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10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帷幕雖已徐徐落下,但頒獎典禮現場獲獎機構的掌聲、歡呼雀躍聲卻依然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空回蕩,刺激著每個本土研究機構緊張敏感的神經。因為每家參與評選的機構都知道,這掌聲、歡呼聲只是下一輪研發實力、市場影響力展示角逐序曲。
迄今為止,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已經連續搞了八個年頭,儘管不少業內人士對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微詞不斷,但當研究員的薪酬獎勵和新財富評選結果挂鉤之後,獲獎分析師一夜身價倍增──年薪從幾十萬快速躍至數百萬的傳奇,已讓所有人無法對這一評選視若無睹。
隱約浮現的中國斧頭
早在4年前的2006年,于中國經濟崛起與A股市場那段難忘的牛市之際,國內券商研究員首次發出了爭奪中國本土市場話語權的吶喊。
數年下來,類似華爾街斧頭的中國分析師和研究機構開始浮出水面並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壟斷格局。
在新財富2010年最佳分析師評選中,申銀萬國證券趙金厚連續七年榮獲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評選第一名,趙亦因此獲得了新財富分析師首屆白金大獎。
新財富石油化工行業最佳分析師前三名自2007年就開始為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申銀萬國證券三家券商的研究員獨佔,甚至排名順序都沒有變化,連續四年的評選結果顯示,每次該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都是中信證券的殷孝東,第二名為招商證券的裘孝峰,第三名為申銀萬國以鄭治國為首的研究小組。
行業分析話語權霸主地位表現最強勢的是中信證券,在31個行業獎項評選中,中信證券一舉收攬了10個行業分析師最佳第一獎項,其中,汽車和零部件行業、社會服務行業、建築工程行業、電力煤氣公用事業、家電行業等五個行業評選連續三年以上排名第一。
上海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那些分析師排名穩定的行業都是今年以來沒有太大投資機會的行業,而那些投資機會多且市場波動大的行業的分析師排名則同比發生巨大變化,比如電子行業。”
然而,2010年最具投資潛力的醫藥生物行業的話語權,卻牢牢掌握在申銀萬國羅 、婁聖睿、葉飛等組成的研究小組手中,申銀萬國的醫藥生物研究小組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被新財富評選為行業第一。
儘管電行業最佳分析師排名變動較大,中金公司研究員趙曉光異軍突起獲得了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但排在行業前三名的成員並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除了每個券商研究員排名順序略有變化外,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對這一行業的分析預測依然擁有著相當大的話語權。
最能體現本土券商綜合實力的排名為最佳本土研究團隊,自2006年開始,中信證券位居本土最佳團隊第一名,申銀萬國則連續五年位居本土最佳研究團隊排名第二。
新財富多年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排名顯示,申銀萬國的研發實力不容小視,在2004年─2010年的七年時間內,申銀萬國只有在2008年位居最具影響力排名第二,其餘年份均榮居排名首位。
最富戲劇變化的是安信證券的宏觀經濟行業最佳分析師的排名波動,其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博士,曾在2004年─2007年連續四年位居宏觀經濟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在2008年和2009年的行業排名卻驟降至第四名,但到了2010年,高善文再次獲得新財富宏觀經濟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的榮譽。
近年來,券商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日益受到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重視,在最佳行業分析師排名中,宏觀經濟行業最佳分析師排名的含金量最高,素有最佳行業分析師王冠上明珠的美譽,受益於高善文博士宏觀分析行業地位的崛起,在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的排名榜單中安信證券從2008年的行業第八名一舉升至行業第四名。
排名背後的角逐
手握重金的機構參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投票評選,投票結果與基金機構交易佣金分配巨大利益相連,各大本土券商自然而然地就圍繞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排名展開激烈角逐。
早在2004年,國信證券在業內率先給分析師市場化定價的,參照“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榜單,以年薪30萬-50萬元公開招募首席分析師,當年年末,國信證券將當年獲得行業第一名的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的肖利娟、鄭東等10余名最佳分析師攬入懷中,然而,國信證券重金挖角的做法並沒有給其帶來持續的榮譽光環,因為其用重金挖過來的優秀研究員很快被競爭對手以同樣的方式挖走。
如果説國信證券重金挖掘的結局是“播下龍種、收穫跳蚤”的悲劇,那麼中信證券則是重金收攬人才的最大贏家。
中信證券于2005年成功上市募資後,開始全面強化旗下包括研究在內的各項業務競爭力,2006年,其以重金將上榜2005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4個行業第一名和1個行業第二名納入旗下,高起點打造研究陣容,最終,在2006年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前兩屆還在機構視野之外的中信證券研究部異軍突起,摘得12個研究領域的第一名。
中信證券藉此奠定了最佳本土研究團隊的霸主地位,從2006年至今,連續五年蟬聯本土最佳研究團隊。
在重金挖角的人才大戰中,光大證券第一個飽嘗人才流失重創。隨著高善文等一批優秀研究員的離職,光大證券從2006年的“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8名急跌至2007年的第13名,儘管光大證券2008年又引入了原中信建投證券的首席宏觀分析師潘向東,重新組建宏觀研究團隊,但至今未能殺入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排名前十,其2005年以前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排名第五的成績成了遙遠而又光榮的歷史記憶。
現如今隨著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等資深分析師相繼離職,中金公司飽嘗失血之痛。
2010年,中金公司從本土最佳研究團隊前五排名榜單中消失,從2009年的排名第四滑落至排名第七,中金公司在宏觀經濟行業和策略研究行業分析師這兩項重要行業的最佳分析師評選上均榜上無名。
與中金公司同病相憐的是國金證券,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紀路在2010年獲得新財富第五屆傑出研究領袖大獎,但其旗下龔雲華等4位新財富金牌分析師卻在年內轉投齊魯證券。
無獨有偶,中金公司研究主管邱勁在頒獎典禮上同樣獲頒傑出研究領袖大獎,只不過邱勁的傑出研究領袖獎項為上一屆評選結果。
兩家研究所負責人相繼獲得傑出領袖獎,均遭受人才流失的重創,在人才流失面前,傑出研究領袖的光環正變得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