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證監會發審委近日一紙“暫緩表決”的公告,無疑暫時中斷了一些資本大鱷希望通過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成功上市而給自己帶來的IPO暴富夢。
截至昨日 (12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證監會和貝因美均未對外透露暫緩表決的原因。不過在記者採訪中,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貝因美“暫緩表決”或許禍起“直投+保薦”模式。
公司:靜待通知
“根據證監會的規定,公司現在處於上市的靜默期,關於招股書中披露的一切消息都不能進行採訪。只有在過會以後才能接受採訪。我們從週一收到口頭暫緩通知,至今為止沒有接到證監會書面的暫緩通知以及原因的書面説明。”貝因美董秘劉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暫緩表決的時間長短不一,對公司未來的情況,公司無法預測,“我們現在也在等候通知”。
“聽到他們被‘暫緩’的消息後,我們也感覺很突然,因為按我之前的預估通過率是很大的,但結果卻不一樣。”某券商乳製品行業分析師向記者指出,“有些説法是公司主營業務不集中,我認為他們80%(的業務)都是做奶粉,這已經是非常集中的主營業務,其他的投資副業其實佔比非常小,而公司現金流有些是負數,也説明他們缺錢,才需要融資。財務方面的問題我覺得都不是很大。”
知名證券市場評論人士黃湘源指出:“關於暫緩表決説明這個公司可能存在疑問,但並沒有涉及到很關鍵的問題;如果涉及到關鍵問題,會被直接否決掉的。也有可能是出現了舉報材料等問題,這就得等下一輪。”
截至昨日發稿,業內至少傳出了四種聲音:一是貝因美沒有在招股説明書中向投資者傳遞足夠的市場風險提示,如對産品質量風波的預警;二是貝因美的資金趨緊;三是歷史股權轉讓問題;四是因“保薦+直投”模式遭遇攔截。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市場人士調查發現,在上述説法中,後兩個説法被認為與“暫緩”的關聯度最高,尤其是“保薦+直投”模式更是受到市場詬病。
平安財智持股4.91%
所謂“保薦+直投”,就是券商作為IPO企業保薦人的同時,旗下直投公司又參股該企業。而貝因美意欲登陸A股的模式就充滿了“保薦+直投”魅影,主角則是平安證券。
貝因美的招股書披露,貝因美此次擬發行不超過4300萬股,募集資金8.7億元,主承銷商是平安證券。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證券旗下的全資直投子公司——平安財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09年貝因美的第五次增資擴股中,以現金增資800萬元入股貝因美,持有貝因美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4.91%,成為貝因美的第四大股東。
證券市場在啟動券商直接投資兩年多以來,“保薦+直投”模式逐步受到市場關注,目前已經有10家接受券商直接投資的企業上市。其中,賬面獲利最多的當屬最早獲得直投資格的中信證券,投資家數最多的國信證券。
2010年6月7日,銳奇股份(300126,收盤價35.29元)首次發行上市申請獲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審核通過,該公司的保薦人同樣是多次操作“保薦+直投”的平安證券,其子公司平安財智持有銳奇股份發行前總股本的4.99%股權。據此,平安證券在獲得保薦費的同時,還將收穫不菲的股權投資收益。
不過,自創業板啟動以來,“保薦+直投”就不斷引發市場爭議。有學者指出,該模式是券商投行在公司IPO前,把自己旗下的直投機構拉進來捆綁上市,你給我廉價的股份,我保薦你上市,“直投+保薦”模式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利益輸送、內幕交易。
一位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直投的券商往往被認為可能存在幫助發行人掩蓋問題,高估公司價值,提高發行價等行為,藉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保薦+直投’這個問題目前是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在操作的公司都是在規則上打‘擦邊球’。假如證監會是因為‘保薦+直投’的模式暫緩貝因美的話,那説明證監會已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即使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也對這樣的上市公司抱有疑問,這種公司上市後是很危險的。”
知名證券市場評論人士黃湘源則指出,“一提打擊內幕交易,眼珠盯住的都是二級市場交易環節,但是一級市場的證券發行,尤其是發行前的環節似乎都不存在內幕交易嗎?直投作為保薦機構的子公司,他們知道的內幕消息很多,掌握了該公司今後的長期發展目標,這些都是典型的內幕交易,人家把內幕給你,於是捆綁在一起,在掌握內幕之後再交易,這對其他投資者是十分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