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電子盤投資陷阱(2011-03-22)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22: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經濟半小時]>>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有這樣一個投資廣告 “一年資産增加一百萬,三年資産增加一千萬,八年就能成為億萬富翁。”,如果有這樣的投資機會,您會不會動心呢?究竟是什麼樣的投資能産生如此高額的盈利呢?今天我們關注的現貨電子盤就給出了這樣一個誘人的前景。現貨電子盤是一種類似于期貨交易的場外交易方式,實際上就是大宗商品的中遠期交易。很多人參與電子盤投資就是為了追逐8年億萬富翁的夢想。

 

遼寧鞍山的于開宇,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直希望找一個投資的機會,讓手裏的有限的錢增值。20102月,一個信息讓興奮不已,他覺得,自己賺大錢的機會,來了。

 

于開宇  受害者

 

于開宇:我看過網站上的廣告,一年能掙一百萬,成為百萬富翁。

 

加盟CCBOT,成為其中的交易商,就能像炒期貨一樣賺錢,你只需要交盤面價格20%的保證金就能開始交易,以小博大;還可以當天買入當天賣出,讓賺到的錢及時變現。

 

于開宇:當天可以買,當天可以賣,而且還不限制次數,這樣比較靈活。如果你今天有效益的話,或者有利益的話,今天就可以直接可以出手了。

 

還有一點最讓于開宇放心,交易雖然是通過網絡上的電子盤進行,但電子盤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農産品,就算賠了錢,還能通過交割拿到貨物,損失也不會太大。此外,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還自稱是中國普洱茶定價中心,這更給於開宇吃了一顆定心丸,20102月,他拿出兩萬多元,以每批248元的價格購買了100多批普洱茶合約。不久,雲南發生特大旱情,普洱茶的行情一路看漲,于開宇覺得,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于開宇:物依稀為貴嘛,價格上應該是比往年的有所提高。

 

同樣的信息也吸引了浙江的俞小平,他抽出100多萬資金,果斷殺入普洱茶市場。

 

俞小平  受害者

 

俞小平: 價格平均上漲30%,這媒體報道很多的,那我們就是認為一定要漲的。

  

于開宇:我就抱著這個心理和態度,去投入買入普洱茶的多單,就是買漲的意思。

 

面對如此機會難得的機會,于開宇和俞小平不斷追加投資。然而,就在普洱茶現貨價格一路上漲的時候,他們交易的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電子盤上的行情卻逆市下跌。

 

于開宇:從370多元錢一批,一直跌倒,最低點跌到了197元錢,就是打破了歷史上以來的最低點。

而此時,同樣品質普洱茶的現貨價格已經漲到三、四百元。

俞小平:這時候我感覺很明顯跟現貨(價格)背離。

 

于開宇:它這個價格一路打下來以後,跟市場價格嚴重脫軌,脫離了現貨的價格。

 

按照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電子盤的保證金規則,于開宇他們每買一筆合約,必須按盤面價格交20%的保證金。價格上漲則獲利,價格下跌就面臨爆倉的風險。此時他們只能有兩種選擇,要麼,認賠、平倉離開市場;要麼,把虧的錢補進去,繼續進行交易。

 

于開宇:幾乎每天都在爆倉,反復爆倉,反復折磨你,讓很多的老百姓、投資者、散戶爆倉。我那個倉位就是隨著加,隨著爆,隨著加,隨著爆。

 

俞小平:本來一百多萬的資金,後來加到700多萬。

 

于開宇:剛開始管朋友借,後來管同學借,後來背著家裏,拿信用卡透支來做這個東西。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採用的加盟方式是代理商制度,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只招代理商,由代理商再發展散戶。

 

王險峰是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遼寧鞍山的代理商,于開宇就是他的一個客戶。

 

王險峰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代理商

 

王險峰:它讓你賠得莫名其妙,或者是心不甘,在這個市場裏,你用基本面分析也不行,用供求關係分析也不行,用技術、用K線,我用什麼(分析)都不行,已經完全違背了咱們説的價格是價值的外在體現,跟價值基本沒有什麼關係,價格可以隨便漲,隨便跌。

 

王險峰告訴記者,在他近三百個客戶中,賺錢的人鳳毛麟角。

 

王險峰:我也做過統計,真正掙錢的微乎其微,基本就是掙小錢,賠大錢,進來一個死一個。100個人裏頭,95個賠錢,2個不賠不掙,剩下三個掙錢。

 

女士:我們總共在這個行業,最後到結束,能賠了有一萬四五千塊錢。

 

女士:一共投裏頭2萬多,最後一共賠了一萬二左右,如果是(在本地)做正常行業的話,應該將近一年的工資。交易這些錢,都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賠了我也沒敢跟他們説。

 

持續不斷的追加,卻始終等不來普洱茶電子盤價格的上漲。眼看賺錢無望,于開宇他們決定對合約進行交割,等拿到普洱茶後到現貨市場銷售,減少損失。然而,交割並不像自己理解的那樣容易實現。

 

王險峰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代理商

 

王險峰:上海市場當時的答覆就是,我不能給你進行交割,因為你這個數量不夠,你單個賬戶不夠2萬批。最小(交割)單位2萬批,2萬批是一個什麼概念?2萬批是50噸,咱們想一想茶葉50噸得有多少,任何一個茶行我相信都沒有這個實力。

 

于開宇他們很納悶,當初他們加入的時候沒有任何限制,而交割的時候竟然設置了高高的門檻,多次協商未果,引起了他們的警覺。幾經週折,他們拿到了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給合作倉庫上海萬家物流公司的入庫通知,上面顯示,截止到2010623,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僅僅入庫了42.5噸普洱茶,而需要交割的普洱茶則多達162.4噸。很顯然,交割是無法實現的。

 

主持人:目前,我們國家將近60家大宗商品交易中遠期市場,也就是俗稱的電子盤交易市場。電子盤交易介於現貨和期貨之間,但必須依託于現貨進行交易。剛才節目中出現的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自稱是中國普洱茶定價中心,但是電子盤的價格卻與現貨價格背道而馳,其中的秘密在哪?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農産品市場呢?

 

主持人: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的根本目的,是對商品進行大宗買賣、批發。即使期貨有損失,至少到了交割時間,客戶可以交割農産品,拿回實物,補償期貨方面的損失,電子盤本來應該是減少農産品交易損失的一種保值手段。那麼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投資人為什麼會血本無歸呢?記者到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做了實地調查。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辦公地點就在上海浦東新區金茂大廈32層,公司所有行政管理人員都在這裡辦公。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客戶經理何旭告訴記者,他們市場很有背景和實力。

 

何旭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客戶經理

 

何旭:這塊是有外資入股的。

 

魏楚齊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營銷總監

 

魏楚齊:那照我們這個行業在上海來説呢,從事農産品的,只有我們一家,沒有第二家了。

 

據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大宗農産品交易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普通的民營公司,法定代表人名叫費建。公司的股東也是兩家普通的民營公司,這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費建。並沒有外資入股。那麼,這家普通的民營公司從事類似于期貨性質的交易,是否需要得到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的許可呢?

 

楚齊我們這個行業叫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嘛,它現在這個歸口,像我們市場是直接受上海商務委,上海商務委上面直接就是商務部。

 

那麼,他們是否得到了上海市商務委的許可呢?

 

上海市商務委工作人員 :肯定沒有經過上海市商務委批准,他最多是到工商局去登記註冊,成立了公司是有的。

 

在商務委記者了解到,這種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目前歸哪個部門管理還沒有定論。

 

上海市商務委工作人員:期貨交易性質,但是實質上交易上面缺乏機制監管,肯定是個有問題的,而且糾紛也很多。

 

我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禁止變相期貨交易。那麼,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進行的這種交易是變相期貨嗎?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任何機構或者市場,未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准,採用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保證金制度,同時保證金收取比例低於合約(或者合同)標的額20%的,為變相期貨交易。而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保證金正好是20%,門檻設在了變相期貨交易的邊緣。

 

上海市商務委工作人員:如果你歸到變相期貨了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他現在説較大宗商品的中遠期交易,現在是也沒説它合法,也沒有説它不合法,這樣講比較準確一點。

 

這麼一個國家還沒有定論的電子盤,交易規則又是由誰制定的呢?

 

于開宇:他們的交易規則都是自己説了算。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交易規則的確都是他們自己定的。對於這一點,上海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負責人自己也確認無疑。

 

楚齊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營銷總監

 

楚齊:就是你定好遊戲規則,別人來玩你遊戲,全部無條件去執行。

 

常青,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他告訴記者,市場自己制定規則的風險就在於,可以隨時修改。

 

常青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

 

常青:價格朝著他不利方向發展的時候,他(市場)就開始修改規則。

 

目前在我國,有200多家像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這樣的現貨電子盤,他們的規則都是自己制定。

 

記者:咱們國家目前有規範電子盤市場的一些法規嗎?

   

常青:現在這個問題,有關部門組織過調研,也在研究,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成型的法規。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不僅有成文的規則,還有一個潛規則,每種交易商品只有一個供貨商。

儘管現貨電子盤使用了類似期貨的交易方法,然而,期貨市場是多個賣家面對多個買家,而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每種商品只有一個賣家,這樣一來,供貨商非常容易就能控制其所供應的産品價格,並進而成為控盤農産品電子期貨價格的莊家。

 

楚齊:因為你是在做你自個兒的莊嘛,所有人來買,所以是需要你自個兒去主宰這個行情的。

 

那麼,供貨商為什麼能夠主宰行情呢?

 

楚齊:所有籌碼全部是在你手上對不對,別人不能賣,只有你可以來賣對不對?所以那麼我想要漲價就漲價,我想讓它跌就跌,因為東西是你説了算嘛。因為別人沒有你手裏的貨多呀,所以你是老大,説了算嘛,就是這個道理呀。

 

魏楚齊告訴記者,供貨商還可以看到交易後臺,從而確定商品價錢。

 

楚齊:從後臺操控,也就是説你這個價格你是300350還是210400,是由你來説了算,但是你要掌握好這個節奏和時間差。

 

魏楚齊説,她們還會對供貨商進行操盤培訓。

 

楚齊:因為這個原理大家都通嘛,它有些細節問題,比如説你的這個操盤手,操盤隊,你肯定有幾個做盤的人,我們這個市場可以給你培訓一下,指導,告訴你怎麼去玩這個(價格)方向。

 

一個賣家面對多個買家,在這個封閉的電子盤裏,賣家就成了市場的絕對壟斷者。

 

常青:這個市場只有一個賣家,這個市場的這個交易就極為的不公平了,他肯定會利用一些規則有利於他,不利於買家,就是説在交割上,交易上,買家一定是虧的。

 

俞小平:這個市場一般參與者只能是虧的,賺錢的只有莊家一個人。

 

由於莊家的存在,就使得電子盤的價格走勢按照莊家的意圖變化,造成與現貨市場價格的背離。俞小平參與的普洱茶合約價格頻頻跳水的秘密就在這裡。

 

常青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

 

常青:可能客觀實際這個價格是漲的,但是由於只有一個賣家,價格可能是跌的,所以這個市場就沒有功能了,失效。

 

俞小平:這個市場説穿了就是賭場一樣的,他完全可以操縱價格,來把許多散戶爆倉,達到他們賺錢的目的。

 

作為整個遊戲的規則制定者,在整個交易當中,最大的贏家就是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按照他的規則,無論電子盤交易的行情是漲是跌,他都能穩賺不賠。

 

他們不僅向所有供貨商都要收繳158萬元的入門費;此外,他們設定了代理商制度,所有的散戶都由代理商發展,從每個代理商手中收取第一年12萬元的入門費以及每年2萬元的攤位費;不僅如此,他們還向所有的散戶每筆交易都要交1元錢的手續費,有8角錢是給代理商的返傭,市場收2角錢;交易量越大,他賺得越多。

 

何旭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客戶經理

 

何旭:我們目前的交易額,一般好的話,是一天有78個億,不好的時候,就是一天有34個億。

 

在一個完全可以人為操縱價格的市場,交割這個電子盤最重要的環節也變得形同虛設。在只關心交易價格的電子盤交易中,大部分人都是抱著一種投機的心理參與其中,很少有人真正願意去交割。

 

何旭:交割的人目前不是特別多,因為怎麼説的話這個盤面還是投資的人比較多一點。

 

王險峰:他(公司)以前跟我們單獨聊的時候,也跟我們説過,説你們不要去考慮交割的問題,就是你們做投機,能掙點錢就掙點錢就得了,你們也不要鼓勵散戶有交割的想法,就是投機。

 

那麼,這個鼓勵客戶投機的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到底有沒有交割的倉庫呢?記者在CCBOT的網站上看到,市場指定的基準交貨倉庫是南通糧油接運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通糧油接運有限公司業務部:沒聽説過有,上海什麼大宗農産品市場。

 

記者:你們客戶名單裏有嗎?你這裡能看到嗎?

 

江蘇省南通糧油接運有限公司業務部:我們最近這幾年好像沒有。

 

記者:你在這兒工作很久了嗎?

江蘇省南通糧油接運有限公司業務部:三、五年有了。

 

官方網站公佈的基準交貨倉庫,竟然從來沒有跟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有過任何業務往來。交割這個環節對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來説,已經成為一種裝飾。

 

何旭:就是空手套。

 

魏楚齊:因為你現在手裏沒有貨,叫空手套白狼,是這麼套過來的。

 

何旭:就是這個概念。

 

魏楚齊:就是這樣

 

王險峰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代理商

 

王險峰:除了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1006普洱茶合約,産生這個交割風波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沒有任何一批貨物有過交割。

然而,如果遇到客戶真的要交割,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也早有準備。他們不僅有解決的招數,而且還能讓供貨商趁機再賺上一筆。

 

何旭:金銀花您需要是吧,然後我其實沒有,金銀花是在您那塊兒的,但是你現在找到我了,我説行,我賣給你,350我賣給你,好,賣給你之後,但是你又確定什麼時候要貨,比如説十天之後要貨,那麼我就在這8天之內我找到你了,你出價300塊錢,我就把你金銀花拿過來了,然後我就再給你,其實我手上一直就沒有貨,但是我從中賺了50塊錢。

 

常青:中遠期電子盤不實現交割,那麼這個電子盤一定不是規範的,因為它的目的就是要進行大宗産品的這種批發交易,假如交割有問題的話,那麼這個市場不應該存在。

 

主持人:事實上,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的亂象久已有之。2010年以前,我國存在著大大小小700多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其中電子盤市場有200多家。違規交易、操控價格等事情屢有發生。從2005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嚴厲整頓違規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20106月底,國務院督查辦又組織了發改委、商務部、法制辦、證監會、銀監會、工商總局和公安部等七部委,進行了一次規模和規格都空前的全國性肅整。整肅雖然收到了成效,但記者發現,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一直就存在著嚴重的違規操作。

 

王險峰:説實話,什麼樣的(身份)都有,包括公務員也有,教師也有,下崗工人也有,在職工人也有,學生也有,剛畢業大學生也有,中老年離退休人員都有。

 

20102月,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銀監會、證監會聯合下發了《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範工作指導意見》,對目前現貨電子盤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出了具體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然而,直到記者採訪時,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依然在許可自然人加盟,他們還告訴記者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

 

何旭發展客戶的方式方法,第一點是網上去開發客戶;第二點就是説你在當地去開一家經營場地,然後這個經營場地規模範圍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來,然後你去開發當地的客戶,在當地去打廣告,您有股票虧錢了,你的期貨風險很大,黃金外匯你的資金在國外不安全,那你們來做我們這個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吧;第三點就是,你去找一些就是説,有象徵性的,有針對性的一些客戶,比如説你去期貨市場,證券交易中心門口發傳單,讓他們看到這個傳單,去開發做證券的一些客戶。

 

為了應付檢查,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還給這些自然人變了身份。

 

王險峰:不用參加培訓,不用考試,我們給你們提供農村經紀人證,每個公司(代理商)免費提供30個證,之後再要證的話,就是一個證50元錢。

 

于開宇:那麼市場為了賺取我們的利益,矇騙我們中小投資者,讓我們自然人入場,如果當初門檻設得很嚴,監管得很到位,你不是農村經紀人,不允許進,那我進不了這個市場交易,我也不存在虧損呀。

一個大宗的農産品市場,參與交易的人竟然絕大多數都與農業無關,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打著農産品貿易的旗號,組織散戶投機,自己從中圈錢。

于開宇:和我們做一個不平等的對賭,利用他們的資金優勢,控盤優勢,來致使我們爆倉,最後達到他們的目的,把我們的錢變成他們的。什麼跟現貨的價格,跟市場的價格(定價權),跟他們所吹捧的扶持“三農“啊,又是再就業基地,根本就一點邊都不靠,全是信口雌黃吹大牛,東北話就是忽悠,典型的忽悠。

 

CCBOT設計的這個“空手套“的遊戲,直到今天還在繼續。他們依然打著“服務全國三農”的旗號,打造著所謂的“中國第一農産品網上市場”。

 

何旭:不僅僅只是開發國內的,還要開發國外的市場,我們市場的野心不小的。

 

一方面是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的野心不斷膨脹,而另一方面則是繼續有人深陷其中。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現貨電子盤的現狀,于開宇在網絡上建立了QQ群,直到今天依然有受害者陸續加入其中。

 

于開宇:我有三個群,加起來有500多人,大多數也都是和我一樣的經歷,但是他們虧損金額都比大得我多,有的甚至達到上百萬,有的最少也有幾萬、幾十萬的,有上海的、浙江的、杭州的,還有東北的,哪的都有。

 

上海大宗農産品市場存在的問題,也代表著我國許多現貨電子盤的現狀。

 

常青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

 

常青:我認為應該是針對中國的現狀,應該有一個部門來&&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管。(有關應該拿出一些符合批發市場的運行的規律性,能夠規範中長期電子交易市場的一些規則,真正做到就是説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那麼既解決了問題,又能促進它的發展。

 

主持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被稱為現貨市場,是對生産資料大宗貨物的戰略儲備、調節物價、組織生産和套期保值的一個多功能調節市場;而現貨電子盤是大宗商品的中遠期交易,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一種遠期貿易形式。目前現貨電子盤頻頻爆出操控醜聞,像日照市龍鼎電子商務、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山東莒南縣沂蒙山花生電子交易市場等等短時間內就出現隨意更改交易規則、挪用資金、攜款出逃、甚至崩盤等眾多問題,都表明市場監管存在著非常大的漏洞。我們希望從制度上對現貨電子盤進行明確的操作規範,同時有關部門明確監管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個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