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夏斌:2011年我國或將告別負利率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2日 1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自從通脹出現後,央行已經多次採用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手段,來抑制物價的快速上漲。現在來看,調控措施似乎仍未到頭,未來上調的空間到底有多遠,還要加幾次息,人們仍然摸不準。對此,央行貨幣政策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今年年內我國極有可能運用加息手段,達到實際正利率水平。

  夏斌説,當前我國的負利率水平過高,同時,基於物價壓力、中東北非局勢動蕩、日本地震等因素,相關部門加息壓力較大。他指出:“今年的宏觀經濟,仍需要把控制物價作為主要任務,與其晚加,不如早加,儘早穩定預期。”

  按照夏斌的説法,今年要達到正利率水平,那就意味著我國還要大幅上調利率。頻繁的宏觀調控,很容易讓人猜測,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不是緊縮了?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貨幣政策並未真正緊縮,預計二三季度投資過熱現象就會顯現出來,因此宏觀調控不會放鬆。而通脹只是次要問題,目前已度過通脹高峰。

  王小廣説,目前已有投資過熱跡象,預計到二三季度就會顯現出來。原因有三,第一,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在傳統增長偏好下紛紛出臺高增長的規劃目標,而增長主要靠投資;第二,2011年前兩個月進口增速明顯快於去年,主要受一般貿易增長帶動,而一般貿易反映的正是國內的投資需求,由此也預示國內投資有繼續加快的趨勢;第三,銀行貸款一月份是1.13萬億,二月份是5300億,主要是受嚴厲調控的影響,但從各方面情況看,貸款衝動仍很強勁,反映企業投資需求旺盛。

  相對貨幣主義者而言,王小廣認為,中國由於産能過剩,內需不足,貨幣高發並不會必然導致高通脹,中國沒有産生高通脹的內生性基礎,目前已度過2010年四季度到2011年1季度的通脹頂峰。

  這一判斷得到了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滕泰的認同。他表示目前通脹的主要原因還是食品通脹,而且這輪食品通脹跟2007年食品通脹完全不同。2007年食品漲價源於豬肉價格上漲,而這一輪是蔬菜通脹。豬肉漲價週期長達12-15個月,而蔬菜漲價3-4個月,所以這輪CPI高峰已過,去年11月份即是高點,預計即將3月份CPI同比增速回落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