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3日 09: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山公用相關公司關係圖
國資行政操作與股市透明法則尖銳衝突
蔣家華 龔小磊 楊濤
“天下為公”四個字在廣東省中山市政府網站上十分醒目,但剛剛發生的中山市長涉嫌內幕交易案使之蒙羞。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問題接受組織調查”,重要原因之一是涉嫌當地最大的國資控股上市企業中山公用(17.64,0.00,0.00%)重組過程中的內幕交易。一位正廳級幹部因涉嫌股市內幕交易遭調查並不多見。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中山採訪發現,當地政府和國資系統對此事三緘其口。而在媒體窮追之下,中山公用重組案牽涉到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曝光。人們目前最關注的是,傳言中的李啟紅家族擁有的20億元財富如何得來,與這宗內幕交易案又有多少關聯。
實際上,無論是現在的中山公用案,此前的高淳陶瓷(36.94,0.00,0.00%)案,還是證監會已經公佈查處的一些涉及國有資本重組的內幕交易案件,都顯示出地方政府、國有企業的資本運作程序與股市公開透明法則極易發生衝突和由此産生的監管難題。而在當前國企大重組受到鼓勵並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尚屬艱難且薄弱的防控措施務必在制度層面得以強化,以免其進一步衝擊股市的“三公”基石。
如果説李啟紅是為中山公用重組進行關鍵之處的掌舵和協調的話,譚慶中則是李請來站在前臺的“職業資本操盤手”。
5月30日下午,李啟紅在中山市被中紀委工作人員直接帶走。當地政府透露的信息是被查主因涉及2007年中山公用重組過程中的內幕交易。
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透露,李啟紅從政以來從未離開過中山市,在2007年1月就任中山市長時,其重要工作之一是大力推動中山的金融産業發展。在她主政下,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紛紛進駐中山,産權交易中心、村鎮銀行等金融新業態相繼出現。中山公用的重組是她主推的第一個大手筆項目。
回顧當年中山公用重組鏈條,可對這場行政主導下的重組有更清晰的認識。
中山公用事業(1970.505,0.00,0.00%)集團于1998年10月成立,為中山市國資系統中最大企業,2000年收購了上市公司佛山興華並將其改名為“公用科技”。在隨後的7年中,這家冠名“科技”的公司主業其實是當地大大小小近40個農貿綜合市場的經營管理。
2007年2月,李啟紅就任中山市長不到1個月,中山市政府對公用集團産業架構進行了調整,將路橋、工程施工等資産從公用集團劃出。
當年7月2日、3日,公用科技股票突然拉出兩個漲停,7月4日停牌。8月19日晚公佈重組方案:吸收合併大股東公用集團並定向增發收購中山五家區鎮的供水資産。8月20日復牌以來,公用科技連續14個漲停板讓人瞠目結舌,股價由啟動前的6.76元飆升至31.1元,其強勢至今仍讓股民嘆為觀止。2008 年,公用科技更名為中山公用。
公用集團原登記股東為中山市公有資産管理委員會。在重組過程中,中山市國資委出資成立了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接過了公用集團,中匯集團由此成為重組後中山公用的第一大股東。
儘管名稱更換讓人眼花繚亂,但此次重組最實質的內容是5家區鎮供水資産的收購。以中山市鎮區經濟的強勢,利益協調並不簡單,僅靠上市公司或大股東操作很難完成,作為市長的李啟紅為此的説服工作相當重要。
“水廠不是你要收別人就給你收的。”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説,當時的公用科技為了迅速擴張,以股權換資産是完成重組的關鍵內容之一。但鎮屬水廠在並購一事上存在著不同態度,並且在中山這樣的“小地方”,利益格局頗為複雜。一直到最後中山公用重組即將完成時,仍有部分當地鎮屬水廠沒有同意並購,而同意並購的水廠對重組開出了具體條件,甚至有水廠要求重組後的股價不得低於25元。
由於採訪困難,李啟紅為推進這場重組所作的一切至今無法洞悉,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知情人處了解到,此次重組有政府介入的明顯痕跡。經過種種波折,重組各方利益基本得到了均衡的協調。有消息稱,5家區鎮供水資産並購成功使得當時擔任公用集團董事長、後來成為重組後中山公用董事長的譚慶中非常自豪,“我們沒有掏一分錢,一件大事終於辦成了。”
如果説李啟紅是為中山公用重組進行關鍵之處的掌舵和協調的話,譚慶中則是李請來站在前臺的“職業資本操盤手”。
2006年5月7日,此前在銀河基金公司任副總的譚慶中被中山市委、公資委任命為公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儘管至今尚難完全弄清楚譚慶中是如何上位的,但他曾在中山市金融界浸淫多年,曾任銀河證券中山營業部的總經理,不但具備專業特長還有良好的地方關係,一旦得到政府認可,自然長袖善舞。
中山市政府一位人士的説法是,譚慶中對中山市很熟悉,而他供職的銀河基金總部位於上海虹口。虹口區與中山市互為友好城市。兩地官員互訪交流之間,譚慶中與李啟紅建立了深交,故李啟紅安排他進入中山公用操作重組事宜。
這種人事變動方式既不同於傳統“官員式”任命,也難稱正常的市場化聘任。而在上市公司高管監督方面,廣東省證監局曾與省國資委建立“信息共享聯動監管”機制,其中包括“定期不定期通報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重大股權、資産及人事變動”,“依法規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重大並購重組行為,改進和加強上市公司及其國有控股股東高管人員管理”。
不知中山市對譚慶中的任用是否履行過必要的監管程序,但此舉無疑表明李啟紅在中山公用重組上大幹一場的魄力和規劃。2006年6月,當時公用科技新的董事會明顯增加了資本界的專業人才,包括曾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銀河基金第二屆董事會董事的傅豐祥以及曾任職于銀河證券與銀河基金、後來成為中山公用總經理的鄭旭齡。
在2007年1月公用集團與中山市國資委的內部新春聯誼晚會上,譚慶中在講話中提到,公用集團將推進産權結構改革,同時利用資本運營手段實施資産重組。2007年3月,李啟紅明確表示:“公用集團在水務整體上市、投資天然氣項目、重組旅遊産業、收購證券公司、拓展新興産業等都將按先易後難、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推進實施。” 數月後,公用科技重組並股價齊飛的大戲開始上演。
“公資”“私資”暗流洶湧飆升之始幾人知情
潛伏中山公用2007年重組的不乏“公資”身影,也招來資金標準的坐莊操作。
譚慶中此後施展其令人看重的財技,招來銀河舊部對公用科技進行標準的坐莊操作,從建倉到停牌前數月的打壓,再到停牌後令人瞠目的飆升,如今已廣為人知。而在臨近停牌前的掉頭漲升和瘋狂漲停後的波動中,則以中山本地證券營業部的交易最為頻繁。
李啟紅如何利用內幕信息使親屬或其他機構、個人牟利,尚待調查結果的公佈。而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當地證券營業部的交易部負責人雖承認當時有一些客戶操作公用科技股票,但均表示對他們的真實身份並不了解。但有人提前埋伏而後高位出貨是赤裸裸的事實。
這個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範圍可能並不太小。中山市一位政府人員回憶了當年情形:“其實臨近停牌前已有些徵兆,有一位朋友力勸我去買,説包賺不賠。”但他自己當時手頭剛好沒錢,也出於對飛來橫財的謹慎,結果是“錯過盛宴”。不過,狂飆的快感很難讓人有徹底的安全感。他透露,2007年後曾有相關部門來查過中山公用重組的事情,後不了了之。
而從中山公用的公告看,潛伏其2007年重組的不乏“公資”身影,最醒目的一家是中山市振業投資管理公司(簡稱“中山振業”)。從公用科技2006年年報看,中山振業持股數超過678萬股;到2007年中報時,中山振業依然持有269 萬多股,其後在第三季度全部拋空,按股價走勢測算,中山振業獲利應在8000萬元以上。資料顯示,中山振業成立於2006年9月,註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均為 50萬元,出資人分別為:中山市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山實業”,出資40萬元,持股80%),中山市公物倉儲中心有限公司(簡稱“中山倉儲”,出資 10萬元,持股20%),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來明現為中山公用物業開發事業部綜合部部長。
中山實業的出資人為中山市公資委。而中山倉儲的出資人為中山實業和中山市潤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意味著,中山市公資委是實質上的獲利者。
在中山市政府組織架構中,分別存在著國資委和公資委兩套管理機構。國資委的屬性盡人皆知,中山市公資委則是根據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1998年10月29日《關於成立中山市公有資産管理委員會的通知》成立的機構,辦公室設在中山市國有資産管理局,與中山市國有資産管理局合署辦公。但人們一般看不出二者之間有任何分別,因為資産可由政府行政命令在國有資産層面隨時劃撥。
昔日公用集團的登記股東為中山市公資委。在2008年5月6日的《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中顯示,當時的收購是以中匯集團控股了公用科技而進行。中山市公資委以《關於公用集團有限公司劃歸中山中匯集團的通知》,實現了這種變更。而中匯集團專為此次吸收換股合併而成立,其出資人是中山市國資委。
另一家企業中山金葉也與中山公用息息相關。在2001年改制之前,中山金葉是公用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同時該公司持有中山煙草30%的股份。2001年10月,根據中山市公資委文件,中山金葉進行了國企改制,公用集團持股65%,45名中山煙草員工持股35%。到2007年8月中山公用重組時,其控股的中山金葉因涉及煙草特殊行業被剝離,將所持的65%股權劃轉至中山國資委專為此次重組而成立的中匯集團。
曾有人推測,中山公資委下屬企業投資資本市場的資金可能來自中山金葉或是資金充裕的中山煙草。從資料看,中山金葉的董事長歐陽澤生,曾擔任中山實業的法人代表、公用集團的副總經理。而要厘清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依然要問詢國資脈絡。
分析人士稱,就中山市國資委來説,除了並立一個令人費解的公資委之外,其下屬公司之繁雜也難於統計。不明信息實在太多,中山國資委沒有公開的網站,公資委則連組成人員都未公開過。這樣的國資管理方式實在讓人擔憂,而一旦它涉身資本市場,又怎能保證公開透明。
事實上,李啟紅可看作中山公用重組最高端、最權威的內幕信息源,但在涉及諸多利益方、頭緒眾多的並購重組中,需防範信息洩露引發內幕交易的隱患其實不少。而無論是政府部門領導,還是上市公司大股東、主管單位的要害崗位人員,都可能難耐慾望以身試法,而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的獲利行為很難被查實,這已經成為證券監管的一個突出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