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徐家匯啟動IPO後,原本已經沉寂的余秋雨一夜暴富故事又被炒得紛紛颺颺。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記者為此採訪了徐家匯控股股東——徐家匯商城集團總經理徐春華。
余秋雨受讓股權的前後
徐春華介紹,余秋雨與徐家匯的結緣要追溯到1998年。那時正值亞洲金融風暴,上海多家熱門商圈的百貨公司相繼關門歇業或轉行。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年9月匯金百貨進駐徐家匯,逆勢開業。為了提升匯金百貨的消費等級,儘快提高知名度,公司制訂了“以文養商,以文興商”的文化營銷策略。
余秋雨作為上海的文化名人,尤其是他在《文化苦旅》散文集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個等級,最高一個等級也可名之為徐家匯文明。”因為余秋雨對徐家匯的認同,公司當時就邀請了余秋雨作為匯金百貨徐匯店的開業剪綵嘉賓。隨後幾年,有些以文化營銷為主題的活動策劃,公司也諮詢他的建議。就這樣,徐家匯認識了余秋雨,後來在2001年六百改制的時候才會考慮到他。
談及六百改制,徐春華表示,徐家匯從未發行過內部職工股,徐家匯的前身上海六百實業公司1995年改制後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改制時,經公司職工代表大會決議通過、上海市徐匯區政府批准,建立了上海六百實業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
2001年12月,職工持股會決定將所持有限公司的24.5%股權按照不低於每股2.85元的價格轉讓。根據當時國資從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的國企改革精神和外資進入商業領域所受的限制以及有關規避同業競爭的要求等因素,同時為符合《公司法》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的規定,最終確定職工持股會所持股權受讓方的範圍為除國資和外資以及商業企業以外的符合法定要求的法人和自然人,以選擇一家有實力的非國有企業受讓全部股權為首選。
當時,公司先後與多名有意向的潛在投資者進行了聯絡洽談,但其中不少公司考慮了産業方向、投資風險等因素後,最終沒有受讓股權。在當時能聯絡到的法人和個人投資者中,最後同意按每股2.9239元價格以現金受讓股權的只有2家公司和4名自然人,其中一名就是余秋雨。
客觀看待彼一時此一時
針對外界沸沸颺颺的議論,徐春華表示,看待一件事情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階段。當初職工持股會所持股權轉讓時,上海六百還沒有改製成為股份有限公司,未來能否順利改制上市的前景並不明朗,即使能上市,按照當時規定這些股份也不能流通。因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些股權並非“香餑餑”。
事實上,當時已上市的上海百貨業龍頭老大第一百貨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只有6元多,其後在2002年1月份股價一度跌破4元,到2005年4月股價更是跌到了2元多。由此可見,當初投資六百股權,是具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的。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現在的情況和當年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有很多風投機構,當年又能找得出幾家?現在來看,當年存在很多大的投資機會,但當年又有幾個人能看清楚哪些是機會哪些是陷阱?當時,商業零售企業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經營狀況普遍不理想,部分老“號碼”店甚至關門歇業或被其他企業兼併收購,如位於淮海路上的瑞興百貨和雪豹商城、位於南京東路的東海商都等十余家百貨商店關門歇業或轉變經營業態。徐家匯商圈也不例外,當時位於徐家匯的港匯廣場、美羅城均處於經營困難狀態,一直在苦苦支撐。
徐春華表示,徐家匯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全體職工和公司股東共同努力的結果。徐家匯上市以後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未來將堅持“做強做大、穩步發展”的指導思想,通過自行營建、對外收購、物業租賃等方式擴張經營,積極穩妥地實施連鎖百貨業發展,力爭把公司打造成為“管理領先、品牌知名、效益一流”的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化零售商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