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1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1月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新政,加劇了美元在國際匯市的疲勢,給全球經濟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這將怎樣影響全球消費?美國國內有無通脹?“印鈔”政策招致國際社會一致聲討並緊急應對,二十國集團與會領導人在《首爾宣言》中也強調,全球不能出現競爭性的貨幣貶值,要求發達經濟體特別是那些發行儲備貨幣的經濟體,對匯率的過度和無序波動保持警惕,那麼,以後的物價走勢又將如何?
引發購物全球一體化趨勢
為應對通脹,韓國、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國家的消費者被迫走出國門,去別國搶購便宜貨。有跡象顯示,為維持正常民生,各國消費者購物已顯現出全球一體化趨勢。
隨著韓元兌美元匯率的一路走高,韓國國內通脹壓力不斷增大,韓國食品價格上漲率連續三個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排名第二。11月1日韓國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受新鮮食品物價猛漲的帶動,該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了4.1%,創過去20個月以來最大增幅。目前在韓國市場,一棵大白菜的價格超過了1萬韓元(約合60元人民幣)。“白菜是不是鍍了金啊?我每天都要吃泡菜,這個價格簡直是在殺人!”65歲的韓國婦女黃順善抱怨。
韓國蔬菜危機直接助推了中國菜價。業內人士表示,因韓國關稅高昂,往年我國的白菜、蘿蔔出口韓國並不多。但為應對“泡菜危機”,韓國政府宣佈從10月5日起到今年年底暫時取消大白菜30%、白蘿蔔27%的進口關稅。近期,不少韓國商人奔赴我國東北、山東等地採購蔬菜,動輒就要幾千噸。有些商家乾脆就地採購、就地加工、然後出口;還有的商家為搶佔菜源,直接到農田裏將正在生長的蘿蔔、白菜承包下來。據悉,往年一畝地只能賣1000多元的蘿蔔,現在已經賣到了2700元。
面對加元不斷升值的強勢,美國物價已明顯低於加拿大,加國消費者興起赴美“血拼”潮,大批加拿大國民為避免前往美國遊玩或購物過關排隊等候,紛紛申請NEXUS卡(NEXUS卡是由加、美兩國聯合推出的快速過關系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NEXUS卡申請數量增加了30%。據悉,每逢加拿大長週末假期的第一天,加拿大人便車輪滾滾前往美國,在加拿大海邊公園“和平拱門”海關前的99號公路,過關車輛排起長龍,至少有一公里,等待過關時間一般長達兩三個小時。
為吸引更多加拿大公民前來購物,美國華盛頓州政府宣佈,從今年7月1日起,加拿大卑詩省和安大略省民眾赴該州購物時,無須再繳納當地銷售稅,購物者最多可節省9.5%的費用支出。
經濟政策陷入兩難境地
印度經濟近年保持快速增長,本財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5%,這一數字足以讓印度引以為豪,也使印度中産階層得到加薪。然而,高漲的物價很快就抹殺了加薪帶來的喜悅。印度食品價格連續52周保持兩位數增長,10月第二周的上漲幅度達到13.75%。調查顯示,食品價格上漲是印度人對未來半年的最大擔憂。
11月2日,印度央行宣佈加息0.25%,這是印度今年為控制通脹而進行的第6次加息。印度財長穆克吉説,政府希望通過加息等措施控制物價,到明年3月把通脹率降低到6%到7%左右。但穆克吉強調,刺激計劃的“退出”必須逐步實施,“印度政府現在陷入了既要平抑物價,又不能降低經濟增長率的兩難境地。”
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近日發佈報告,就美聯儲本月4日宣佈推出的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提出質疑。報告指出,受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影響,今後各國實施退出策略可能會遇到不少困難,但若因此推遲實施退出策略,各國就可能面臨高通脹壓力。就韓國而言,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可能造成的流動性加大或將對該國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強調,要通過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防止大量短期外債的積累和資本過度流動。同時,從中長期而言,韓國也需要增強外匯市場基礎,抵禦資本流動可能帶來的衝擊。
專家民眾普遍看漲未來
法國著名民意調查機構IFOP的一項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4%的人表示擔心通脹,88%的人認為物價在過去的12個月中已經上漲,93%的人認為未來的一年內,物價將繼續上漲。調查結果表明,68%的人準備削減開支,27%的人正考慮未來幾個月要更加節省。英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的報告顯示,受能源價格和金融服務價格上漲推動,10月份英國消費物價指數以年率計算為3.2%。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近日公佈的季度通貨膨脹情況報告稱,英國通脹率近期將繼續走高,明年全年將高於英格蘭銀行確定的2%控制目標。
美聯儲推出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是為了應對美國當前生産和就業狀況改善步伐緩慢的狀況,但很多媒體和權威專家表示,該政策對於刺激國內經濟增長收效甚微。作為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的資深記者、長期跟蹤美聯儲政策動向的專家,史蒂夫 貝克納表示,一些相關人士預計,如果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不能奏效,那麼美聯儲還有可能推出更多的量化寬鬆政策。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指出,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將推高金融資産和大宗商品的價格,進而為日後更高的通貨膨脹埋下伏筆。另一方面,“量化寬鬆”將推動投機資本流入新興經濟體,導致這些經濟體面臨更大的通脹風險。因此,總的來説日後全球面臨的通脹風險大於通縮風險,尤其在發展中國家。
濫發成本轉嫁利益卻由美獨享
通常而言,政府濫發貨幣首先傷害的是本國民眾的利益,因為它直接導致普通百姓購買力下降,手中財富縮水。但是,多年來,在美國的日用商品市場上,普通老百姓很少能感受到物價的上漲,政府的貨幣政策也並不會影響美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美元誕生100多年來,美分作為最基本的貨幣單位,仍然在市場上流通,美國物價的穩定可見一斑。美國物價能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這使得美國的普通民眾對貨幣政策並不敏感。
相反,美國政府增發的貨幣以各種社會福利的形式返還到民眾手中,這進一步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如奧巴馬進行的醫療體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花增發的美元。不僅如此,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大量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流通,因此,全球所有的美元持有者共同分擔了美聯儲增發貨幣所帶來的成本,而增發美元所帶來的鑄幣稅卻只有美國獨自享受。
美國的貨幣政策何以沒有在其國內造成通脹反而在中國造成了通脹?其根源在於,兩國在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十分有利於美國的經濟關係形態。
美國政府通過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方面不至於影響國內物價波動,另一方面非常輕鬆地“勾銷了”中國的外匯儲備。這正是美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始終三心二意,並不真心施壓人民幣升值的根本原因所在,因為美國的消費者是廉價人民幣的最大受益者,這大大化解了普通美國民眾對政府濫發貨幣的不滿情緒。一旦人民幣真正大幅升值,出現中國大量“購買”美元的情景,美國將更加無法忍受。(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