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對話]品牌“正道”(20110116)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6日 23: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對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890f48203184885b89122518d9b9604


  嘉賓:
  閻曉宏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兼國家版權局副局長
  楊學山    信息産業部副部長
  葛  珂    金山軟體高級副總裁兼金山辦公軟體CEO
  李向榮    國家電網信息工作辦公室主任
  梁海霞    蘇州浩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裁
  雷  毅    北京數碼大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2000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鼓勵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18號文件")。該政策以及國家相關部委陸續出臺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對促進國內軟體産業及集成電路産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8號文2010年到期,此時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下一步的政策措施,表明"新18號文"的推出指日可待。1月1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被視為軟體産業翹首以待的新18號文的預熱。

  在18號文件政策執行的十年間,中國保護知識産權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績?軟體作為凝聚力高智力的産品,在保護軟體的知識産權方面,中國政府做了什麼?中國企業面臨了什麼?中國的消費者經歷了什麼?《對話》邀請權威人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來到現場,對十年品牌正道作全面的梳理和展望。

  1、國産軟體行業曾面臨的困局

  陳偉鴻:對我們中國的這些軟體生産企業來説,他們追求的目標,其實是一個漢字,"品",品牌的品,正所謂口口相傳,達到品牌的一個知名度和美譽度。但我們提供的這個字能更有一些沉重感,是"困",困局的困。今天現場我們有很多中國的軟體生産企業,不知道各位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會不會想到自己發展歷程當中的一些艱難歲月,或者説是特別時刻?

  葛珂:金山發展歷程比較長,從1988年開始,到今年快23年了。整個公司的發展歷程跟中國知識産權保護過程,包括跟中國軟體産業的發展過程都可以對上。在1995年之前,這個産品其實在中國的使用率非常非常高,一度達到90%以上。可能當時中國老百姓可能一提起辦公軟體,或者一提計算機軟體都會想起WPS三個字。但是隨著1995年,包括一些國際巨頭進入市場,這個受盜版影響,公司發展受到非常大的制約。最困難的時候,公司員工離職的非常多,從當時幾百人的公司到幾十人的公司,其實這樣的公司從輝煌的巔峰到一個低谷,我想應該是受知識産權保護盜版因素影響造成的這個困局。

  梁海霞:1998年到2000年,當時我們自主開發的專業軟體,然後就開始有盜版,那時候從我們自身來説,實際上是沒有什麼保護能力的,大約有不到5%的客戶願意去買正版軟體。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的一個客戶跟我在談,你這個軟體要便宜一點,你看我拿五塊錢,我到市場上可以買到你的軟體,你為什麼要賣給我這麼貴?我們當時的售價是一萬多一套。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甚至都有點感覺活不下去的那種感覺了,為了把這個業務支撐下去,我們曾經也是在公司的業務中間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比方我們去做票據打印這樣跟硬體結合的。像我們這個同行大概有十多家企業,大約也一半的企業要麼就是幹別的去了,轉行,要麼就是倒閉了。最後一個困境,是讓我們心理上非常難過的一件事情,我們軟體已經做得很好,有客戶已經在用了,但是還面對很多的國民觀念上的一種不理解,或者質疑。比方説,一個想買我們軟體的客戶,他不願意只是相信我們的宣傳,我們就把他請到我們一家用得非常好的樣板客戶那裏參觀,當時他看了客戶那邊使用者在過程中間用的也是非常順利的,也做了很多工程。但是他問我一句話,這是你們的軟體嗎?他覺得是你們用技術手段,調用了國外的軟體在做這個工程設計。我覺得特別悲哀。

  陳偉鴻:你那個時候對軟體的正版之路還抱有信心嗎?抱有希望嗎?

  梁海霞:我覺得有這麼一天的,因為我在看到整個的環境在一天天轉暖。

  雷毅:數碼大方成立的時間是2003年,當時我們的産品是提供CD和PIM軟體。我們當時發佈三款産品,我們有一百多個版本的盜版光盤。除了這個以外,讓人很氣憤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有十幾家網站把我們産品,在我們發佈的當天,放在網站上。我們自己在中國做軟體是不是沒有出路?我們也在問自己,但是我們相信這個事情會有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就是在這種痛苦的煎熬中往前走。

  2、中國軟體企業在困境中的突圍

  陳偉鴻: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看到中國的這些軟體生産企業,他們也打響了一場生死保衛戰,而且這個戰果會讓我們覺得興奮一些,可以來改善一下現場比較壓抑的心情,我們為各位介紹的是中國正版軟體産業的一個産值,從2002年的一千億元,現在達到了2009年的一萬三億元,而且截止到2010年的12月31號,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一共完成了軟體採購是47716套,其中國外的軟體産品是20156套,國內的軟體産品是27560套,可以説國內的軟體産品,現在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

  閻曉宏: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很振奮的,但是這個數字還是一個初步的數字,從軟體産業角度來看的話,發展的空間將是非常大的,從我們這次政府採購正版軟體來看,也是剛開了一個頭,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還有接近十個月的時間,這項工作還在進行中。另外,我還想我們的軟體企業也應該提高維權的意識。溫總理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説我們中華民族是這樣的,別人的東西放在桌子上,你碰都不要碰,我們這個觀念對有形的東西歷來都是這樣的,確實別人的自行車,我們誰都不會騎到自己家裏去,就是一棵白菜放在那兒也不會搬走,覺得道德上是一個恥辱。但是對軟體,對無形財産,咱們這方面的確淡漠一些。另外,我覺得使用者的話,我們也需要,就是他這個一個軟體,或者是一個智力,或者其它的一個版權的作品,它都凝結著人的智力成果,得不到尊重的話,我們社會進步就會停滯,就會很慢。

  葛珂:其實最早我們在做第一輪政府採購的時候,我們接觸到的都是主管機關,真正的用戶我們是接觸不到的。到第二輪政府採購的時候,可以慢慢夠到一些具體的政府單位的信息化工作人員,他對你感興趣了,國網是中國最大型的企業,我覺得有的時候能跟國網做一輪技術溝通,技術交流,對我們來説,都是很驕傲的一件事情。

  李向榮:作為一個世界500強排列第八的國家電網公司,我們對採購軟體是非常慎重的,我們特別考慮性價比,這個軟體買來以後,能不能夠用,好不好用,實不實用。

  陳偉鴻:你們是不是把各家都拿來比試了一番?

  李向榮:當初我們首先進行市場調查,第二進行大規模的全方位的測試。還有第三步,招標。採用這種市場化採購,進行了大概有三個多月艱苦的談判,那麼最後應該來講,金山軟體的辦公軟體,在技術分和價格分上的綜合分達到最優,所有最後我們一步,通過招標領導小組會最後確定,我們全國家電網公司使用金山軟體。

  陳偉鴻:這個在當時的央企當中,是不是第一家?

  李向榮:我們這麼大規模的,吃螃蟹的應該是第一家。

  陳偉鴻:可是吃螃蟹就意味著有風險,你覺得這樣的做法在當時而言,有什麼風險嗎?

  李向榮:風險就是體現在我們將來使用的過程中,能不能有一個優質的服務。

  陳偉鴻:綜合來説,這只螃蟹的味道還是如何?

  李向榮:挺好。

  葛珂:我想可能是李主任今天説起來吃螃蟹味道很好,他當時,我相信他一定會覺得,這個金山到底行不行。雖然測試過了,那你的産品可以了,不代表你的服務能跟得上。

  陳偉鴻:那你們有沒有給他做出什麼樣的承諾?

  葛珂:我印象非常清晰的是,在我們明確了合作之後,李主任專門把我,包括我們公司的創始人邱博軍,包括還有下面每一個實施單位小組的成員,叫到國家電網。去了之後,李主任非常明確地強調,國家電網系統內部有成百上千的應用系統要解決,那我們今天測試你這個金山的産品是可以試用的,但不代表你的服務能力一定能跟得上,你們要有決心,組成一個專門的團隊,把國家電網這個系統核心問題一定要拿下來,而且要簽軍令狀,不敢説提頭保證,但是你一定要做到。另外一方面,其實他是中國本土的軟體産品,進入中國的,甚至世界性大企業的門,打開了一個非常有代表性意義的這個空間。

  陳偉鴻:當時你們這個軍令狀簽了嗎?

  葛珂:那肯定要簽,必須簽。而且這個,我們專門為這個國家電網項目實施成立了將近20多個人的項目小組,全程監控。

  陳偉鴻:他們擁有了國家電網這樣一個巨型的客戶,到底是靠自己的幸運擁有了這次突圍,還是什麼樣的一次機遇讓他們有了這次突圍,你們二位怎麼看?

  閻曉宏:雖然是金山的一家公司,實際也是對民族的軟體企業一個考驗。如果我們的産品通過像電網這樣的使用,它會在社會上,我覺得也是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形象。

  楊學山:對企業來説,我們希望對他們採購的流程,採購的運作方式要充分地了解,然後要符合標書和各個程序的要求,這是我們必須做到的。我們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句話,叫竊書不為賊。這是我們文化裏面的東西,但是我相信隨著我們整體的正版化的推進,對知識産權的認識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提高,這個觀念和環境都在變化,我們不希望再出現金山剛才説的狼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我也不希望再聽到説,雜草什麼地方長都行。我們的確需要有一塊好的土壤,那麼好的土壤,作為企業,剛才十分重要的,就是要為用戶想在前頭,做在前頭,做好服務。

  3、中國軟體品牌正道未來圖景

  陳偉鴻:軟將行業未來的宏圖是什麼樣的宏圖?您覺得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障礙擺在我們面前,從體制和機制的角度而言,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一些創新?

  楊學山:2010年一萬三千億,這個規模看起來不小,但是和我們國家的經濟的總規模相比,軟體産業如果是在日本的話,大概這個和我們經濟規模總量差不多,但是相應的口徑地下,它的規模是我們的四倍左右,它還有十分大的發展的空間,而且還要繼續地往前發展。第二方面,基於互聯網的軟體的發展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它的前景更加廣闊,騰訊、阿裏巴巴是典型的例子,我相信未來我們還有更多的騰訊和阿裏巴巴産生。這樣的爆發性增長給我們,這種新型的産業的爆發性的增長和産業發展方向的轉變,以及我們在各個傳統領域這個實力的不斷的增長,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我們軟體産業又大又強,這個真正在這個領域能夠躋身於世界的先進水平這個行列。這個圖景我相信一定會到來。

  閻曉宏:軟體它是先導性的、戰略性的、基礎性的,它的發展不僅僅是關聯著軟體這本身,而且它和這個産業的發展,對帶動國民經濟領域其它行業的發展又非常重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現在講轉變發展方式,都需要國家的環境和軟體産業自身的環境都需要實現一個大的發展。軟體産業一定會成為中國的最強勢的支柱性的産業。這個知識産權就是不僅僅一個保護,它包括了創造、使用、管理和保護,這樣幾個環節,所以從長遠來看的話,建立一個軟體正版化的長效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楊學山:我們現在大體上是億和幾十億這個數量級的企業,但是這個企業在國際競爭的格局底下,同臺競爭,塊頭太小,小孩子和巨人打架,沒法打。所以如何實現我們各個領域的領頭羊,能夠在這段時間裏面實現一個數量級的增長,不是翻番,是一個數量級的增長。

  陳偉鴻:在小小的軟體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它大大的價值,同時在這一刻,大家更看到了,我們中國軟體生産企業他們大大的雄心和壯志。在中國保護知識産權的進程當中,我們看到中國的軟體企業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今天,我們也特別希望大家能夠希望延續過往,大家的堅持、大家的自信、大家的努力,能夠把大家的憧憬變成明天我們觸手可及的現實。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
  • 對話
  • 品牌
  • 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