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渝政企聯手截留民工 當地企業最高月薪達4000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08: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用工緊張將長期存在,將更有力地倒逼東部企業的轉型升級,將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轉移。CFP供圖

  當地企業開出最高月薪可達4000元

  據央視報道,重慶要求官員春節期間加班截留農民工,重慶企業也採取高薪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挽留返鄉民工。專家認為像重慶這樣的直轄市政府官員出面來截留農民工,這是第一次,從新聞報道,以及從企業發展的階段上來説,是一個非常顯著的轉捩點。

  “家鄉工作好,收入也不少。”前天,重慶市火車北站廣場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數米長的紅色橫幅在風中獵獵飄搖。橫幅附近,便是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重慶廠區)、廣達重慶製造城等企業的現場招聘點。、

  信息産業催生勞工需求

  1個月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十二五”期間,重慶將打造新一代信息支柱産業,基本建成國內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産基地。與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相對應,重慶出現大批信息産業就業崗位,對於企業而言,則是數以萬計的人才需求。壓力之下,努力把返鄉過年的一部分農民工留在重慶,成為眾多IT企業的一致行動。

  由眾多IT企業所入駐的重慶西永電子産業園區&&,在春節前便開始了這場“截留”行動,在重慶的菜園壩火車站、龍頭寺火車站、龍頭寺汽車站、陳家坪長途汽車站、朝天門長途汽車站等農民工聚集場所,設置西永園區宣傳諮詢點,通過拉橫幅、發傳單、現場諮詢等方式做宣傳,並讓農民工填寫報名錶,希望返鄉過春節的農民工能在今年春節後,留在重慶上班。

  民工可申請渝公租房

  “重慶西永新機會,十萬電子好崗位”的宣傳招貼有些煽情地寫道:年年往返、長途花錢還受累,留在重慶、節約路費不受罪!顧好家、看好娃,宜居重慶享安康!招貼突出的“賣點”是:為務工人員提供完善的居住、醫療、教育、生活娛樂設施等配套服務,在西永就業,工資收入、子女教育、社會福利有保障,還能申請公租房。

  “遠走不如近爬,離家那麼遠,照顧父母不方便,到我們企業來上班吧,收入不一定比沿海低。”一位戴眼鏡的男子熱情地向提著行李的旅客發放傳單。接過男子遞來的招工資料,記者看到這是一家齒輪公司,招聘的崗位很多,包括制齒工、數控車工、外磨工、鍛壓工和管理層幹部等,收入從保底1000元開始,最高可達4000元。

  農民工説“有點動心”

  “有點動心,不過我還要觀望一下,畢竟回來後又要換一個環境,如果這家廠的效益穩定,還可以考慮。”記者身邊的一位男子自言自語説。記者與他攀談起來,男子告訴記者,他叫莫言,老家在綦江縣石壕鎮,現在是泉州一家船廠的車工,這次回渝看到很多企業都在招聘,感覺重慶的就業機會和工資收入已經不低於泉州了。(據《中國青年報》、《重慶晚報》)

  春節上班第一天,紹興一批企業就由該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帶隊,赴甘肅招收務工者。昨天,還有一批企業趕赴廣西招工。此前,由於用工形勢嚴峻,紹興市就業局去年底就與勞務輸出基地重慶涪陵、四川聯絡,希望對方輸送勞力,沒想到被婉言謝絕。兩地還反而希望在紹興務工的當地人回去“幫助家鄉建設”。

  節後出現用工荒

  紹興望重慶輸出勞力被拒

  勞務輸出基地“説不”

  9日,紹興市區惟一的外來務工者職介中心——市人力資源市場營業,當天有1200多家企業提供約8000個崗位,但當天市場只介紹了131位求職者,遠少於去年同期的300多人。“估計今年的招工形勢比往年更嚴峻。”昨天,紹興市就業局農村勞動力管理處副處長楊傑告訴記者。

  對日趨嚴峻的“用工荒”,紹興其實早有準備。去年12月,市就業局就提前和四川、重慶等地聯絡,想在春節後帶企業去招工。不料,以前主動送務工者來紹興的這些地區,這次卻婉言謝絕了。

  “自己都缺人,哪還能大規模組織人員外出打工?”重慶涪陵區就業局李副局長表示,往年涪陵區在重慶以外打工的約有10萬人。5年前,區就業局和紹興市就業局簽訂協議,成為後者的勞務輸出基地,每年約組織3000人前往打工。從2009年開始,本地勞動力需求量增加,到去年底、今年初越來越明顯。調查顯示,區內企業在今年初約需招工1萬人,多為從東部轉移來的製造企業,工種與東部沿海地區同質。因此,區就業局轉為勸説外出打工者“幫助家鄉建設”,不再主動宣傳、組織人員外出打工。

  用工荒倒逼東部企業升級

  “中部地區從主動組織進行勞務輸出,到婉拒東部的招人請求,重慶不是個例,其他地方同樣存在。”浙江省公共行政與人才人事科學研究所所長陳詩達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東部地區的平均月工資為1455元,只略高於中部的1389元和西部的1382元。用工緊張將長期存在,將更有力地倒逼東部企業的轉型升級,將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轉移,本地區發展附加值高、對外來務工者需求量相對較小的高利潤産業。

  主營無紡布的紹興縣和中合纖有限公司便從轉型升級中嘗到甜頭。該企業8日開工,招工20人,兩天便招滿。總經理徐壽明説,無紡布的門檻較高,生産線主要由電腦控制,每條投資約需1億元,但效益明顯。去年,該公司4條生産線創造産值5億元,而該公司包括管理層僅200多人;若是普通紡織廠以織機産布,創造同樣産值需2000多人,招工必然成難題。

  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已從無限供給轉為有限短缺。而在中西部地區勞動力需求擴大的同時,東部地區的薪酬吸引力也在下降。

  賬本

  在家收入和紹興差不多

  “打工三年來,月工資只在今年漲了200元,存錢真的很辛苦。”44歲的朱祥海曾是四川達州的村幹部,三年前孤身到紹興,成為紡織廠流水線操作工。頭兩年月薪1800元,今年漲了200元。可大米三年前只1.4元/斤,去年漲到1.8元,今年更逼近2.5元,光是吃飯,每月就要花去500-600元。為了省錢,他至今沒去過紹興的任何景點,“我年紀大了,沒年輕人那麼多開銷,每年還能存下約1.3萬元,很多年輕人打工一年根本存不下錢,城裏的生活成本太高了。”

  他説,以自己以前在老家村委會的收入,加上種田、養豬等副業,收入跟在紹興差不多,但生活成本完全不一樣,至少大米可以自給自足。出外打工還不敢生病,去年的一場病花了他2000多元,在老家則能憑醫保,報銷一半。他表示,打算今年底回家後,就不再出來做活了。

  據紹興市人力市場人士介紹,從9日開門當天的情況看,當地招工薪酬較去年略有上漲,操作工月薪在1500-2000元。而據涪陵區就業局統計,去年該區製造業操作工的月薪在1200-2500元。 (據《東方早報》)

  專家視線

  勞工爭奪戰根源於産業結構調整

  對於正在上演的東西部勞動力爭奪戰,不少專家表示,應該冷靜看待這一現象,它是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張漢林對記者表示,中國整個貿易增長和發展,應該進行發展空間的戰略轉移。因為東部發達地區資源是相對短缺的,而中西部無論是人力資源、自然資源還是整個産業結構,都是有利於驅動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力量。

  他説,大的空間轉移表現在兩個方面:大量的製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東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轉型做高端製造業以及現代服務業。這也是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最重要基礎。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保中心副主任張翼則認為,西部大開發對中部的崛起戰略的實施開始見效。而更為重要的是,國家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處於勞動力金字塔的底部開始收縮,新供給的農民工的增量每年都在縮減。儘管從人口紅利來説是還沒有到完結的地步,但已呈現出增量萎縮的趨勢。比如説農民工原來在80年代主要是小學畢業生為主,到90年代主要開始初中畢業生為主,到了新世紀的這十年,我們説初中畢業生的數量開始下降,而高中階段以上的,受過職業教育的這部分農民工數量增長得非常快。但顯然,我國産業需求並沒有跟上勞動力需求的改變。説小年齡段的人口的短缺,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不得不發生本質的變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西部地區承接過來的産業跟東部的産業鏈實際上在同一個層次上,東部地區自己本身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它的低端産業所佔的比重跟中西部地區轉移過來的低端産業同時來搶奪這個低端教育人口的時候,就導致這個競爭更加激烈。

  我們一直説要産業結構要升級,企業的換代速度要加快,甚至於東部地區、沿海地區騰籠換鳥,結果這麼多年過去,東部地區的第二産業裏面,尤其製造業裏面,這一塊低端産業仍然佔據非常大的比重,這個結構不改變,它跟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爭奪戰就一直會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