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羅偉廣:A股處歷史底部 照日本股市當年走勢賺錢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8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關注2018而非2012

  在演講時,羅偉廣首先並未對股市投資有太多表述,而是對投資者的困擾和國內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長篇論述。

  羅偉廣認為,目前有錢人面臨著一個煩惱,那就是做實業還是炒樓、炒股、存銀行。全球經濟形勢不好,生意不好做,投資樓市則受到諸多調控,而存銀行利率太低,炒股又覺得無法把握股市。

  針對投資者的擔憂,羅偉廣表示,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都處於比較特別的歷史時段:經濟是內外需的疊加--經濟很好但卻是最後的輝煌;股市是內外資的疊加--資金過剩是泡沫的溫床。"樂觀也好,悲觀也好,關鍵是要客觀。2018年之前,我都會是一個樂觀、進取的基金經理。之後,會是一個悲觀的、保守的,或者已經退休的基金經理。"羅偉廣説。

  他之所以得出如此結論,主要是因為日本的經驗。他説,1990年金融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美國次貸金融海嘯。為什麼週期總是十年一輪迴?2018前的八年,經濟高度繁榮,人民幣大幅升值。但隨著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大規模退休,人口紅利結束,出口競爭力下降,外需萎縮。高儲蓄消費潛力被透支,城市化高潮退去,投資高潮結束。過剩的資金流入房地産、股市産生的資産泡沫,加上國際遊資衝擊,最終將使中國經濟和股市、樓市可能産生2008年美國一樣的金融風暴。

  "‘90後‘是做不了世界工廠的,富士康今年發生的事已經説明了這一點,但他們可以做一些創新的事,這也是目前中央倡導的。中國必須要轉型,創業板市盈率那麼高為什麼還會一直髮,就是為了製造財富效應,讓更多的資金投向高新産業,而不是房地産。如果中國的房地産壓不住,最後就會跟日本一樣。當年美國科技泡沫破滅,但美國的經濟仍全球領先;日本房地産泡沫破滅,20年抬不起頭。中國做這些事都是有邏輯的。"羅偉廣説。他認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就是中國未來可能要面對的環境。中國已經經歷高速發展,現在處於中速發展階段。按照日本的經驗,經濟中速發展階段,買樓不如買鋪,買鋪不如炒股。未來七、八年時間,應該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好的時機。

  近日,廣州新價值投資有限公司投委會主席、基金經理羅偉廣在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分行私人銀行部演講時表示,根據日本的經驗,預計2018年之前,中國經濟將高度繁榮,人民幣大幅升值。但之後隨著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大規模退休,人口紅利結束,出口競爭力下降,外需萎縮,消費潛力被透支,城市化高潮過去,投資高潮將結束。因此,在未來的八年裏,人們應該抓緊時間,理好財。

  照日本股市當年走勢賺錢

  羅偉廣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美國股市百年市盈率波動規律是從5倍(恐懼)到30倍(貪婪)之間波動,1994年-2009年A股市盈率波動是從13倍到70倍,當前僅有17倍,處於歷史區間底部。

  他同時表示,投資A股,看經濟基本面基本沒什麼作用,核心是資金和政策。2009年7月政府調信貸,大盤從3500點跌到2600點;去年年底打擊産能過剩,市場從3300點跌到2900點;今年4月打擊房地産,結構性壓制內需,市場從3200點跌到2300點。每一次拉馬韁繩,都導致市場的恐慌,但情緒平伏後又是一次價值回歸,也是一次指數的波段性機會。

  據他判斷,未來資金面有望放鬆。從CPI等指標來看,貨幣政策難有驚喜,但存款搬家是有可能的。房地産資金回流和外資流入,老百姓的存款搬家是最後一個水庫,若基金倉位提高到85%,則大盤有可能上衝4000點。當前300指數2010年動態估值僅13倍,資金面有驚喜就一切皆有可能,給25倍估值將到4000點。如果經濟差,業績是差了,但銀根就松了,也能漲(2009年的例子);如果經濟太好,市盈率是低了,但銀根就緊了,也能跌(最近一年的例子),但下跌有個市盈率價值底線。

  針對國慶節後,A股的火爆走勢,羅偉廣認為,現在已經到了第一階段的尾聲,他自己也在減倉。他表示,股市要適應未來幾年實體經濟面臨的結構轉型,新舊行業大洗牌,資金推動等大背景。羅偉廣的贏利模式是拿著一批潛力黑馬股做中期波段,做大盤的大波段。大盤藍籌價值股作為交易性機會做季度的波段。"現在就是跟著聰明的錢炒一把。什麼是聰明的錢,房地産市場來的和海外來的錢,這些錢基本不在股市裏混,吃一口就會走。"

  那麼,羅偉廣的潛力黑馬是怎麼選出來的?還是日本經驗。他給投資者展現了一張轉型期日本股市的表現圖。從1973年-1983年,日本經濟轉型的十年間,漲幅最大的是支持服務業,漲幅接近8倍;接下來是生物技術和制藥,以及科技硬體和設備。"配置其實很簡單,我就是這麼做的,這些年賺了不少錢,由此證明這個方法是正確的。當然重要的還是個股選擇。"羅偉廣説,"1996年-2001年經濟青黃不接,潮流是炒小盤科技重組股;2003年-2007年出口、房地産行業起飛,潮流是炒大盤藍籌股;2009年後經濟青黃不接,又輪換炒小盤科技股;資金推動(股市)+轉型新興行業(實體經濟)+國家戰略(政治)三重因素的疊加,現在應該回歸投資成長股的時代。"

  羅偉廣表示,研究員推薦的股票,很多時候是不可信的。不是他們水平不夠,而是上市公司只看到自己經營的微觀範圍,行業研究員也只看到自己行業內的中觀範圍,當一次大拐點出現在宏觀範圍的時候,已經超出了上市公司高管和行業研究員的視野,他們反應滯後是正常的。所以,我們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與看研究報告時,不要完全相信他們的判斷,他們的第一手數據是權威參考,但他們根據這些數據的判斷就不一定是權威的,因為在數據定價和股價定位判斷方面,高管和行業研究員都沒有市場裏面的人權威。

  震蕩市更好做

  據觀察,絕大多數私募牛市做得不錯,但一旦遇上熊市業績就不行,而且每輪牛熊,在民間股神這個群體中,總會出現新面孔。輪迴總在不停地上演,羅偉廣也是被輪迴輾過的私募經理之一。那麼,經過多年牛熊洗禮的他,是否有能力避開下一次輪迴呢?

  羅偉廣表示,安全避開股市的輪迴是不可能的,連巴菲特都做不到。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和缺陷,如果誰説自己能持續穩定地獲得超額收益,只能説他過去可以,但將來未必可以,否則他很快會成為世界首富。自己的目標是每次熊市的經歷都能吃一塹長一智,不斷提高自己的風控能力,爭取在中國經濟和股市都高速發展的這個黃金年代,用成長股價值投資結合波段操作的方法爭取超額收益。時勢造英雄容易,但好日子總是有限的,當黃金時代過去,經濟和股市的大方向不行了,只有天才才可以避開股市輪迴持續獲得高收益。

  羅偉廣認為,他更適合做震蕩市。價值投資的缺陷是應對不了長期的非理性估值狀態,中國股市2005年以來不是恐慌低估值,就是狂熱高估值,在冰點和沸點之間急速轉換。2008年的極端大熊市中,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必然産生階段性虧損,而2009年的大牛市行情中,追漲殺跌反而有暴利,甚至買指數基金都可能跑贏大部分私募基金。所以非理性的大熊市和大牛市中,實力和優勢很難體現出來,反而震蕩市中最能發揮精選個股和把握熱點輪換的優勢,並跑贏大盤獲取超額收益。

  從今年的情況看,羅偉廣繼續著神奇。2009年至今,新價值1期-3期産品遠遠跑贏滬深300,也跑贏最牛公募基金華夏大盤。與其他陽光私募相比,新價值的數個産品也處於第一梯隊。在今年下跌過程中,新價值的風險控制能力,比2008年有很大提高,這似乎印證了羅偉廣在股市中學習炒股的論調。

  事實上,在經歷過那輪超級大熊市之後,新價值制訂出了一套靈活的風控體系。據羅偉廣介紹,風控體系首先要嚴格執行股票庫制度,即公司設立"一般股票庫"和"核心股票庫","一般股票庫"由研究部向投資決策委員會提交上市公司的調研報告,入庫需獲得投資決策委員會50%以上委員贊成;"核心股票庫"由研究部向投資決策委員會提交上市公司的調研報告,入庫需獲得投資決策委員會三分之二以上委員贊成。研究部定期監測"一般股票庫"和"核心股票庫"內個股的基本面情況,並提出調整建議,出庫程序與入庫程序相同。各期信託計劃的60%資産只能配置"核心股票庫"內的個股;其他資産只能配置"一般股票庫"內的個股;各期信託計劃不得買入"一般股票庫"和"核心股票庫"以外的個股。

  其次,嚴格執行軸心倉位制度,投資決策委員會每週或不定期召開倉位決策會議,對每期信託的倉位多少作動態限制。每次會議根據市場情況商討出一個現時指導性倉位--軸心倉位,基金經理的現有倉位必鬚根據軸心倉位進行動態調整,任何時候不得超出軸心倉位的上下20%。

  最後,系統性風險的規避和控制。風控委員會定期或非定期判定影響市場的事件是否會構成系統性風險。當事件發生時,基金經理應馬上針對出臺政策或出現的事件進行研究和評估,向風險控制委員會彙報,判斷其對證券市場造成的衝擊力度,以及大盤指數由此而下跌的空間;投資決策委員會作出判斷,形成一個新的軸心倉位,首先考慮大盤影響因素為先,個股因素為次。如果當時信託倉位高於軸心倉位20%的彈性範圍,風控人員監督各信託基金經理馬上進行減倉以規避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