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綠豆為何難“降火”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期通報,七家涉嫌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的企業被物價部門處以最高100萬元的處罰,這被認為是繼5月底發出加強市場管理警示後,對農産品價格調控的又一劑“猛藥”。然而,記者再赴綠豆主産區調查發現,與前期調控取得成效相比,此次綠豆價格不降反升。重罰之下綠豆為何不“降火”?

  佔全國綠豆銷售總量40%左右的吉林省洮南市,綠豆價格近20天來逐漸走高,每公斤上漲4元左右,已反彈至15元以上。然而,紅火的價格並未帶來市場交易的紅火,北京、廣州等地經銷商紛紛表示綠豆貨源告急。

  缺豆現象得到了有關主管部門的證實。2009年大旱,種植面積減少,綠豆減産既成事實。在減産背景下,一方面國外客商捷足先登,出口量增加13萬噸;同期,進口量減少7萬噸。

  “本輪價格上漲,市場供需是主要因素,但由於存在信息不暢、調控不及時以及市場投機因素,客觀加大了供需矛盾和價格波動幅度,給鑽營者以可乘之機。”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馬光遠分析説。

  相關統計數據及時公開是關鍵,政府部門應提前預警。專家指出,從綠豆市場來看,價格異常波動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去年秋天綠豆收穫時對産需情況發佈預警信息,適當限制出口,有助於平衡國內供需;如果今年春節後對國內庫存進行預警,鼓勵進口,亦有望平抑價格。然而,等到五六月國內外市場綠豆均貨源短缺之際再發力,顯然事倍功半。

  顯然,小宗農産品的市場調控,不是光靠一紙罰單就能實現的,應構建規範的農産品市場體系,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防範遊資炒作和不法商販串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