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探尋:誰是農産品漲聲背後的獲利者?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0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走出物價迷局》今天播出了第二篇,記者陳俊傑、陳振璽以農産品為例分析了在一片漲聲背後的獲利者。農民、中間商、菜販,漲價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説自己不賺錢,那麼老百姓掏出來的錢進了誰的口袋?

  主持人:通過你的調查發現好像漲價鏈條上各個環節都説自己不賺錢,這是為什麼呢?

  記者:是的,這個聽起來有些奇怪,但細分析也符合經濟學的常理。

  我們還是以農産品為例,首先來看第一個生産環節,農産品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農民。包括北京大學經濟係副主任蘇劍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農民應該能從這輪物價上漲浪潮中獲益。但實際上,接受調查的糧農、菜農都説沒有感受到這輪漲價帶來的好處。

  在農業大省河南調查期間遇到了一位姓邢的菜農,他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賣掉了一車白菜,但他卻説高興不起來。他説,雖然菜多賣了錢,但是農業原料的價格也上漲了,種菜的成本增加了,相比之下,利潤就被攤薄了。用邢師傅自己的話説就是,“人工貴了,化肥貴了,電費貴了,油貴了,還賺啥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曹和平教授也表示了認同,他説,按照經濟規律,物價上漲,農民能夠從上漲中獲得30%的增收,但是現在農産品生産中成品油和化肥價格的增加,加大了農民的生産成本,農民絕對算不上贏家。

  主持人:那麼其他環節也説不賺錢,是不是也源自於成本增加的原因呢?

  記者:是的,因為生産需要購進原料,原料價格上漲必定攤薄了利潤。記者也調查了農産品鏈條上另外的一端,市場銷售環節。在走訪的市場中,商販們都説沒賺到大錢。

  因為賣的貴是因為進貨價格也貴,利潤和沒有漲價之前相比差不多。一位姓金的商販舉了黃瓜的例子。他説,去年這個季節黃瓜進貨價是1塊2、3,賣1塊5、6,今年的進貨價是1塊6、7,賣2塊左右,利潤都是3、4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