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行年末衝規模血拼吸儲戰 存款億元一天返20萬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5日 0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由於2009年主要是在衝貸款規模,今年以來,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存款立行”。大大高於去年的存款任務讓基層客戶經理們極為鬱悶。

  小劉説,今年,分行給我們支行下的存款任務是新增存款9億元,而2009年全年的任務是新增存款3億多元,“今年我們基層人員的日均存款餘額也提升了近50%。”

  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下半年以來,我們行已經打了兩場拉存款的戰鬥。由於我們是國有大行,費用上控制得非常嚴格,所以收效並不顯著。現在我們支行的存款餘額還差1億元左右。

  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説,雖然各家銀行的客戶經理都在不遺餘力地拉存款,但收效甚微。基本上,各家分行有一半以上的員工完不成全年下派的指標。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高息攬儲再現江湖。該股份制銀行人士坦言,完不成任務也是死,違規也是死,如果沒被查到也就過了這道坎。正是在這種心態下,部分銀行尤其是一些中小商業銀行人士開始鋌而走險。

  該人士也證實,現在銀行搶存款非常激烈,只要聽説企業有閒置資金,各銀行客戶經理都是一窩蜂地去搶。反正資金是價高者得。

  不過,他強調,現在監管機構查得非常嚴,一般的小單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所以資金規模肯定要在億元以上。分行年底要完成存款指標,領導也在著急找錢,這樣就可以一事一議,領導在批費用上也會相對闊綽。

  儲蓄大騰挪 資金轉圈防縮水

  在銀行基層人員四處找錢的時候,從三季度以來的儲蓄搬家卻在抵消著存款增長的效果。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69億元,同比少增1128億元。其中,在加息的背景下,10月居民儲蓄存款反而銳減7003億元,刷新單月降幅歷史紀錄。如此大規模的儲蓄搬家,在歷史上確屬罕見。

  面對不斷創出新高的CPI,走進“負利率時代”的國人不再甘心讓個人資産在銀行“縮水”。加息後2.5%的基準利率相比10月CPI4.4%的同比漲幅,負利率已讓市民有了“錢放什麼地方都好,就是不能放銀行”的想法。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則顯示,10月股市新開戶數達到117.3萬戶,新增基金開戶數為21.9萬戶,環比增幅均超過10%。股市成為分流儲蓄的一個重要渠道。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相對於企業存款,個人儲蓄的流失不會對銀行的經營産生重大影響。他介紹,就一般商業銀行的存款而言,大部分且較為穩定的是企業存款,以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支行為例,一般是企業存款10億元,個人存款2億元,比例在5:1的水平。

  但是,銀行最為看重的企業存款也在通過各種方式來規避“負利率”下的資産縮水。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很多大型企業都成立了持有金融牌照的財務公司來繞開存款利率上限的規定。大型企業將資金調撥到財務公司中進行統一管理。由於財務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其資金來源可以作為銀行的同業資金。而監管規定對同業資金可以雙方自行議價。

  某國有大型銀行人士説,現在同業存款的利率基本上是在同期限Shibor利率的基準上加100個基點,具體價格和一些銀行資金運用的渠道有關。比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金使用渠道寬,資金的使用效率較高,協議存款的資金價格相對高一些。而有些中小銀行,受自身條件的限制,提供價格的能力相對弱一些。

  上述銀行人士指出,由於同業存款並不計入一般存款,也就是説對降低銀行存貸比沒有太大貢獻,而銀行也不將同業存款計入到相關人員的考核中去。“拉不到存款,只能抓幾單同業,而對於同業存款,相關人員最多拿到一些營銷費用的獎勵。”

  不過,到了年底,各家銀行的基層客戶經理都會血拼“買存款”,來完成存款時點指標。所以,不出意外的話,財務公司的資金會很快轉入大型企業手中,並以一般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業銀行。畢竟,在關鍵時點,1億元的資金會有20萬元左右的收益,折合年率達到70%左右。

  “錢還是那些錢,但是轉了一圈,就會讓相關利益方都拿到收益。”業內人士指出,在年底這一關鍵時點上,各家銀行的存款指標可能再度飆升,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可能陸續上演。

  要堵更要疏 推進利率市場化

  愈演愈烈的“吸儲大戰”已引起業內專家的高度警覺。他們認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銀行間利率不斷抬升以及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率的下降,都增加了銀行兌付風險。專家表示,“考慮到現在銀行間資金的緊張局面,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存在加速積累的趨勢。”

  央行連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鎖住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同時,也減少了一般存款餘額,進而拖累了商業銀行的存貸比指標,使得部分商業銀行的存貸比可能無法達到監管機構提出的75%的下限要求,如果不能有效縮減貸款規模,或者説為了日後能繼續增加貸款,銀行就不得不通過吸收存款來降低存貸比。由此,各家銀行“血拼”攬儲就不足為怪了。

  而且,目前監管機構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在負利率和理財等高收益市場面前,企業很難選擇讓資金進入銀行存款渠道。因此,沒有高額返點,銀行很難吸引到大額存款資金。

  對於攬儲大戰,銀監會已對多家商業銀行的違規攬儲行為進行了處罰,並明確表示要從源頭上防治違規攬儲行為。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改革以存貸款時點規模為核心的傳統考核方式,建立“風險與約束相稱、激勵與問責平衡、當前與長遠兼顧”的激勵機制。

  但專家指出,金融市場的管理僅靠查處、打擊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在存款利率受管制的情況下,銀行難以進行正當的價格競爭,因此各種違規手段才屢禁不止。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認為,作為資金價格,利率的市場化改革毫無疑問是優化經濟結構、化解經濟問題的首要一步。央行應在穩妥的基礎上,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存款利率水平現在仍是鐵板一塊,但其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適當放開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主要意圖不是抑制經濟過熱,而是旨在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性,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靈活調整,對整體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

  不過,接近監管機構的某位人士表示,現在不是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合適時機。利率市場化不可能在貸款佔商業銀行資産主體,商業銀行又在資源配置中佔主體的情況下實現,這可能導致銀行體系的財務危機。如果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國耗費成本超過萬億的金融改革成果可能毀於一旦。

  “某國有大型銀行的客戶經理小劉最近到處找錢,在各大企業客戶中間來回跑,希望能談下幾筆資金在銀行賬上趴一段時間,哪怕是就呆12月31日這最後一天的“過路錢”。“其他費用都好談。”小劉説。

  小劉説的費用主要是指存款返點費。他介紹,與去年主抓貸款不同,今年銀行對存款非常看重,而且個人績效考核也和存款挂鉤。“現在來看,我的存款日均指標肯定完不成了,只能衝一把時點,這樣業績不會太難看。而我們支行資金缺口在3億元左右,領導也在為找錢上火呢。”正是在搶存款的壓力下,存款返點費水漲船高,每個季度最後一天這種關鍵時點的費用從今年年中的千分之一,上升到了目前的千分之二三。也就是説,在12月31日這天,1億元的“過路錢”放在銀行戶頭上,對方可以拿到20萬-30萬的返點佣金。

  這無疑觸犯了高息攬儲的監管禁令。專家表示,高息攬儲是我國利率市場價格雙軌制情況下出現的一種現象,由於我國目前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所以造成存款的真實成本和官方存款利率之間的矛盾和差異。 目前的措施是加大監管力度,但最為重要的是 不斷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讓利率真實反映市 場資金的供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