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添加劑檢測標準缺失 洋快餐再鑽“中國標準”空子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口號為“我就喜歡”的麥當勞最近有點讓人喜歡不起來了。從最近的“橡膠”麥樂雞,聯想到此前的蘇丹紅、濾油粉,到含鎘玻璃杯,洋快餐的安全著實讓人擔憂。

  7月16日晚,國家藥監局通報針對麥樂雞的檢測結果,“特丁基對苯二酚”的含量未超國標,而“聚二甲基硅氧烷”則因無相關標準暫無法檢測。由於國內現行食品安全檢測環節還存在不少漏洞,“橡膠”麥樂雞之爭,洋快餐再次以“符合中國現行標準”完勝。

  添加劑檢測標準缺失

  雖然一種添加劑未超標,但另一種的檢測標準缺失,凸顯出快餐食品的部分添加劑目前還處在監管盲區。

  根據國家規定,特丁基對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肉製品、油及油炸食品等。而通報稱,通過對4省份22家麥當勞餐廳抽取的35份樣品檢測,未發現麥樂雞及其煎炸用油中“特丁基對苯二酚”的含量超過國家最大允許使用量200mg/kg。而另一種食品添加劑“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國家法定檢測方法標準尚未頒布,有關部門正研究建立相關檢測方法。

  此前,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郭子俠也曾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北京食品安全的部署,麥當勞屬於餐廳,其內現場制售的一切食品包括麥樂雞都屬於衛生監督部門的日常監管範圍。目前對麥樂雞等油炸快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方式,主要是對半成品、食用油和成品的抽檢,包括檢查油的衛生狀況、製作過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超量,從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看,一些橡膠類化學物質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的日常檢測項目。

  不標添加劑踐踏知情權

  不僅是部分添加劑檢測標準的缺失,快餐中的食品添加劑甚至都不在外包裝上標明,消費者可謂吃得“不明不白”。

  今年6月初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生産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要求食品添加劑應當有標簽、説明書,並在標簽上標明“食品添加劑”字樣,食品添加劑生産企業要保障使用者知情權,要求成分全標注。但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快餐食品包裝上未標注食品添加劑。

  7月16日,記者通過麥樂送訂購了麥當勞的麥辣雞腿堡、麥香雞、雙層板燒雞腿堡、麥辣雞翅、麥樂雞、薯條、可樂等食物。在記者拿到的食物包裝上,並未看到任何食品成分或添加劑成分的標注,甚至沒有食品成分組成的標示,只是在一些漢堡和薯條的外包裝上出現了營養成分表。在肯德基的漢堡、薯條、雞翅和必勝客的比薩、雞翅等洋快餐食品包裝上,記者同樣也沒有找到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成分的標注。

  對此,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表示,目前《食品添加劑生産監督管理規定》主要針對的是工廠生産的食品,由於有標簽法的約束,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劑,必須一一標明,監督機構通過標注名目對産品添加劑情況進行檢查。但是快餐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添加劑使用,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強制性標注規定,目前國家只是建議和鼓勵快餐食品加工企業在食品包裝上標注成分與添加劑的使用,但是由於實施存在難度,很多快餐企業並沒有在産品包裝上標注添加劑及成分的使用。

  洋快餐仍是 “三高”重災區

  頻發安全事件的洋快餐,“不健康”一直是其飽受詬病的致命缺陷。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很多洋快餐企業也在努力改進食物品種及搭配,但是洋快餐仍是“三高”(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重災區。

  以麥當勞的食品為例,麥辣雞腿堡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顯示,一份麥辣雞腿堡的能量是570卡路裏,佔一個成人每日攝入熱量(2000卡)的29%;脂肪的含量為31g,佔52%。一份中薯條的能量為330卡,佔17%;脂肪為16g,佔27%。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王玉梅指出,洋快餐的共同特點是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高。通常一個套餐最高佔了全日需要熱量的113%~212%,最低能佔30%以上。

  此外,洋快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含鈉量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每日鈉的攝取量不超過2000mg。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份中薯條的含鈉量為360mg,一份麥辣雞腿堡的含鈉量為990mg,如果一個人一日吃兩個漢堡加一份中薯條,就可能會鈉超標。此前因為含鹽量超標的問題,麥當勞還上了英國《泰晤士報》的“黑名單”。

  -特別檔案

  洋快餐安全事件主角大揭秘

  ★丙毒(丙烯酰胺)

  事件回放:2005年8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對麥當勞、肯德基、寶潔等9家著名連鎖快餐店和食品製造商提起訴訟,要求法庭強制他們用警告性標簽標明其炸薯條、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WHO網站也發佈簡要報告警告某些食品中非故意性生成的丙烯酰胺污染物可能引起公共衛生隱患。肯德基和麥當勞首當其衝,因為它們的炸薯條等幾種“當紅”食品都被點名。

  名詞解釋:丙烯酰胺(俗稱“丙毒”)是一種透明、晶狀的固體,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主要用於塑料製品的生産。國際癌病研究會的資料顯示,丙烯酰胺會導致基因突變,並曾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其會促進形成良性或惡性腫瘤,也會導致中樞和末梢神經系統受損。炸薯條、炸土豆片、某些種類早餐穀類(穀類食品)食物和黑麥麵包乾,以及在高溫下煎炸烹烤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較高水平的丙烯酰胺。

  ★蘇丹紅

  事件回放:2005年,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被發現含有“蘇丹紅(1號)”,此後國內所有肯德基餐廳停止出售這兩種産品。

  名詞解釋:“蘇丹紅”是一種化學染色劑,並非食品添加劑。它的化學成分中含有一種叫萘的化合物,該物質具有偶氮結構,這種化學結構的性質決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對人體的肝腎器官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

  ★氫化脂肪(反式脂肪)

  事件回放:2006年2月8日,麥當勞公開承認,每份麥當勞炸薯條中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反式脂肪的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2006年6月,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起訴肯德基,稱肯德基應當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烹飪油,或明確告知消費者産品中含有過量的反式脂肪。

  名詞解釋:氫化植物油也叫反式脂肪,俗稱奶精、乳馬林或是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的産物。它不但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讓糕點更酥脆,因此廣泛用於食品加工。氫化植物油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幾百倍,食用後會對肝臟産生傷害,進而破壞人體細胞膜,造成細胞的缺陷,影響細胞未來的複製與再生,長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産生身體過早衰老的症狀。

  ★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事件回放:最近有調查發現,美國的麥樂雞含有橡膠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國麥當勞發言人稱,在麥樂雞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於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雞塊的食油起泡。

  名詞解釋: 聚二甲基硅氧烷又稱二甲基硅油,被用於皮革柔軟劑、染色工業消泡劑、橡膠或塑料製品脫模劑、化粧品添加劑、醫藥食品釀造發酵時的消泡劑和添加劑等。特丁基對苯二酚對大多數油脂有防腐作用。按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規定,特丁基對苯二酚可作為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幹魚製品、餅乾、方便麵、速煮米、乾果罐頭、腌制肉等製品的添加劑。

  揭秘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董金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