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22: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其實,在富士康內遷之前,廣東省政府就提出了騰籠換鳥 的産業轉移戰略,要求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低的企業轉移出去。當今天富士康將生産企業大舉內遷的時候,對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的代工企業將會産生什麼影響?在漲薪等多重因素的重壓之下,這些代工企業目前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存狀況呢?他們是否會選擇富士康的內遷之路呢?來看記者在珠三角的調查。
東莞能率科技有限公司處長尹力如:“我認為這是一種趨勢,在廣東費用再回到這種條件的時候,我相信是比較困難的,一般企業會考慮內遷來降低成本。”
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産負責人,尹力如告訴記者,最近他們一直在承受由富士康引發的新一輪加薪潮、外遷潮所帶來的壓力。現在珠三角地區代工企業,30年前的優勢已經一去不復返,高成本的壓力正在考驗著每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
深圳鑫巨源集團公司董事長劉建華:“對我們影響很大。每家企業都叫苦連天,這叫雪上加霜。”
美爾頓車業(東莞)有限公司 管理部經理馬書保:“其實很多企業為了維持在苦苦的支撐啊,甚至毛利潤會降低到5%以下。”
馬書保告訴記者,毛利潤降低到5%以下,這就意味著企業正掙紮在生存與倒閉的臨界點上。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江:“自從富士康事件以後,對整個珠三角都帶來了一個整體的薪酬壓力。00::07:23如果工人的工資再漲個3%至5%的話,基本上就不要説沒錢可賺了,不虧本就不錯了,這裡面稍不留意就虧本。”
長期研究珠三角區域經濟的林江告訴記者,不斷上漲的工資是目前珠三角地區的代工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人民幣升值、取消出口退稅、外貿環境變化和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明朗等因素,使規模不大、技術含量不高和經濟實力不強的代工企業,生存越來越困難。記者在東莞調查發現,代工企業的利潤大幅下滑並不是個別現象,在服裝、製鞋、電子等行業都普遍存在。那麼,企業能否通過提高産品價格來抵消上漲的成本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江:“他們(國外客商)有一個殺手锏,你要提價,我就不給你做,我就到越南、柬埔寨去做,那麼我們的出口商就提不了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