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華北旱情超預期鄭麥兔年首日狂飆7%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0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不斷蔓延的華北地區旱情超出了市場預期。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佈華北地區嚴重冬旱影響小麥産量的一份特別警告,引爆了市場積蓄許久的激情。8日,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大幅上揚,達到29月來的新高,國內小麥期貨價格更是在兔年第一個交易日飆升7%。

  截至昨日收盤,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主力1109合約收盤報3051元/噸,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200元/噸,漲幅高達7.02%;9日,CBOT3月小麥合約在亞洲交易時段繼續上漲,盤中達到了每蒲式耳8.83美元,是29個月來的高位。

  “單日漲幅達到7%以上,非常罕見,一方面與節日漲幅擴大有關,更主要的是與華北地區旱情超出市場預期有關,糧食供給偏緊預期正在強化。”格林期貨分析師李永民表示,當日強麥期貨主力合約刷新上市以來價格新高點,也創下了單日漲幅最大紀錄。

  “在全球市場已然吃緊之際,中國主要冬小麥産區遭遇的嚴重旱災或將嚴重威脅到其冬小麥産量。”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月8日早間一份特別報告指出,2010年10月以來華北平原降水顯著低於歷史平均水平。而華北地區正是中國冬小麥的主要産區,因此6月的冬小麥收割令人擔憂。低降雨減少了在12月至2月低溫時期積雪對休眠期小麥的保護,也降低了生長期小麥需要的土壤濕度。

  報告顯示,主要受影響省份為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和山西,這些省份佔到全國小麥産量的2/3。報告預計,這些省份中的516萬公頃將會受到影響,而總種植面積為1400萬公頃。乾旱還同樣造成257萬人和279萬頭牲畜飲水困難。政府已支出150億美元來補貼農民的收入和其他成本。即便如此,華北旱情有進一步加重趨勢,冬小麥生長面臨嚴峻考驗,抗旱保苗任務艱巨。

  由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産國,雖然國內糧食儲備幾十年來足以自足,但一旦中國開始大量進口糧食,將會對國際糧價産生巨大影響。當前,國際糧食市場自突尼斯因食品價格飆升而發生騷亂後,北非及中東加快了進口國際小麥,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吸引投機資金大舉做多,推動麥價上漲。

  與此同時,全球主産區氣候原因也支持了國際小麥的價格,如美國南部平原天氣乾燥、加拿大面臨低溫威脅、中國冬麥區遭遇大旱等;美元指數持續走低也是輔助CBOT小麥連續上漲的主要因素。

  業內人士指出,投機資金的積極參與和偏緊的市場供給格局將繼續推動糧食價格走高。期價突漲也許和某個可供炒作的熱點有關,但行情趨勢持續向上則是和投機資金的積極參與或不可分,而資金的進場又必然與偏緊的供給格局相互關聯。“糧價上行壓力無可爭議,高價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仍將持續。”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