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溫州跨境直投試點獲批 8千億個人資本自由行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1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疏,還是堵?對於日益龐大的民間資本,溫州地方政府在這“疏”字上又開決口,在一系列引導投資的舉措下,又多了一條讓民資直接出境的通道。

  1月7日,溫州外經貿局經〔2011〕1號文件向區域內的外經貿系統,當地開發區招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縣(市)支局(簡稱“溫州外匯支局”)等系統逐級發佈。該份名為《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規定,從發文之日起,溫州居民可不必如之前一樣曲線進行,資金可直接出境。

  據稱,溫州目前是全國唯一的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

  民間資本出海

  根據試點方案,溫州的個人投資者需持有中國居民身份證並取得因私護照,18周歲以上的溫州戶籍居民。

  “此次允許個人在境外直接投資,有利於拓寬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渠道,引導民資合理合法‘走出去’。”溫州金融辦相關人士透露。民間資本通過正規渠道到境外投資,有兩方面的引導意向。

  一方面決策部門可以掌握資金流向、數量,有利於維護溫州個人在境外投資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溫州試點個人直接境外投資試點,將為國家推進外匯管理制度改革累積經驗。

  試點方案規定,投資者單項境外投資額不超過等值300萬美元,多個投資者共同實施一項境外直接投資的,總額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

  投資方式多樣。投資者可通過在境外新設、並購、參股等方式設立企業,或取得既有企業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

  然而,方案規定,個人資金投資的領域,必須是非金融企業。

  “這點跟溫州目前欲走出去的資本有比較大的落差。”溫州一人士認為,“目前溫州資本最感興趣的領域除了房地産外,就是金融了。”

  這點人行溫州中心支行近期的一項調查可以佐證。

  截至2010年5月,溫州11家法人機構,1360家法人企業,有超過39億元資金已經投資到本地金融機構。其中並不包括5月以後的金融機構增資擴股,或者本地法人在區域外金融機構及區域外的溫商資本投資。

  由此,有投資者認為,這種禁止與區域內民資訴求是否形成“和諧”對接,有待市場運行觀察。

  僑匯激增

  溫州區域試點的施行,是多年來當地民間資金累積和激增的僑匯尋找出口的訴求。一個目前比較統一的説法是,溫州的民間資本容量已經從5年前的3000億累積到如今的8000億以上。

  “今年1月以來,僑匯基本處於增長態勢。”以外匯的累積為例,中國銀行浙江省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行溫州區域內的外幣存款增長去年前兩個季度就達到了近4億美元。

  溫州是全省乃至全國的重點僑鄉,根據溫州僑聯統計,現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50多萬人,遍佈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在溫州的歸國華僑和僑眷有43萬多人。

  其實這種僑匯和民間資金的累積態勢並非一時衝動。在2009年的這波僑匯激增中,一些僑屬會騰挪資金到境內各大城市炒樓。但是,目前樓市走勢不明,這批鉅額資金由此或進入“睡眠”狀態。

  更令當地監管層擔憂的是,這些日漸龐大的資金有可能進入地下錢莊和高利貸公司等領域。由於投資渠道的缺乏,溫州匯市這幾年來,外匯交易量一直處於北京、上海兩城市之後。

  “與這些城市多以機構或者企業炒匯相比,溫州卻主要以個人炒匯為主。”溫州一銀行的外匯交易員介紹。

  僑匯激增後資金躁動,民資卻鮮有出處,只能不斷地介入房地産、煤礦、農産品等領域投機逐利。雖然總體盈利明顯,但同時承擔了一個“炒作”的“詬名”。

  個人資金的直接出境,這其實也是溫州地方政府啟動的金融建設系列政策之一。而這次的民資自由出境試點,則是對民間資金更大範圍的疏導。溫州市外經貿局相關人士透露,這個設想提出之際,就被納入溫州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予以推進,並落實相關工作責任。

  這還是一個試點。總共分三個階段,2011年分實施階段。

  溫州市外經貿局相關人士介紹,自2010年-2012年,試點工作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0年)為完成方案申報階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批准試點方案。

  2011年為第二階段,為方案實施階段。第三階段2012年,為總結評估階段,積極總結評估試點經驗與成果,是否會進一步推廣,則看成效而定。

  這一試點以地方外經貿系統和金融辦主導,而個人投資資金僅向外經貿局和外匯管理局同時備份,溫州支局實施的是資金進出的監管功能。

  不過,1月10日下午,外管局溫州支局負責人蔡靈躍對本報記者表示,“並不清楚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