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電視購物回訪 公司月騙數百萬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09: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暗訪一電話回訪公司,其從電視購物公司購得客戶資料,以免費換手機為由騙客戶押金

  日前,王女士撥打電視購物電話,購買了一部手機,但手機寄來後,只用了幾天,便出現黑屏、死機,後來乾脆無法開機。就在王女士無所適從時,一個不顯示號碼的電話打來。對方自稱是“電視購物客服中心”,進行回訪,只要客戶支付一定數額的押金,就可以免費為她調換更高端産品,且貨到後押金全額返還。王女士再次心動,但結果,拿到的卻同樣是劣質産品,兩千余元的押金也一去不復返。

  記者調查發現,與王女士有相同遭遇的人很多,有人甚至連續被騙多次,損失達萬元以上。

  這種回訪電話與電視購物究竟是何種關係?什麼人在“導演”一個個連環騙局?這種騙局又是如何進行的?

  近日,記者根據幾名業內人士提供的線索,應聘進入一家電話回訪公司,對此類騙術操作全過程進行暗訪。

  在記者暗訪過程中,幾名受訪者入行前的經歷大體相似:二十歲左右,來自外地,學歷不高,租住在鄰近郊區的狹窄民房或地下室,房租每月三四百元,生活拮據,有人曾做過發單員、學徒等工作,月收入不足千元。

  在便道或天橋上,他們無意間注意到粘貼的招聘廣告。對方以科技公司名義,高薪招聘“電話推銷員”,每月兩三千元的底薪外加業績提成。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對學歷及工作經驗幾乎沒有要求。

  據這些曾從事電話回訪的人員説,這種回訪公司的産品全部是假貨,成本最多不過二三百元,卻要騙客戶數千甚至上萬元。

  日前,按照幾名受訪者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天通苑,北方明珠大廈內的一家科技公司應聘。面試時,一主管介紹,新員工會有專人進行半天的培訓,試用期為3至7天。

  每人一天回訪百餘客戶

  名單中的客戶住址大多在外地,巡視的主管和組長也不斷提醒,不要給住址在北京的人打電話。

  該公司租用一間辦公室,面積大約一百多平米,除去一個扇形的辦公區域外,還有三個獨立房間。

  辦公區擺放著幾十張帶隔斷的辦公桌,將開放式的辦公區分割成一個個小格子,每個格子內均有一部固定電話。角落中,電腦桌上擺放著一台電腦。另外三個房間除去經理室和廚房外,另一間房的佈置和辦公區一樣。

  早上不到9點,20多名員工陸續趕到公司。這些員工年齡大多在20歲左右,其中包括七八個女孩。他們首先敲門,待房內人員通過貓眼確認後方可進入。而此時,幾名主管已在此等候。

  幾句簡單的説笑後,一名20多歲的男主管首先提醒員工,將手機集中放置在門口的一個紙盒中,並強調按照“公司規定”:工作時間內,嚴禁任何人攜帶和使用私人電話,否則要交罰款。

  晨會開始。

  會上,主管先對前一天的工作做出總結,點名錶揚了幾名“成績優秀”的員工,並向員工下達當天的任務。員工們隨即被分成3個小組,平均每人三至四單任務,其中新員工每人一至兩單。

  記者當天第一天報到,也被編入其中一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所謂任務,是指通過業務員“回訪”,客戶同意發貨並留下地址,貨物進入郵寄環節即為下單。

  隨後,主管開始給第一天上班的員工培訓。主管是整個辦公區的“技術指導”,自稱有三四年的“從業經驗”。如果有客戶投訴或是棘手的交易,主管會出面擺平。而所謂培訓,則是向每人發了一份四張裝訂的書面材料,上面記錄著員工每天的打電話流程,並強調新人需要熟記。

  之後,每名員工又拿到一張正反兩頁紙,上面有百餘名客戶資料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大部分為手機號)、詳細地址及曾在電視購物中購買的産品。這些電視購物中的産品大多數為電子産品,包括多種型號的手機、電腦、導航儀等,標價大多在幾百元。

  記者發現,名單中的客戶住址大多在外地。與此同時,巡視的主管和組長也不斷提醒,不要給住址在北京的人打電話。

  主管説,其所在公司同時在經營電視購物業務,一小部分客戶資料來自自己公司,大部分則是從其他經營電視購物的公司購得,購買價格及渠道只有主管以上的公司領導知道。不過,主管表示,這些客戶資料是新近信息,幾無差錯,其中部分客戶剛剛完成電視購物,購買的貨物還在郵寄的路上。

  “他們手中的産品90%以上有質量問題。”主管告訴記者,名單中的客戶均是電視購物中的消費者,他們購買的問題産品也成為電話回訪、繼而再次進行“電話銷售”的關鍵前提。

  對於該公司産品的質量,一名主管説“也有真的”。但在其巡視走開後,另一名員工操著濃重的東北話反問記者“你信嗎?賣真貨賺誰的錢?全是假的。”

  免費換機騙走客戶押金

  客戶交付押金後,快遞送達,不過是另一部偽劣産品,而承諾的上門回收手機者則杳無音信。

  進入正式工作。

  整個辦公區陷入一片嘈雜。員工分飾各種角色,彩鈴聲、“倒帶”般的回訪聲、叫罵聲,其間,還摻雜著主管巡視時的訓斥聲。

  當日的回訪中,員工的大部分業務為開發新客戶。以手機為例,按照流程,電話撥通後,業務員自稱是“電視購物質量監督管理總局客服中心”或是“電視購物客服管理局”的客服人員,現對全國的電子産品用戶做質量調查。業務員先説接到大量消費者投訴,稱該品牌手機經常出現黑屏、死機等問題。多數情況下,此時,“受訪客戶”會感同身受,也列舉出自己手機的多項問題。

  隨後,業務員告知對方“質檢總局已‘責令’廠家,對相關産品免費進行調換”,廠家會將新産品(高端品牌)郵寄到客戶手中,幾小時後由專人上門回收此前的問題商品。誘惑之下,大部分客戶開始隨業務員的引導選擇新手機。

  此時,業務員稱,為保證交易順利進行,客戶需在拆開包裹前,支付手機的一半價錢,打入公司賬戶作為押金,快遞員見到匯款憑證,方可交出貨物。“這是根據《郵政法》相關規定,也是保障此貴重物品的安全。”同時,業務員再次強調是“免費換機”,專人上門回收問題手機時,將一併返還押金。“如果回收人員未能按時返還押金,您可以到當地公安局或是質量監督局領押金,找我們的話會雙倍返還。”

  如果客戶同意調換貨物,業務員便要求其告知通信地址。而事實上,這些地址早已在業務員手中資料上有登記。

  這些手續完成,業務員稱,已將信息上報至産品廠家。隨後,以短信平臺發出自己的姓名、工號及一個公用的手機號碼,並致以問候。跟著,業務員還會打電話給客戶“跟單”,告知包裹郵寄情況,並拉拉家常,表示關心問候。

  在整個過程中,交押金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為取得對方信任,會有專人負責接聽客戶電話,冒充上門回收人員。其自稱就在當地,交易完成後幾十分鐘內,便會上門返還押金。

  三五天后,快遞送達,而承諾的上門回收手機者則杳無音信。當然,快遞中的也不過是另一部偽劣産品。

  一旦客戶發現上當,撥打短信平臺的投訴電話。也就意味著,下一輪騙局即將上演。

  此次,業務員先是道歉,答應再幫客戶調換新産品,除此之外,還會在包裹中寄出一張銀行卡,卡上是之前客戶繳納的押金,客戶憑包裹中的密碼,便可取錢。不過,要想拿到這個包裹,還需要再繳一筆押金……

  就這樣,整個騙局一遍遍地重復著。據介紹,最多的,有客戶被連騙6次。

  連騙六次以上需申請

  員工們每天大約完成四五十單任務,公司在北京設有多個分店,每月有四五百萬入賬。

  整個上午,主管不斷巡視,不時督促人們加緊工作。辦公室內,也不時傳出業務員破口大罵的聲音。

  中午12時許,午餐時間,每名員工可領到一份外賣盒飯。

  用餐只有半小時,接著,主管便開始針對上午員工的表現做出“培訓”。

  記者看到,公司有3塊黑板,上面分別記錄著每組員工的名字。每當有員工成功銷售,其名字旁便會貼上一個彩色的紐扣。一上午時間,黑板上共貼了22個紐扣。

  在員工的座位上,張貼著操作流程或是工資表,其中一張單頁是電話銷售的貨品價目表,包括諾基亞、蘋果等高端型號的手機,價格均在1500元至2500元之間,而對應市場正品的價格,則在三四千甚至更高。

  “六次以內,出了事公司擔著,六次以外要申請,否則出了事自己擔著。”主管坦言,騙取的金額越高,也意味著風險越大。“員工們每天大約完成四五十單任務,我們公司在北京設有多個分店,每月有四五百萬入賬。”

  在一份員工薪酬表中,業績量被分成一萬以下、1至2萬、2至3萬,依次遞增至10萬以上;提成部分則從0.5%至30%不等。另外,公司會根據業務量對員工進行額外的獎勵。

  有受訪者説,該處的員工月收入大多在幾千元,有“業績好”的每月可賺上萬元。

  一名在此工作不足一月的男孩説,他知道寄出的全是假貨,也知道這是在行騙和犯罪,“但我沒有罪惡感,讓他們(客戶)花錢買教訓,這是免費培訓。”

  當天下午6點,大部分員工下班回家,3名未完成任務者被要求加班。

  根據統計,20多名回訪員一天共完成了40多單生意,每單價值大多在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