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7日 1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由“電子一條街”起步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和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試驗區。如今,仍舊是以那條車水馬龍的“電子一條街”為核心,中關村卻已化身為“一區十園”跨行政區域的世界級科技、金融中心;依舊是以電子信息産業為支柱,中關村卻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策源地。今日,《證券日報》將探求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産業,發現價值以饗讀者。
科技人員著眼産業化而進行的技術革新,正在遭遇火電原有利益體系的阻擊
從年初熱議《新能源産業振興與發展規劃》開始,截止到10月18日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下稱《決定》),曾經一度穩坐新能源頭把交椅,甚至被視作新能源代名詞的太陽能産業正被核電取而代之。
根據《決定》,國務院要求各級政府立足國情,“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發展核能産業。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
至此,風光不在的光伏發電,不但被核電趕超,更飽受“多晶硅污染、電價居高不下”拖累,最終被同行小老弟“光熱發電”趁虛而入,搶佔了風頭。
那麼,這位迅速躥紅的小老弟,是否可以前赴後繼,撐起太陽能的一片天空呢?
光熱發電的利與弊
所謂光熱發電,即通過聚集太陽光所産生的熱能,加熱水或空氣産生蒸汽驅動發電機工作。
雖然其與光伏發電一脈相承,同屬太陽能産業,但相較光伏“利用多晶硅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原理,兩者間卻大相徑庭。
“光熱發電的優勢在於它不需要多晶硅電池板對光能進行轉換,所以就不需要多晶硅,也自然就不存在污染問題。此外,在光熱發電站達到一定規模的前提下,其電價較光伏具有相當優勢,根據國際經驗(理論值),1000兆瓦的光熱電站電價能夠降至0.7-0.8元每千瓦時。”中關村科協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也正因為此,光熱有幸後來者居上,取代光伏成為太陽能産業的排頭兵。但竊喜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光熱發電同樣存在可能致命的産業瓶頸。
上述人士認為“在我國,光熱發電核心設備(反射鏡、集熱裝置及跟蹤系統)技術及製造能力只掌握在極少數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手中,其距離産業化的目標稱得上遙不可及;此外,建造光熱發電站的基建成本極高,僅集熱管中的導熱油一項,就3-4萬元/噸,而以美國在內華達沙漠上建立的‘太陽能一號’光熱電站為例,其設計目標僅為18萬千瓦,投資總額卻高達2.6億美元。”
依此推算,這座“太陽能一號”的基建成本約為9620元/千瓦,其基建成本是60萬千瓦火電機組的一倍有餘,僅比以造價高而聞名的核電機組節省成本10%。更值得擔憂的是,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上馬的一批大規模光熱發電項目均因基建成本過高而夭折,這似乎留給了我們並不積極的前車之鑒。
但雖然光熱發電産業化看似朦朧,科研人員追逐這一目標的腳步卻從未停歇,一直看好光熱産業發展的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勝紅就曾大膽預言,“2015年到2020年我國光熱發電産業將進入初步商業化運作階段”,屆時,光熱發電將快速展開區域性發展。
與火電結合規避産業瓶頸
在不久前舉辦的“創新中關村2010主題活動——中關村産學研協同創新洽談會”中,一個題為“太陽能——煤炭互補發電系統”的項目儘管只有一個展板和幾頁研究報告(不易立體展示),卻仍被活動主辦方——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安排在了展區最為顯要的位置。
華北電力大學在讀碩士生張民幸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了他正在協助導師完成的科研項目:“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集熱器匯聚太陽光熱能,加熱導熱油産生高溫,再將這一光熱環節與火電、燃煤機組相結合,利用光能為火電、燃煤機組的供水加溫,從而節省大量的煤炭。”
“現在我國火電比重超過70%,實際上,將其與光熱發電相結合是件雙贏的事,不但可以降低光熱發電造價,使其儘快進入産業化環節,還可以有效節省煤炭。”張民幸興奮的告訴記者。
“我們利用導熱油與水進行水汽交換,冷卻後,價值3-4萬元/噸的導熱油便可循環利用;此外,光熱發電還可以完全利用火電、燃煤機組的發電系統,基建成本得到極大削減;更重要的是,與火電、燃煤機組結合提高了光熱發電的穩定性,白天太陽光充足時我們就選擇光熱發電,夜間則轉用火電、燃煤機組;除此以外,我們研製成功了雙軸跟蹤系統,既槽式集熱器跟蹤太陽光方位轉動,從而獲取實時最高能效。”張民幸如數家珍。
“華北電力大學搞這方面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不久前我們與一家設備製造企業展開闔作,由學校出圖紙,企業製造,著手搭建太陽能集熱實驗平臺,目前已完成地基施工,企業設備到位後,國內第一個槽式雙軸跟蹤集熱試驗平臺就將建成。”張民幸表示。
難以突破的火電利益格局
看似完美無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突破了重重技術難關,獲得了國務院《決定》的政策支持、科研人員的樂此不疲以及企業資本的熱烈追捧。但在這光鮮的背後,張民幸還是由衷地向記者描繪出光熱發電産業化難以衝破的困局。
張民幸介紹,“我們的項目是大型燃煤節能基礎研究973計劃的子項目,得益於財政對項目的撥款,才能發展到今天這一步。但實際上,我們仍然處於試驗階段,很多熱經濟學、熱力學數據都只是理論值,需要相關試驗結果給予支撐。比如我們的槽式雙軸跟蹤集熱試驗平臺就將發揮這一作用。”
“對於我們這個項目,最關鍵的就是與火電、燃煤機組搞實驗性合作。但我們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家傳統電站,開始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最終卻都以不了了之收場。當然,也不乏一些電站希望看到我們試驗數據能夠確保可行性後再做決定。”張民幸認為。
對此,某鋼廠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道出其中緣由,“他們肯定不願意節能,一般業內慣用的手段主要是在煤炭質量和重量上做文章,比如焦炭吸水量高,電廠要求8%的含水量,最後卻送來了18%含水量的焦炭,在檢測員的配合下,18%含水量焦炭以8%成交,剩下10%的空間就被個別人收入囊中,類似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在行業中是盡人皆知的秘密。”
上述負責人肯定的説,“尤其傳統電站,他們固有的利益體系很難突破,你提供節能設備,意味著他們將節省煤炭,但節省煤炭就意味著他們灰色收入的減少。”
一語道破天機。即便國務院發佈支持産業的《決定》,即便中關村想盡辦法把項目從幕後推向臺前,而面對難以衝破的傳統利益格局,科研人員表露出的仍然還是無奈,叫人不得不為新興産業的未來捏上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