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興國之路——奠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6日 18:47 來源:CCTV.com

  2006年1月9日新世紀的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同時,2006年~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也開始實施,它們將對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産生深遠影響。在我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制定科技規劃,我們節目將帶您一起回溯歷史,展現科技規劃對。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東方,一個剛剛站立起來的巨人,以驚人的活力讓世界刮目相看,“一五”計劃期間,新中國工業生産指數以年均18%的高速度增長,建設強大工業化國家的藍圖徐徐展開,此時,中國的決策者發現他們正面臨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催生了一批新技術,隨著它們的出現,一場新技術革命也到來了。戰爭剛剛結束,美國迫不及待地推出一個“戰後復興計劃”,提出利用科技優勢佔有和維持世界領袖地位。

  此時,中國的科技基礎十分薄弱。建國之初,全國只有30多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不足5萬,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還不到500人,儘管“一五計劃”中科技狀況有所改善,但遠遠無法滿足建設需要。

  在1956年召開的中央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毛澤東指出我國需要大批高級知識分子,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周恩來説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充分提高生産技術,更需要充分利用科學知識。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

  回到祖國。

  國務院參事石定環: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應該怎麼發展,怎麼來通過科學技術為我們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怎麼樣在新興學科上有所佈局,我想這是當時黨中央非常關注的問題,那麼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中央決定制定12年科技發展長遠規劃。

  《12年規劃》是指《1956~1967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科技規劃。1956年3月,周恩來親自領導下,成立了以陳毅為主任的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我國600多位科學家和一批蘇聯科學家參與了規劃的制訂。

  規劃從自然資源、機械製造、化工、新技術、國防、農林牧、醫藥衛生等13個方面提出了57個項目,616個中心問題。並根據國家建設的迫切需要,選擇了12個重點任務優先解決,其中包括噴氣技術、計算機技術、石油勘探、遙感技術和長江黃河綜合開發等。

  這些研究方向被納入“四項緊急措施”,成為規劃裏重中之重的項目。

  1946年電子計算機的問世極大地推動了科技進步。而直到50年代初,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在《十二年規劃》的“四項緊急措施”中就有急速發展計算機技術。

  蔣士飛先生早年留學美國,並接觸到當時最新的計算機技術。1954年他懷著報國之志回到祖國。

  計算機專家 蔣士飛:當時我是在北航任教,56年下半年參加12年規劃我由北航調到中科院參加12年規劃,建立計算機研究所,成立各個實驗室,培養幹部。

  當時,在國家的支持下,華羅庚等一批科學家已經建立起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然而,研究工作困難重重。

  計算機專家 蔣士飛:當時美國對我們都是禁運技術,英國也不給我們,一切的技術都要我們自己搞。

  在仿製蘇聯計算機的基礎上,我國于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103機,與此同時開始了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究,蔣士飛先生當時就負責這一工作。

  國家對於這種需要高度協同的研究工作給予大力推動。

  計算機專家 蔣士飛:當時國家和中科院盡力組織起來,不僅僅是科學院系統而且還有電子工業部,還有國防科工委共三家結合起來,一個方面是圍繞計算機在將來的研製出來,加快研製,第二方面研製出來以後把計算機的作用儘快發揮出來,所以國家的措施是非常正確的。

  在科技人員努力下,1960年4月,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07機)誕生了。1963年,我國又研製成功第一台高速晶體管數字計算機109機,為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條件。

  我國在巨型計算機研究上也取得了眾多成就,1983年,我國第一台運算速度每秒億次的巨型計算機銀河--1型機誕生,從此中國計算機躋身世界巨型計算機行列。

  2004年問世的曙光4000A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速度進入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名,使我國成為領先世界的三個國家之一。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為我國的科技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今天,我國自主研製的各類型計算機已經在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擔負起重要使命。

  《1956~1967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提前完成,規劃的實施使我國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的數量大大增加,建立起原子能、電子學、計算機技術、噴氣技術半導體技術,自動控制等一批新的專業和新的學科。

  國務院參事 石定環:

  正是在這個規劃的基礎之上,我們通過它的實施,建立了我們一個比較全面的,比較系統的,比較綜合的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這樣一個發展的體制,特別是在很多新興學科上進行了佈局,在這次規劃的基礎上,奠定了我們最初期的實現工業化的科學技術支撐的這樣一個基礎。

  這次科技規劃對國家建設産生了深遠影響,我國工業化的速度加快了,初步掌握了許多現代生産技術,出現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新中國的科技縮短了與世界水平的差距,並開始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