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準大學生入學前先學理財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內容摘要: 據了解,“90後”大學生們多數在相對優越的環境里長大,對理財沒有概念,自立能力不強,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入學後,不懂得有計劃花錢,生活費會不夠用。家長有意識地引導,有助於培養準大學生健康理性的消費意識和積累觀念,樹立保障意識。

  現今大學裏,學生股民已不在少數。選擇購買基金取代直接炒股,是較為適合的理財方式之一。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啟動,新一批大學生即將産生。承擔著“後勤保障”角色的考生家長們,又開始為子女上大學後的保障、學費開支等問題做著準備。同時,在理財觀念漸漸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培養準大學生的理財意識,成為家長們關注的話題。

  準大學生的“賬”

  據了解,一本、二本學校學費一年在4000-6000元,而三本和民辦院校學費每年7500-10000元,藝術類學生學費更高。從住宿費來看,雖然有一些學校的住宿費為七八百元每年,但大部分學校住宿費都在1000元/年左右。生活費看每個學生自己的實際而定,但每個月至少也要好幾百。這樣來看,大學四年,學費和住宿費平均需要2.5萬─5萬元。當下國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若加上畢業前後實習、找工作的費用,一名大學生四年的總費用一般會在6萬元以上。如果沒有理財觀念,花費可能更大,這對清遠很多家庭來説還是有壓力的。

  清城石角的小周剛剛高考完不久便跟著同學們去中山打暑期工了。儘管周媽媽表示,家裏負擔不輕,除了要為女兒準備大學學費外,還要為兒子準備讀中專的費用,夫妻倆起早摸黑,但也沒有想過女兒打暑期工能賺多少錢,“讓她體驗勞動的艱辛,賺錢的不容易,日後上大學了花錢也知道節儉些。”周媽媽説。

  有家長認為,僅讓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還不夠,陳女士把家庭理財賬本攤給女兒看,裏面清晰記錄了日常的水電煤氣費、電話費和柴米油鹽等固定開支,以及銀行7天通知存款、基金定投計劃等,她要求女兒做一段日子家庭“管家”,從持家開始對消費和儲蓄形成概念。

  據了解,“90後”大學生們多數在相對優越的環境里長大,對理財沒有概念,自立能力不強,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入學後,不懂得有計劃花錢,生活費會不夠用。

  有社科院社會學家認為,家長們循序漸進地讓“準大學生”參與到家庭理財的實踐,是在理財方面對他們最好的培養,如告訴孩子家裏真實的收支情況;讓孩子代繳納水電費、電話費;讓孩子當一週“小管家”,安排全家交通、飲食等支出,逐漸培養其生活的自理性和條理性,為今後獨立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家長不要忽略投資風險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