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基金可借期指緩解倉位恐高症 擺脫單一模式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日前,公募基金披露了2010年四季度的投資組合,基金高倉位再次成為市場熱議的一個話題。統計數據顯示,全部偏股基金的股票倉位在2010年末一度上升到84.46%,比三季度上升2.5個百分點,同時也逼近歷史高點。令人尷尬的是基金高倉位再次成為市場的反向指標,在數據公佈之後上週五股指的反彈未能延續,市場陰跌不止。

  事實上,基金高倉位悖論的形成與原有市場機制下市場慣性思維有關,“基金高倉位——減持預期——市場下跌——基金被動減倉”這樣的邏輯推論實際上體現的是波段操作的理念,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保險資金在2010年及以前的年度要想取得好的業績就需要進行波段操作,有保險資金和部分公募基金也明確提出操作。但是,我們認為股指期貨的推出可以讓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長期資金擺脫波段操作的單一模式,從而有利於市場的穩定與長期資金業績的提高。

  首先,股指期貨為長期資金提供了可操作避險工具。波段操作的目的是為“鎖定收益”,資本市場波動是一種常態,在沒有做空工具的體制下,“鎖定收益”只能通過現貨市場的高拋低吸來實現;但股指期貨的出現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了做空工具,合理利用就可以在現貨操作減少的情況下,通過股指期貨來實現“鎖定收益”。根據美國《養老金投資》雜誌調查,有三分之一的美國大型養老金利用股指期貨來管理資産組合的市場風險,其它機構,如共同基金、保險公司、慈善基金和公益基金也在日常風險管理中使用股指期貨。由於境外的長期資金充分運用股指期貨等避險工具對市場風險進行了有效規避,長期資金一般不參與市場的短期波段操作,而是通過堅守預先制定好的資産配置的長期目標來實現資産的保值增值。由此可見,目前國內股票現貨市場的波段操作鎖定收益傳統完全可以改變,基金的高倉位悖論並不一定會永遠正確。

  其次,股指期貨可以緩解市場在暴漲暴跌中流動性問題。股票現貨市場的波段操作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衝擊成本,在市場流動性充裕之下衝擊成本較小,但在極端行情下流動性問題會十分突出,歷史上股票現貨市場的無量連續陰跌並不少見。相比之下,從大部分已有股指期貨的市場來觀察,股指期貨市場的流動性遠優於現貨市場,上市僅9個多月的國內股指期貨成交金額也要高於股票現貨。充裕的流動性能減少衝擊成本、減輕對市場的衝擊,為大資金操作提供了便利,從而避免在現貨市場上由於流動性塞車而造成的追漲殺跌、連續漲跌停等問題。

  最後,股指期貨使低風險套利交易成為可能為長期資金提供新的盈利模式。股指期貨的推出可以使一部分資金脫離高拋低吸的波段操作模式,轉入低風險的套利交易,尋求穩定的收益。套利交易不對市場的走勢進行方向性投機,而是發掘市場中的不平衡來進行對衝交易。這樣不僅為長期資金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提高和優化了資本市場結構,降低了市場的同質化和羊群效應,促進市場更加健康平衡。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的股指期貨仍處於起步階段、以散戶為主,但隨著機構運用的普及,股指期貨可以成為基金等長期資金風險管理和構建新産品的有效工具,使得長期資金尋求新的盈利模式成為可能,從而能夠真正擺脫波段操作的單一模式,屆時市場也不會為基金高倉位而恐慌了。(銀河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