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中行高管入主中銀保險 網點優勢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0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蘇微佳

  隨著前任總經理段求平離職之後,中銀保險高管隊伍中只剩一位來自保險行業。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參股保險公司之後,正試圖利用資金、渠道方面的優勢,改變保險公司傳統的經營方式。

  不滿經營現狀

  今年8月6日,經保監會同意,中國銀行從香港子公司中銀集團手中全額收購中銀保險100%的股權。從“孫子輩兒”破格升為“兒子輩兒”之後,中銀保險受到中國銀行更直接的“關照”,銀行高管便開始加速入主中銀保險。

  據中銀保險公開信息披露,中銀保險高級管理團隊中,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都是來自銀行系統的高管,佔全部4位高管中的3位。擁有保險行業從業經驗的,只剩助理總經理兼合規負責人石興,曾在太平洋財險和安邦保險擔任過管理職務。

  在中銀保險剛剛成立時,初來乍到的銀行股東必須借助保險高管的豐富經驗。可是,2005年至今中銀保險在規模和效益上均沒有突出的表現,是導致中國銀行下決心親手“管教”的主要原因。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就經營理念而言,保險公司究竟姓“銀”,還是姓“保”,其本身並不重要。關鍵看股東銀行擁有的優勢,能否真正轉化為保險公司的規模和效益。就目前來看,經營理念轉姓“銀”之後,銀行係保險公司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質疑網點優勢

  對銀行係保險公司而言,股東銀行給予的先天性網點資源,無疑是保險公司渠道發展的重心,産品開發、人員配備都將圍繞此進行。

  如中國銀行為支持中銀保險發展,投入相當數量的網點代售家財險産品。來自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銀保險上海地區家財險保費收入143萬元,排名全市第6位。

  雖然通過股東關係順利打開銀行渠道,但銀行網點不會就此降低對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需求,産品實際銷售業績還要靠手續費支持。銀行方面甚至還希望有股權關係的保險公司,能夠支付更高的手續費,以幫助實現中間業務增長。

  某合資壽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銀行係保險公司看似通過股權合作強化銀保合作,可實際上,銀行、保險公司在銀保業務的利益關係是此消彼長的。由於雙方都採取“殺熟”的發展觀念,反而會導致交叉業務的增長滯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險高管表示,“銀行對保險公司而言,無非就是一個銷售渠道,而且是一個低效益的渠道。銀保業務成本沒有因為銀行的入股而下降,因此保險公司表面上業務出現的爆髮式增長,不能掩飾渠道結構單一和盈利能力的問題。 ”

  面臨二度調整

  我國“大銀行、小保險”的金融産業格局,使得資産規模佔絕對優勢的商業銀行,紛紛採取股權收購的方式,獲取保險公司牌照。

  如今銀行係保險公司經營思路調整,其實仍然是階段性的。一旦這些保險公司想要回過頭髮展個險、團險渠道,則仍需要引進新一批保險業務骨幹。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國內銀保合作模式,國際上普遍的“大保險、小銀行”股權合作,更有利於形成雙贏局面。相比銀行方面僅有的渠道優勢,保險公司龐大的銷售團隊、多元的産品結構和穩定的流動資金,能夠推動金融集團的整體發展。

  中國平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新增業務存款中,有22%來自平安保險交叉銷售業務;新發信用卡中,62%來自交叉銷售。

  專家指出,銀行參股保險公司是為了建立金融集團,實現金融資源的整合效應。如果銀行只是用自己的資源來養活保險公司,那麼這種金融集團的發展前途相當有限。蘇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