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你的文憑縮水了?原來是這些騙子在以假亂真

315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7月17日 14: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畢業證、執業資格證、職稱證,這些證書不僅是莘莘學子和各行業專業人士多年付出換來的收穫,更是國家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證明。每年七月,不僅是高等院校的“畢業季”,還是各類職稱資質評審的“報名季”。記者發現:依託互聯網,從“線上”到“線下”,制售各類證書的“生意”正做得火熱。

  代評職稱?“培訓”機構“辦證”忙

  “寬進易出”、“輕鬆取證”、“一次性通過”……上網搜索“職稱評審”,首先“蹦”出的不是職稱評審的相關規定和資訊,而是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奪人眼球的廣告,推介各類職稱證書的“代辦服務”。儘管這些機構的名頭五花八門,但他們都聲稱:可以通過“特殊渠道”幫助客戶輕鬆取得各地“正規”的職稱證書。

  中業信科教育“潘老師”:江蘇、山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這幾個省都可以的。高級的話就是一萬四,中級的話就是八千。記者:都能包(通)過?證書肯定能發過來?對,所有的資料,包括繼續教育、論文、一些業績資料,都是我們去幫您做這個。  記者:您這邊價格的話是一萬九千八的價格一個人?

  中騰建業教育 “顧老師”:對,你這邊只需要提供一下身份證的正反面,藍底的照片。

  記者:需要安排我這邊要報的人上課嗎?

  中騰建業教育 “顧老師”:不需要不需要。 儘管這些“培訓機構”並不教書授課,但“代辦”的證件卻涵蓋了工程師職稱的各個行業,從初級到高級,一應俱全。 韓先生是蘇州一家公司的人事經理。2015年,由於公司裏缺少園林綠化、岩土工程等專業的工程師職稱,韓先生便上網搜索相關的培訓機構。

  蘇州某公司人事經理 韓先生:在網上找了一家仲介機構,打電話説,他們可以幫我們用正規的途徑評出來相關的證書。

  兩個月後,韓先生收到了四本證書,每本證書都對應一個檔案袋,裏面主管部門的紅頭文件、委託查詢的回復函等材料一應俱全。儘管申報表格的內容都空著,留給證書使用者自己填,但上級審批部門的公章早已全部蓋齊。更離奇的是,剛剛拿到的證書,證書的印發時間卻“穿越”到了幾年前。

  蘇州某公司人事經理 韓先生:從公章,還有紙的質量之類的各方面,幾乎可以説是真的。之所以願意給他錢,因為網上確實查到了,並且是我自己查的官網。 儘管3萬4千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和企業需求相比,韓先生覺得,只要能在官方網站查到,這錢就花的值。

  蘇州某公司人事經理 韓先生:首頁是有個查詢鏈結的,可是你輸入證書信息,這個查詢沒有任何反應。

  韓先生回憶,當時進入的所謂“查詢窗口”,是摻雜在“南京人事人才服務網”通知欄內的一個“鏈結”。然而付款後不久,這個鏈結突然消失了。  蘇州某公司人事經理 韓先生:這個造假的水平太高了,政府網站上能查到的東西,居然也是假的。

  網上驗真?揭秘“辦證”黑手段

  連“證書驗真”也是假的,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曾經出現在大街小巷的“辦證”小廣告,披著所謂“培訓機構”的包裝,在互聯網上演化成了更“唬人”的“教育諮詢服務”。

  與令環衛工人頭疼的“城市牛皮癬”不同,這種以“官網驗真”為幌子的所謂“辦證服務”,迷惑性更強、對社會的危害也遠不止證件的真偽本身。 “工商局批准的合法培訓機構”、“建設系統專業的培訓機構”…… 記者發現,這些從事“辦證”業務的“培訓機構”都在標榜自己的合法性和正規渠道,甚至能以“教育培訓”的名義為“辦證業務”簽訂公司合同。

  蘇州某公司人事經理 韓先生:我們也是以公司和公司合作的形式,工商局網站上有他們註冊的信息,也就是這家公司是正規的,確實存在的,而且有註冊地址有店面,已經是很小心很小心,結果還是被騙了。 有註冊辦公地址、有前臺、有客服……這些專注于“辦證”的所謂“培訓機構”從表面看和正規公司沒什麼兩樣,但他們忙碌的業務卻頗為神秘。

  通過調查,記者獲得了一份此類機構推銷辦證業務的“內部教材”:先是以權威部門、協會的“旗號”打消對方的疑慮,同時以所謂“破格錄取”的“極低門檻”引人上鉤,然後研究辦證人各種可能的回復,提前準備好回應的內容,並不停地催款。  某培訓機構 “陳老師”:這都是100%真的證書,網上查到信息你就交一半定金,然後我們安排給你出證。

  承諾“官網可查詢”是催款時最常用的“殺手锏”。虛假證書的信息又是怎麼進入相關部門的官方網站裏的呢?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道出了玄機。  業內人士 “潘老師”:因為我們做5年了,我知道這個東西,市場水很深,人家給你做一個網站,或者給你加一個代碼讓你的信息可以進去,等過了一段時間你再去查,人家不認可了都。

  為不符合審核標準的人印製假證書,再通過黑客手段把證書信息的查詢鏈結“塞進”官方網站,如果官網難以侵入,就“山寨”一個倣冒的官網。種種費盡心思,只為給假證書製造一個“上網可查”的假象。

  張凱亮是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人社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一次在搜索本單位的官網時,他發現竟有另一個網站與官網同名,真假難辨。

  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張凱亮:會發現假冒網站搜索結果往往排列在我們真網站的前面,甚至可以以假亂真。會冒用我們一些信息。

  記者:做的都一樣嗎?

  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張凱亮:不是全一樣的。還有一些倣冒的查詢窗口,查詢一些職稱認定之類的。原有的網站沒有這樣一個功能。

  在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網”所服務的勞動年齡段人口約有20萬,而正是因為假冒網站的出現,原有官網被迫關停,包括通知、公告和申報在內的各項工作一度“停擺”。  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張凱亮:把這個服務器的硬盤拿過去檢測,發現有攻擊的這種情況。

  假冒網站“瞄上”的不止是人社領域。這個打著“長治市委黨校”名義的網站,不僅在工信部查不到備案,IP地址也在境外。它不僅在版式設計上極力模倣官網風格,新聞資訊、領導活動也不斷更新,而且“自創”出了原網站根本沒有的“學歷認證”這個板塊。

  有知情者向記者提供了這個假冒網站的一份後臺數據。根據這個多達一百多人的名單,在所謂的“學歷認證”窗口一一輸入這些人的姓名和證書編號,記者發現:名單上的人都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獲取”了“長治市委黨校”不同專業所謂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學歷。記者發現,該“學歷認證”甚至還設計了二維碼,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再次“驗真”。

  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假網站目前已經頗具規模。除了倣冒某些政府官網的“真身”,造假者更會憑空捏造出貌似政府名頭的網站,利用多個“分身”開展證書查詢。這些假網站的名字有的僅“一字之差”,而服務器卻均在境外。  學歷造假、職稱造假的“市場”究竟有多大?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辦證機構”的網絡廣告上“窺見一斑”,帶著不同的利益訴求,總有人想方設法用假證書,去鑽審核的“空子”,破壞社會公平,挑戰誠信底線。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買賣、使用假證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那麼真正的受害者是誰,我覺得是普通的老百姓和群眾,比如説,你買了假的醫師資格證書,那麼患者就是受害者,你買了教師資格證書,學生就是受害者,還有那些通過自己辛苦的學習,努力獲得真正的文憑,真正的證書的人,他們也是受害者。

  通過長期調查,記者找到了600多個“辦證”業務的QQ群,每個群內都有幾百個“辦證業內人士”同時在線,日夜不停地交流大量辦理各種證書的信息。這些學歷、職稱、執業資格證書所涉及的行業幾乎無所不包,除了學歷學位,甚至還包括醫藥衛生、特種設備操作、建築行業等直接關係人身安全的執業資格。

  江蘇警方破獲假證大案

  學歷、職稱、資格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假學歷、假職稱、假資格對整個社會的危害更不容忽視。公安部門表示:將堅決開展行動,依法打擊此類制售假證書的違法犯罪行為。日前,江蘇南通警方就成功破獲了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倣冒國家機關網站制售假證案”。這起案件涉及範圍之廣,涉案人數之多,都超出了辦案人員的想象。

  2000多枚偽造印章,專案組民警清點歸類,花了一週時間。而這只是本案裏警方查扣的作案工具的一小部分。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民警 張捷:各種假章、假證、作案用的工具、電腦,就接近一噸。除了港澳臺,所有的省市自治區假證假章都有。

  各類假印章,假證書擺滿了12米長的會議桌。“人社部考試中心”、“山西省人社廳”、“中航集團”、“中鐵集團”、“中國鹽業總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甚至解放軍某部隊的印章均被倣冒。此外,從初級到高級,各類被查獲的職稱證、任職資格證、執業資格證總計達22000多本。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 吳忠燦:目前通過我們的查證,全國有60多個培訓機構涉及其中,查獲的虛假的證書,還有虛假的印章,數量是令人觸目驚心。

  從2016年底開始,專案組先後在四川、北京、河北、江蘇等地進行深入調查,目前已關閉虛假網站12個,查處制售假證書的所謂“培訓機構”3個,摧毀地下辦假證窩點2處,成功打掉了一個“網上宣傳接單”、“線下製作假證”、“倣冒官網查詢”的特大犯罪産業鏈。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 楊開開:人員覆蓋面比較大,主要是5省12市,一共抓獲的人員大概有25個左右。到現場以後,整個佈局就是一個公司的佈局,外部環境來看的話,就是跟正規的廣告公司沒有兩樣。虛假的一些網站它架設的一些服務器都在境外,或者是租用的地址都是虛擬的。

  江蘇南通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民警 孫升:然後涉及到後臺人員數據,就是説有三萬多,意思就是説有三萬多人都是辦、買假證的,而且這些證大部分都還流通在社會。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在本案涉嫌已經辦出的34260本假證中:教師資格類的證書13558本,佔39.5%;包括會計師、經濟師等在內的各類職稱證書9480本,佔27.6%;建築施工資質類的證書7640本,佔22.3%;普通話證書1637本,佔4.7%;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181本,佔3.4%;其他類此外還有包含上海交大等名校在內的學歷證,以及藥劑師證、眼科醫師等醫藥衛生類資格證近800本,佔2.5%。 目前,南通警方正在加緊梳理,相關人員信息將分批通報給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

  揭開“辦證黑産”冰山一角

  “證書造假”為何有如此大的市場,如何治理才能“治標”又“治本”?記者在南通市看守所,採訪到了本案的幾名主要嫌疑人。

  嫌疑人 吳某:通過我培訓機構的平臺,就可以接觸到具體的終端客戶,有這種需求的企業、個人,他們也知道自己在辦什麼東西,溝通起來並沒有那麼複雜。記者:這些培訓公司承擔了一種什麼樣的角色?招攬客戶。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就連吳某身邊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只知道他叫“陳老師”。  南通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民警 張捷:吳某他確實是一個老師,他以前是北京一個大學的英語老師。他是研究生畢業,他把需求方和供給方連接起來了,從中賺取差價。  嫌疑人 吳某:百分之八十以上培訓機構都是這種生存方式,有正規培訓的需求,它也有假證書的需求。

  做一本“假職稱”成本只要10元,包含全套相關材料的印製成本也只要一百塊錢左右,而這些培訓機構只要做成“一單生意”就能賺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由於“搞正規培訓沒有做假證的利潤高”,在一些如建築類的培訓機構當中甚至出現了畸形的“逆淘汰”。 吳某坦言,使用假證書即便被查出來,違法成本也很低,是造假“供需兩旺”的根本原因。

  嫌疑人 吳某:買方的心理應該是一種投機行為,能矇混過關的就矇混過關了,矇混過關不成功他付出的代價也是他能接受的,甚至是説沒有代價的。他都能矇混過關的一個原因還是職稱沒有全國統一的數據庫平臺去查詢。

  警方查明,該團夥在過去五年中倣冒了800多個人社和教育部門的官方網站,以山東、江蘇、浙江、陜西、湖北、湖南、西藏等20多個省級人社部門的名義發放職稱證書,並在假冒網站上進行所謂的“證書網上查詢”。

  嫌疑人 任某:別的技能證書都是全國有一個統一的網站可以查詢的,只有職稱這一塊是沒有查詢的。每個市、每個省都是分開的,這個也是一個重要的空子。 幾年時間裏,任某製作了100多個假冒網站,而每本假證書只要能在這些假網站上被查到,就如同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價格從幾百元,飆升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嫌疑人 任某:他們就是把需要做假證的信息發給我,然後我負責把這些信息數據上傳到我製作的假的網站裏面。

  記者:上傳一條多少錢?

  嫌疑人 任某:200塊錢。感覺也不用辛苦勞動,最終才走上這條道路,掙了有三百來萬吧。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公安機關下一步還要嚴格依法進行打擊,依法進行清理網上相關的一些非法信息,對於涉嫌構成犯罪的,要堅決依法打擊,而且要全鏈條地打擊,從製作網站的,到發佈虛假信息招攬人員的,到最後製作假證的這些,都要打擊。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