS4元)。由於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是水泥需求旺季,按照正常季節性趨勢,海螺水泥盈利仍有上調空間,華新水泥也將符合預期。

  評論:

  近期股價調整15%。市場對股票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估值和盈利的“雙殺”。

  對此,我們的看法如下:

  估值:按照我們盈利預測,海螺水泥估值9.1x,按照市場一致預期,估值10x。這個估值已經是水泥行業歷史最低點,面對供需向好,盈利向好,兼併收購將打開更大增長空間的行業,我們認為10x市盈率具有較強的底部支撐。

  估值再往下“殺”的空間很有限。

  盈利:由於從去年四季度水泥價格大漲之後,企業盈利不斷攀升,就盈利而言,我們本著審慎原則,按照一季度或略高的盈利進行年化預測。目前市場一致預期3.5元,就是一季度年化的盈利,我們預測3.8元,是按照4月年化的盈利。事實上,如果今年是一個正常的年份,噸毛利一季度必然是最低點,全年平均噸毛利將顯著高於一季度。

  因此,海螺3.5元的盈利預測是一個底。那麼,這個盈利到底有多大的風險?這取決於未來8個月,水泥行業供需是向好還是惡化,水泥價格是不是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從而使得噸毛利“高開低走”?我們分析了過去7年的價格和海螺水泥季度噸毛利的情況,發現只有2004年和2008年出現過類似情況。

  1)2002-2003年,由於宏觀經濟過熱(FAI增速一度達到50%),水泥行業需求和成本均上升,致使水泥價格和噸毛利快速攀升,2003年全年噸毛利93元,2004年一季度達到146元。與此同時,水泥行業固定資産投資也瘋狂增長,2002和2003年分別增長40%和101%,2004年上半年增速仍然很快,但下半年急轉直下,全年仍增35%。從2004年二季度開始,國家開始嚴厲的宏觀緊縮,同時伴隨水泥供給的大量釋放,在供嚴重過於求且市場高度分散的情況下,水泥價格和噸毛利逐季回落,噸毛利從一季度的146元降至四季度的38元,2005年一季度見底31元。總結2004年的“高開低走”,有3個特點:1)前面兩年供給大幅增加並釋放;2)市場高度分散,企業毫無話語權;3)前面兩年宏觀經濟嚴重過熱和惡性通脹導致嚴重宏觀緊縮。

  2)2008年,嚴格的説,水泥價格和盈利能力是低開-衝高-回落。2006-2008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增長高歌猛進,CPI也同步上升。與此同時,水泥行業固定資産投資2007-2008年分別增長60%。2007年4季度開始宏觀調控。2008年4季度,在國內宏觀調控效果顯現與海外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下,水泥行業需求單季同比增長不到1%,水泥價格從9月開始滑落,海螺水泥4季度價格環比3季度下降15元,噸毛利僅為50元,低於一季度的57元。總結2008年的“高開低走”,有3個特點:1)在國內宏觀調控和海外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下,4季度水泥需求極差;2)市場分散,企業毫無協同意識;3)前一年産能增加較多並釋放。

  

  證券行業:預計2011年股價有20%上漲空間 薦5股

  業績回顧:2010、11Q1綜合收益15家券商合計同比下滑-30%、-3%,但11Q1業績已達到2010年的26%,即年化後相比2010年增長4%。

  2010年對業績下滑影響最大的依次為經紀、自營收入、業務及管理費,分別貢獻綜合收益-24、-9、-8個百分點下滑。11Q1對業績下滑影響最大的依次為經紀、業務及管理費,分別貢獻綜合收益-18、-6個百分點下滑。

  回顧08-10年證券股的股價變動,其核心驅動因素均為業績變動,估值變動多唱反調,大部分年份裏甚至扮演平抑而非加劇股價波動的因素。

  2010年證券行業估值可能存在超調,主要源於佣金率跌幅創歷史新高。

  不同於08-09年,2010年估值變動卻成為了股價的助跌因素,主要源於佣金率跌幅創歷史新高導致投資者下調行業的凈利潤增速預期所致,由此導致估值存在超調的可能。

  2011年證券股股價上漲驅動或將同時來自估值修復和業績回升:1、2011年估值修復源於佣金率降幅趨緩以及創新業務預期,確定性較大。

  1)11Q1佣金率環比降幅已較10Q1呈明顯趨緩態勢,預計該趨勢仍將持續,主要源於年初啟動的佣金管理以及11年營業部增速趨緩。2)包括新三板擴容、轉融通、標的券擴容等能夠切實為證券公司帶來盈利增長的催化劑有望在11年啟動。

  2、2011年業績有望回升,或源於自營、利息等收入增長,但存不確定性。

  預計2011年證券行業綜合收益有望實現9%的增長,主要驅動預計來自於自營收入增長(2010年滬深300下跌12.5%)和利息收入增長(10Q1之後融資和11Q1之後加息貢獻)。但相比估值修復,仍在一定不確定性。

  投資建議:左側買入,介入時機為2011年PE達到20倍以下,並等待創新業務等事件性驅動機會出現。綜合考慮估值修復、業績回升分別存在10%+、9%的上升幅度,預計2011年證券股股價的上漲空間為20%左右。

  推薦組合:中信、海通、招商、光大、錦龍股份(000712)。

  風險提示:股指、成交額超出我們中性假設下預期。

  

  銀行業:季報同比增33% 驗證強勁基本面

  2011年1季度上市銀行合計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3.1%,其中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7.5%,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同比增長41.4%。中型股份制銀行業績增速顯著快於國有大行和城商行。信貸環比規模增速有所放緩,息差整體呈回升態勢。

  一、信貸增長漸趨平穩,同業資産增速提升

  受 1季度偏緊的貨幣信貸政策影響,行業信貸增速漸趨平緩。上市銀行合計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6.6%,較去年末環比增長4.5%。存款總額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5.1%。同業資産增速明顯超越貸款,對凈利息收入有正面貢獻。上市銀行同業資産同比增長30.8%,環比增長30.0%。其中國有大行同業資産環比增長37.6%,大於股份制銀行(+25.9%)和城商行(-7.81%)。

  二、凈息差整體環比上行,但明顯分化

  受益於加息累積效應、議價能力提升以及市場化利率上升,1季度息差整體呈環比回升態勢。以期初期末平均餘額測算,2011年一季度單季上市銀行加權平均凈息差環比回升2bp,但明顯分化。回升較快的是招行、光大、農行、建行以及深發展銀行,但興業銀行(601166)和寧波銀行(002142)息差有明顯下滑。預計2季度行業息差仍將穩中有升。

  三、手續費收入快速增長,佔比繼續提升

  一季度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41.4%,環比增長39.3%。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總收入比重上升1.5個百分點至20.0%。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增速高於國有大行,同比增速分別為66.0%、57.8%、38.8%。國有大行憑藉客戶和渠道優勢,其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在16家銀行總手續費和佣金收入中佔85.2%,非息收入佔比明顯高於中小銀行。

  四、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貢獻銀行盈利

  費用控制使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1.7個百分點至28.3%,對盈利有正面貢獻。

  民生銀行(600016)、深發展、華夏銀行(600015)、中信銀行(601998)、寧波銀行一季度成本收入同比降幅較大而南京銀行(601009)小幅上升。

  五、不良貸款實現雙降,資産減值損失同比增30.4%

  一季度末行業資産質量仍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上市銀行合計不良貸款餘額較去年末環比下降3.50%,不良貸款率下降10.66bp 至1.05%。所有銀行均實現了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雙降。撥備覆蓋率(剔除華夏)較年末上升18.8個百分比至229.3%,季末撥貸比為2.37%。目前貸款撥備率偏低的仍然是寧波、興業、中信和深發展。

  六、行業觀點和股票組合

  銀行板塊前期上漲主要由強勁的基本面盈利推動,目前行業2011年PE8.1倍,PB1.5倍,估值並未出現明顯修復,因此在這個位置銀行股仍有較強安全邊際。基於全年強勁的盈利增長和合理的估值修復空間,預計年內行業還有15-20%的絕對收益空間。進入5月,一方面是前期強勁盈利預期兌現和新催化因素真空,另一方面是通脹壓力下,估值擴張短期仍受制于偏緊貨幣政策,銀行股將在窄幅震蕩中醞釀下一波行情。

  個股上,我們重點推薦的仍然是浦發、招行、民生、華夏。

 

  東北證券:優質電池股低吸機會漸行漸近(薦股)

  4月份,由於部分公司的季報業績明顯低於預期,引發市場對高估值題材股的業績恐慌,從而引發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顯著調整。

  電池板塊在反彈結束後也隨之調整,月跌幅高達6.71%,分別跑輸中小板指數和上證指數0.41和4.82個百分點。

  具體看,鋰電池指數的月跌幅為5.54%,跑贏中小板指數0.76個百分點,跑輸上證指數3.65個百分點。從業績上看,整個鋰電板塊的一季度業績尚可。比如佛塑科技(000973)2011年一季度的業績同比增幅高達201.41%。而與鋰二次電池産業相關度較高的杉杉股份(600884)、江蘇國泰(002091)、多氟多(002407)等公司的業績表現也均符合預期。一季度,只有四家電池相關公司的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碳酸鋰指數的月跌幅為6.45%,和中小板指數基本同步。從業績上看,西藏礦業(000762)、佛山照明(000541)因為基數的原因,業績同比增長幅度均在100%以上;贛鋒鋰業(002460)和天齊鋰業(002466)的業績小幅增長;中信國安(000839)和路翔股份(002192)的業績同比大幅減少。高估值一直是鋰資源板塊的最大風險,後續板塊仍有調整壓力。

  鎳氫電池指數的月跌幅為7.01%,分別跑輸中小板指數和上證指數0.71和5.13個百分點。從業績上看,中炬高新(600872)表現較好,2010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0.89%。凱恩股份(002012)業績小幅增長,而科力遠(600478)則有小幅虧損。

  超級電容指數的月跌幅為13.24%,分別跑輸中小板指數和上證指數4.69和9.10個百分點。由於前期漲幅較大的深圳惠程(002168)調整明顯,超級電容板塊明顯走弱。

  5月份投資策略: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風險仍未釋放完畢,有繼續調整的風險。整個二次電池板塊也仍有調整壓力。但是鋻於板塊已經有了一波明顯的下跌,如果繼續調整的話,則是低吸優質電池股的機會。個股的選擇上,建議重點關注佛塑科技、江蘇國泰、杉杉股份、新宙邦(300037)等業績穩健的個股,規避業績低於預期的相關個股。

  風險:注意市場的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